摘要: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5 月 4 日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将军罕见公开表态:美军正组建新型机动部队,专为应对印度 - 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的潜在冲突。这类被称为 “多域特遣部队(MDTF)” 的作战单元,将在第一岛链等前线区域分散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5 月 4 日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纳德・克拉克将军罕见公开表态:美军正组建新型机动部队,专为应对印度 - 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的潜在冲突。这类被称为 “多域特遣部队(MDTF)” 的作战单元,将在第一岛链等前线区域分散部署,执行陆地攻击、战场侦察和为海空军 “打配合” 等任务。目前美军已建成两支该部队,第三支正在筹建,其核心装备 “提丰” 导弹发射系统已部署菲律宾,射程可覆盖中国大陆目标。
这是美军首次明确将新部队的 “假想敌” 指向中国,而菲律宾作为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正被推向对抗前沿。克拉克的表态,揭开了美军近年在亚太地区秘密构建的 “分布式海上作战”(DMO)和 “远征前进基地作战”(EABO)战术的冰山一角 —— 一场围绕第一岛链的攻防博弈,已悄然加速。
一、菲律宾变 “火药桶”:美军三大动作剑指中国核心利益
美军此次部署绝非孤立动作,而是依托菲律宾构建 “对华绞杀网” 的系统性布局。
首先是地理卡位。巴丹群岛距离台湾鹅銮鼻仅 98 公里,美军在此部署的 “涅墨西斯” 反舰导弹无人发射车,可通过 C-130 运输机快速投送,一旦台海有事,能直接封锁解放军南海舰队北上通道,形成 “海上闸门”。更棘手的是,美军在菲律宾新增的 9 个军事基地中,3 个位于南海争议区域,F-35B 战机从这些基地起飞,半小时内就能覆盖黄岩岛、万安滩等关键海域,试图以 “前沿威慑” 迟滞中国在南海的行动。
其次是武器升级。“提丰” 系统作为美军首款陆基中程导弹发射平台,可兼容 “标准 - 6”“战斧” 等导弹,射程覆盖 1800 公里,直接瞄准中国东南沿海的军事基地和港口。加上配合美菲军演引入的 “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美军在菲律宾形成了 “远中近” 三层火力网:远程靠 “提丰” 突袭纵深目标,中程靠 NMESIS 封锁海上通道,近程靠 F-35B 掌握制空权。这种 “点穴式” 布局,明显针对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
最后是战术试验。美菲 “肩并肩 - 2025” 军演首次实战化检验新部队的协同模式:让陆军导弹部队与海军陆战队、空军战机共享实时数据,尝试在复杂岛链环境下实施 “分布式打击”。美军希望通过这种 “化整为零” 的战术,破解中国 “区域拒止” 体系,为航母编队和轰炸机群打开突破口。
二、马科斯政府的 “豪赌”:三重焦虑下的危险选择
菲律宾甘愿充当美军 “马前卒”,本质是国内矛盾与战略误判的双重结果。
从安全层面看,自仁爱礁冲突后,菲律宾对自身海空力量缺乏信心,转而依赖美国 “保护”。美军承诺向菲提供 “堤丰” 系统操作培训,并增加驻菲军事顾问至 12000 人,让马科斯政府误以为抱上了 “大腿”。但现实是,菲律宾接收的仅是美军淘汰的二手装备,且美军部署的进攻性武器,反而将菲律宾变为中国反击的 “首要目标”。
经济困境是另一主因。马科斯政府支持率从 52% 暴跌至 25%,通胀高企、基建滞后等问题引发民众不满。为转移矛盾,政府大打 “国家安全” 牌,通过强化美菲军事合作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投资承诺。但数据显示,美对菲援助远不及菲律宾为美军基地建设的投入,本质上是 “赔本赚吆喝”。
最危险的是战略误判。菲律宾试图通过 “选边站” 提升国际地位,却忽视了东盟内部的反对声浪。越南、印尼等国多次公开表态,反对域外势力军事化南海,担心菲律宾的行为会引发地区军备竞赛。更关键的是,菲律宾民众反美情绪高涨,今年军演期间,数千人在马尼拉街头抗议,高呼 “不要成为美国炮灰”,显示马科斯政府的 “亲美政策” 根基不稳。
三、中国反制 “组合拳”:从战场到外交的全维破局
面对美军挑衅,中国的反制措施早已超出单一领域,形成 “军事威慑 + 外交孤立 + 舆论攻心” 的立体应对。
军事上,解放军直接 “亮剑”。东部战区启动 “海峡雷霆 - 2025A” 军演,歼 - 20 机群模拟对台岛周边海空封锁,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进行实弹射击,精准摧毁预设 “敌方” 雷达站和导弹阵地 —— 这既是对 “台独” 的震慑,更是对美军的明确警告:任何试图封锁台海的行动,都将遭遇饱和反击。南部战区则在南海常态化部署歼 - 16D 电子战飞机,其 “电磁干扰网” 可让半径 200 公里内的敌方雷达失灵;4 艘 052D 驱逐舰在美菲军演期间实施抵近监视,用 “贴身战术” 瓦解对方的协同节奏。
外交上,中国强化 “朋友圈”。一方面通过东盟紧急召开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会议,重申 “双轨思路” 解决争议,防止地区国家被美国裹挟;另一方面深化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海上合作,中俄联合巡航已覆盖菲律宾海,伊中海军在阿曼湾举行反海盗演习,形成对美国 “印太战略” 的多点牵制。中国外交部更是多次强调:“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绝不允许域外势力搬弄是非。”
舆论战上,中国直击美军痛点。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指出,美军在菲部署 “堤丰” 系统,本质是 “用盟友领土玩火”,一旦冲突爆发,菲律宾将成为 “第一个废墟”。军事专家更从技术层面拆解美军缺陷:“堤丰” 发射车依赖固定公路机动,在解放军 “东风 - 21D”“东风 - 26” 的 “饱和洗地” 战术下,存活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而美军各军种数据链尚未完全打通,演习中曾出现 F-35B 与 “提丰” 系统目标信息 “打架” 的情况,实战中极可能 “自乱阵脚”。
结语:霸权思维难敌现实逻辑,菲律宾该醒醒了
美军在亚太的 “军事化布局”,本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但时代早已改变:中国的区域拒止能力已从 “单一武器” 升级为 “体系作战”,东盟国家对 “选边站” 的警惕也与日俱增。菲律宾若继续充当美国的 “棋子”,不仅无法解决自身安全与经济问题,反而会沦为大国博弈的 “炮灰”。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对话协商才是正道,火中取栗终将引火烧身。” 这场围绕第一岛链的博弈,最终考验的不是武器射程,而是战略清醒 —— 谁在维护和平,谁在制造对抗,地区国家心里自有一杆秤。
资料来源: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美军组建部队应对与中国发生可能的冲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官网发言实录
3、人民网军事《美菲军演暗藏对华封锁图谋,解放军多域反制》
4、南方周末《菲律宾 “选边站” 的战略风险》
5、环球网《专家解析:美军 “堤丰” 系统在亚太的致命缺陷》
来源:映象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