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人际交往中,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能够看透他人的本质,则是真正的明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表面和善,实则内心阴暗,从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中便可见一斑。如果有人总是热衷于以下三类话题,那就要格外警惕,保持距离,切
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人际交往中,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能够看透他人的本质,则是真正的明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表面和善,实则内心阴暗,从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中便可见一斑。如果有人总是热衷于以下三类话题,那就要格外警惕,保持距离,切勿深交。
第一种人,喜欢在背后议论他人是非,尽显狭隘之心。老话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那些内心阴暗的人,往往以谈论别人为乐,喜欢传播小道消息,添油加醋地贬低他人,借此抬高自己。在他们口中,张三的成功是因为走后门,李四的幸福只是表面功夫。我曾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席间就有一位同学一直在说没到场的同学坏话,说什么谁工作不行、谁家庭不幸,甚至把一些毫无根据的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虽然当时大家碍于情面没有反驳,但心里都清楚,这样的人实在狭隘。季羡林先生曾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而这些人不仅说假话,还以此为乐。与他们深交,很容易被卷入纷争之中,甚至成为他们下一个议论的对象。与这种人为伍,就如同行走在荆棘丛中,稍有不慎就会受伤。
第二种人,习惯性抱怨社会不公,满身负面能量。南怀瑾大师说过:“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然而,这类人偏偏缺乏这种胸怀,总是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工作中受点挫折,就抱怨公司制度不好、领导无眼;生活中稍不如意,就怪社会现实、命运坎坷。我曾经有个同事,每天上班都在抱怨工作多、工资少,还常说晋升机会都被关系户占了。起初大家还会安慰几句,可时间久了才发现,他从不反思自己,也从未想过改变现状。与这样的人相处,就像被乌云笼罩,心情也会变得压抑。他们的抱怨像病毒一样蔓延,不知不觉影响身边人的心态。若长期与他们交往,只会让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漩涡,看不到生活的光亮。
第三种人,变着法子炫耀优越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老话讲:“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内心阴暗的人最喜欢通过比较来凸显自己。无论生活、工作还是家庭,只要有一点优势,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炫耀。有一次家庭聚会上,一位亲戚不断说自己孩子考上了名校,将来前途无量,还对其他亲戚孩子的成绩评头论足。接着又说自己新买的房子面积有多大、装修多么豪华,言语之间充满优越感。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在打肿脸充胖子,家庭条件并不如他说得那么好。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低调谦逊,而越是喜欢炫耀的人,越暴露内心的空虚与自卑。与这种人深交,不仅会被他们的虚荣所拖累,还有可能因为无法满足他们的优越感而遭到轻视。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透过言语看清一个人的本质。对于那些喜欢在背后议论是非、动辄抱怨社会不公、不断炫耀优越感的人,一定要保持距离。不要让他们的阴暗情绪影响到我们,要守护好自己内心的阳光与美好。
来源:晓晓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