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区HbA1c不再作为“金标准”!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检测专家共识(2024版)发布!

摘要:2024年11月,由《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共同撰写的《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下文简称《共识》)于《中华糖尿病杂志》发布。共识为高海拔地区人群的血糖监测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以提升糖尿病管理水

2024年11月,由《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共同撰写的《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下文简称《共识》)于《中华糖尿病杂志》发布。共识为高海拔地区人群的血糖监测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建议,以提升糖尿病管理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共识强调了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特殊性,探讨了特殊环境因素及设备技术适应性对血糖监测的影响。内容涵盖静脉血葡萄糖监测的注意事项、血糖监测仪器的选择、监测频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和无创血糖监测的选择与应用等,并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

问题一:高海拔地区的定义和特殊性?

《共识》指出,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国内外在海拔高度区分上存在一定差异。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区能产生明显的生物效应,被定义为高原。国内学者根据高原高度的差异,分为高海拔(2500~4500米)、特高海拔(4500~5500米)和极高海拔(>5500米)高原。鉴于特高海拔与极高海拔地区缺乏相关血糖监测研究的证据,故本共识主要适用于生活在 2500~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人群。

高海拔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常见的慢性高原病。进入高海拔地区,人体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多,是导致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在高海拔地区还存在一些非方法学特异的干扰因素,如红细胞生存周期的异常。

问题二:糖化血红蛋白——不建议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糖尿病诊断

《共识》指出,任何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与质量变化的因素都会干扰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如:

➤任何可能缩短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贫血、大量失血、脾肿大、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肝脏疾病等都可使HbA1c的测定结果假性降低;

➤任何可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增加的因素,如脾切除、再生障碍性贫血、维生素 B12缺乏及肾损伤等可使 HbA1c的测定结果假性升高。

应用建议:

➤尚不推荐糖化血红蛋白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糖尿病诊断(B)

➤建立和完善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和(或)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资质认证参考系统,是达到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的有效途径(A)

问题三:静脉血葡萄糖监测——静脉血分离血浆进行血糖检测作为诊断糖尿病依据

《共识》指出,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首先要求所测量的数值能准确反映人体血糖水平,且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推荐采用静脉血分离的血浆进行血糖检测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应用建议:

➤推荐采用静脉血分离的血浆进行血糖检测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A)

➤检测的标本推荐在 30 min 内分离血清或血浆,对于无法1 h内离心而分离出血清或血浆者,推荐使用氟化钠‑柠檬酸抗凝管及冷藏或采用分离胶采血试管,并且尽快离心(物理隔绝),尽量抑制葡萄糖酵解(A)

➤对于严重高脂血症的人群,推荐择日再次进行采血或将血清高速离心后再检测葡萄糖(B)

问题四:毛细血管葡萄糖——用于患者居家自测血糖

《共识》指出,糖尿病患者居家时,主要以毛细血管血糖进行自我监测为主,也称即时检测,主要用于了解自身血糖水平,而并不用于诊断。

应用建议:

➤推荐居家血糖监测选择便携式毛细血管葡萄糖监测(A)

➤推荐在高海拔地区使用不受环境氧气、血氧浓度影响且红细胞压积范围较宽的葡萄糖脱氢酶便携式毛细血管葡萄糖监测设备(A)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需求个体化(B)

监测频率与注意事项:

推荐根据病情和治疗的实际需要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推荐监测频率个体化。

1.对于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人群而言,通过监测血糖来了解运动和饮食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必要,可以依据血糖波动情况调整生活方式。

2.1 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时,推荐每周监测1~2 d 内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可选择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或三餐前+睡前血糖,必要时再加测夜间血糖。

3.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开始阶段,患者每日至少自测血糖 5 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日监测2~4次;改为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 h血糖。

4. 特殊情况下,如运动后、饮酒后或身体不适时,应增加血糖监测次数。

5.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宜的血糖监测频率建议。

问题五: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TIR是评估血糖控制的有效指标

《共识》指出,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多采用酶促技术,感应探头中葡萄糖氧化酶与组织间液葡萄糖分子发生反应,产生电信号,经过算法处理,转化为葡萄糖浓度。CGM具有痛苦小、监测持续时间长的优点,对于血糖波动大、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胰岛素泵剂量调整等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发挥较大作用。CGM可作为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应用建议:

➤为使患者能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医疗人员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推荐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A)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是评估血糖控制的有效指标(A)

➤推荐非高危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TIR目标应>70%,强调控制目标的个体化(B)

➤推荐在糖尿病专科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应用动态葡萄糖图谱(AGP)对CGM结果进行解读(C)

小结

总之,在高海拔地区实施血糖监测共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服务体系、患者教育、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希望通过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提高高海拔地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和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中国高海拔地区血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 版 )[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11):1207-1214.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702-00348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