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纺织业承压发展。高阳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纺织业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一是全力打造“高阳优品”区域品牌;二是出台多项支持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三是围绕“五联、六共、七智、八化”发展思路,推动纺织印染产业绿色低
导 读
2025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纺织业承压发展。高阳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纺织业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一是全力打造“高阳优品”区域品牌;二是出台多项支持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三是围绕“五联、六共、七智、八化”发展思路,推动纺织印染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
据“河北·高阳纺织指数”信息系统监测,一季度,高阳纺织产品价格指数承压运行,稍有回升,截至3月,指数为108.77点,较2024年12月上涨0.49%;高阳纺织产业发展指数承压下降,指数为165.02点,环比下降1.53%,同比上升9.85%;高阳纺织产业竞争力指数为101.77点,环比下降2.62%,同比小幅回落1.32%;高阳纺织产业景气指数为89.94点,落于不景气区间,产业景气度有待提升。
短期来看,由于棉花价格疲软运行,半成品(坯布)价格指数或将窄幅波动;全球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国内外需求不足,市场成品价格指数短期内或将继续盘整。高阳纺织产业可借政策东风加速技改,加强研发与人才储备,布局跨境电商与高端市场,突破低附加值瓶颈,构建可持续竞争力。
一、指数走势解读
(一)高阳纺织产品价格指数稍有回升
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产品价格指数稍有回升,整体呈恢复性上涨态势。1月指数稍有下调,为108.09点;2月指数升至108.72点;3月指数进一步上涨至108.77点,较2024年12月上涨0.49%。
高阳纺织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将纺织产品分为半成品和成品,一季度两细分指数走势如下:
高阳纺织成品和半成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一季度,高阳纺织半成品价格指数小幅上涨。1月,受纺织行业外迁等因素影响,外贸、内销市场均比往年更平淡,坯布库存走高,纺织半成品价格指数收于109.05点,环比下降0.24%。2月,纺织制造企业生产逐渐恢复,一方面加紧处理节前遗留的订单,另一方面,增加“金三银四”传统旺季的上下游备货,纺织半成品价格指数收于109.47点,环比上涨0.39%。3月,国内两会召开释放了稳经济、促消费的信号,宏观氛围偏暖,加上棉纺行业进入传统旺季销售较为顺畅,市场需求整体向好,纺织半成品价格指数进一步上涨,收于109.61点,环比上涨0.13%,较2024年12月上涨0.28%。
一季度,高阳纺织成品价格指数触底反弹。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部分企业逐渐进入收尾阶段,成品价格指数稍有下滑,收报于107.46点,环比下降0.07%,为一季度最低点。2月,节后纺织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共同影响纺织成品价格指数上涨,收于108.22点。3月,国内纺织市场整体新增订单不及预期,纺织市场进入重要观察期,纺织成品价格指数收于108.21点,较2024年12月上涨0.63%。
根据产品用途不同,将纺织成品进一步细分为毛巾、浴巾、毛巾被、毛毯和其他纺织成品,2025年一季度各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如下:
高阳纺织细分成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毛巾被类产品价格指数触底反弹。1月,指数持平运行,收于99.44点;2月,春节后市场回暖,价格指数回升至101.46点,环比上涨2.03%;3月,毛巾被购买需求稍有增加,指数收报于101.47点,一季度上涨2.05%,是涨幅最大的分类。
毛毯类产品价格指数温和回升。1月,春节期间市场成交“量少价平”,指数持平运行,收于98.64点;2月,市场需求有所恢复,指数收报于99.98点,并稳定运行至3月底,较2024年12月上涨1.35%,涨幅仅次于毛巾被类产品。
毛巾类产品价格指数涨跌交替。1月,毛巾类产品价格指数落至118.84点;2月,节后备货需求带动毛巾类产品价格指数升至119.42点,环比上涨0.49%;3月,终端消费动力不足,指数小幅回落,收报于119.37点,环比微跌0.04%,一季度指数上涨0.36%。
其他类产品价格指数平稳运行。一季度,指数未有明显涨跌,在111.82点平稳运行。
浴巾类产品价格指数有所下行。1月,浴巾类产品价格指数收于102.50点;2月,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缺乏上涨动能,指数持续回落至102.46点,收于阶段性低点;3月,指数小幅回升,收报于102.50点,较2024年12月下跌0.19%。
(二)高阳纺织产业发展指数承压下降
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产业发展指数为165.02点,环比下降1.53%,同比上升9.85%。
高阳纺织产业发展指数运行走势
