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我院神经外科陶钧教授团队在科室主任欧绍武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多模态影像技术、术前手术路径模拟及电生理检测技术,成功为一位濒临脑疝的年轻女患精准切除KOOS IV级巨大听神经瘤。手术历经7小时,取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完好,完全康复,术后8天顺利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陶钧教授团队在科室主任欧绍武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多模态影像技术、术前手术路径模拟及电生理检测技术,成功为一位濒临脑疝的年轻女患精准切除KOOS IV级巨大听神经瘤。手术历经7小时,取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完好,完全康复,术后8天顺利出院。目前,我院神经外科听神经瘤切除水平已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深厚实力与精湛技术。
进展迅速:患者濒临脑疝,手术刻不容缓
患者小鑫(化名)刚刚过完30岁生日,8个月前出现左侧耳鸣及左侧面部麻木。小鑫以为是最近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并未进行治疗。但3周前,小鑫早上起床后突发眩晕、行走不稳及恶心呕吐,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当地医院MR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桥小脑角区巨大占位病变。
小鑫的左侧桥小脑角区肿瘤体积巨大,脑干已经被挤向对侧极度偏移,四脑室受压明显,随时可能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甚至危及生命。然而她辗转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令人绝望的答复:“手术风险太大,很可能面瘫,甚至死亡。”为了抓住重获健康的希望,小鑫一家四处求医,最终慕名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希望在这里得到高水平的治疗。
神经外科陶钧教授团队接诊后,迅速对患者病情展开全面评估。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强迫性头位,提示肿瘤压迫脑干明显。我院复查颅脑MR,提示左侧KOOS IV级巨大听瘤(体积约4.6*4.0*4.0cm)。
磁共振检查显示巨大听神经瘤(箭头示)压迫脑干
精密部署:全科医生联手制定"拆弹方案"
面对复杂的病情,科室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会诊,认为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压迫脑干致其严重变形,随时可能发生脑疝,肿瘤宛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即使打一个喷嚏都可能因颅内压升高而危及生命。但难题在于:如何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住患者面神经功能?
尽管困难重重,但陶钧教授团队结合科室会诊意见并进行充分讨论后认为,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技术配合术前影像重建手术模拟技术以及电生理检测技术,团队有能力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患者面神经功能。陶钧教授说:“尽管手术难度巨大,但患者仅仅30岁,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医生,我们有义务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的病痛。”
惊心动魄:“指甲盖大小”区域上的刀尖起舞
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后,一场高难度的“拆弹”手术展开了。团队先行脑室外引流术释放脑脊液,控制患者颅压,之后采取乙状窦后入路进行肿瘤切除。然而令陶钧教授团队意想不到的是,肿瘤表面基本全程被面神经及其分支覆盖,仅发现一个3*5mm的区域无面神经信号,可以进行肿瘤切除。这样极端的情况,意味着每一个操作都可能造成患者的永久性面瘫!
在临床诊疗中,超过90%以上的情况是面神经位于肿瘤深面,不会影响肿瘤切除的操作空间。但小鑫的面神经位置十分特殊,极大地提高了手术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陶钧教授团队凭借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团队默契配合,沉着冷静,如同拆除缠绕着彩色引线的炸弹般进行精密操作,利用这“指甲盖”大小的区域一点点抽丝剥茧,并逐步打开局面,历经7小时的耐心操作,终于成功完成了这一巨大肿瘤的切除。
难忘瞬间:从濒临脑疝到重展笑颜
患者术后2小时即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并返回普通病房。患者术后CT复查提示肿瘤切除满意,面神经评估提示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完好,术后8天顺利拆线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出院当天,小鑫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未来,小鑫可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继续逐梦人生,大步前行。
术后复查肿瘤切除满意,患者面神经功能保护良好
多年来,我院神经外科在科室主任欧绍武教授的带领下,在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目前,科室听神经瘤总体面神经保留率在95%以上,巨大听神经瘤(直径大于3cm)面神经保留率在90%以上。不仅如此,科室始终关心关注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着眼患者长期预后,全力帮助术前存在有效听力或残存听力的患者,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听力功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手术保面、保听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我院神经外科多年来对“毫米级精度”的极致追求,他们争夺的不只是时间,更是患者未来几十年的人生质量。未来,神经外科将继续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理念,深入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为更多患者点亮健康的希望。
来源:健康美好生活爱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