高阳纺织产业发展指数五个细分指标指数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高阳纺织产业发展细分指数运行情况
经济效益指数高位回调。一季度,指数收报于356.78点,环比微降0.30%,同比大幅增长21.67%。短期看,市场需求减少,企业盈利能力稍有降低,但整体经济效益同比表现良好。
结构转型指数低位运行。一季度,指数收报86.44点,环比下降0.78%,同比下滑1.34%。
产业规模指数短期调整。一季度,指数收于140.58点,环比下降2.08%,同比增长3.80%,虽短期内产业规模有所回调,但长期看保持扩张态势,展现出高阳纺织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
集约经营指数整体回落。一季度,指数收于134.30点,环比下降2.76%,同比上升5.94%。从分项指数看,水重复利用率指数逆势上升,表明高阳纺织企业在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持续改进。
政策支持指数稍有下降。一季度,指数收于97.90点,环比下降4.29%,同比下降3.89%。
(三)高阳纺织产业竞争力指数窄幅波动
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产业竞争力指数为101.77点,环比下降2.62%,同比小幅回落1.32%。
高阳纺织产业竞争力指数运行走势
高阳纺织产业竞争力指数四个细分指标指数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高阳纺织产业竞争力细分指数运行情况
品牌运营指数快速反弹。一季度,指数为106.94点,环比增长2.29%,同比增长3.43%,扭转连续两期下滑的颓势。其中,企业自主品牌产品数指数接连上升,表明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持续投入开始见效。
人才打造指数稳中有升。得益于高阳纺织产业持续推进的产学研合作战略,一季度,人才打造指数为100.42点,环比增长0.15%,同比增长0.09%,延续上季度回升态势。随着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预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成效将在未来几个季度进一步显现。
科技创新指数短期承压。高阳纺织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面临较大压力,一季度,指数为93.70点,环比下降5.75%,同比下滑4.66%,建议企业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营销能力指数环比同比均下行。一季度,指数为109.09点,环比下降7.08%,同比下滑3.95%,表明企业需要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开拓新兴市场以应对当前挑战。
(四)高阳纺织产业景气指数有待提升
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产业景气指数为89.94点,低于100点荣枯线,落于不景气区间,表明高阳纺织产业景气度有待提升。
高阳纺织产业景气指数运行走势
一季度,经营类景气指数普遍承压。从指数构成看,企业现金流景气指数为91.67点,显示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有所积累。主营产品生产量、营业收入景气指数均为85.42点,较上季度明显下滑,反映出市场订单稍有不足,高阳纺织企业普遍采取减产策略。在需求疲软背景下,面临成本刚性压力,高阳纺织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营业利润景气指数大幅下滑至72.92点,是经营类分项景气指数中表现最弱的经营指标。
3月,纺织市场进入传统旺季,但企业订单状况不及往年同期,生产维持在相对高位,销售整体较顺畅,成品库存继续下降。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市场担心出口数量减少,棉纱价格持续下行,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经营愈加谨慎,对后市信心普遍不足。据中国棉花预警系统对全国90余家定点纺织厂调查显示,3月纺织厂产量增加,纱线库存减少,原料库存略有上升。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减弱。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2025年3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9.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全球制造业恢复力度较上月稍有偏弱,全球经济继续呈低速增长常态化特征。中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保持在荣枯线以上。3月中国棉纺织景气指数为52.4%,高于临界点,受传统旺季需求好转预期影响,下游市场交投逐步改善,但整体行情仍不及预期,纺企订单后劲偏弱,市场观望情绪加重。
二、纺织行情解析
宏观层面:外部形势复杂,但纺织行业总体仍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一方面,全球经济和终端消费增长乏力,贸易摩擦风险频发,国际纺织供应链布局深度调整,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尤其是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纺织业影响较为明显;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等困难挑战也仍有赖于行业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予以化解。另一方面,在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压舱石”作用释放,宏观存量增量政策协同发力,为纺织行业加快升级发展提供稳定基石。
产业链上游:棉价目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不论是宏观面或是供需结构,当前棉花价格以走弱为主,国内外价格均处于较低区间,缺乏上行驱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以来,生产资料棉花(皮棉,白棉三级)价格波动下行。
我国棉花价格走势
产业链下游:随着社会发展和主流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家纺行业消费升级提速,对毛巾和床上用品的消费从满足实用性发展转变至对产品品质、个性化、功能性、体验感有更多方面的要求。产品材质方面,消费者更青睐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产品;功能性方面,健康、时尚、个性表达等成为消费者选择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消费风格方面,呈现出豪奢、隐奢、科技等多种不同消费取向。消费升级促使家纺企业在国潮、大健康、绿色环保等方向寻求突破。消费渠道方面,近年来,电商、直播、短视频等平台的快速发展,促使家纺产品线上销量快速增长,同时也对家纺企业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渠道运营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2025年一季度,纺织服装累计出口6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由负转正。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332.7亿美元,同比增长4%。
出口型棉纺织产业因国际纺织行业向东南亚、南亚和中西亚迁徙逐渐成形而丧失成本优势,国际市场份额被动削减。当前,我国具备出口竞争力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化纤纺织和印染设备方面有基础优势的超细纤维类别上。
国内毛巾龙头山东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传统出口份额减少后,开始转向内销,对传统内销棉纺织企业造成一定压力。同时,内销市场近两年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收入预期降低影响,消费者减少非必要支出,购买意愿稍有下降。高阳纺织企业未来可以增加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沉消费市场的布局。
出于国内外形势考虑,高阳传统低端棉纺织企业一方面会继续加快向国外转移步伐;另一方面会向人工成本较低,且具有政策或地缘优势的省份转移,如河南、广西、新疆等。
三、高阳纺织发展现状
(一)国内销售短期承压但长期发展存突围潜力
高阳纺织产业有400多年历史,产业集群规模庞大,全县有纺织生产企业4200余家,从业人员12.5万人,规模以上纺织类工业企业110余家,2024年,纺织产业总产值达74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左右。“高阳毛巾”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高阳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纺织之乡”“中国毛毯之乡”“中国纺织基地县”、中国毛巾·毛毯名城、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县、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亚洲电商产业带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历经多年发展,高阳纺织产业形成了“链条全、规模大、品类多、效益优”的毛巾纺织产业集群和集“纺纱、织造、印染、后整、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拥有从纺织原材料、织机、配件供应到设计研发、质量检测、物流配送等齐全的配套体系,产业链配套率达89%。
据“河北·高阳纺织指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国内销售总额指数收于140.15点,虽短期内有所下降,但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仍处于较高位运行;且相比2021年、2022年一季度指数水平来看,均有较大程度提升。
高阳纺织国内销售总额指数运行走势
高阳纺织产业国内销售额指数高位运行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品牌优势明显。高阳县纺织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2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4个、企业研发机构23个、省级数字化车间4个、省级节水型企业11家、国家绿色工厂1个。
产品种类多样。集群现有棉织品毛巾、床上用品、婴幼用品、化纤类干发巾、擦车巾、毛毯、厨卫用品、酒店用品等多种产品,涵盖工艺设计、旅游运动、功能产品和一次性用品等多个领域,并按国内外市场、当地习俗,形成多种风格、多种款式,覆盖多个国家地区的各级市场。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总体上保持增长态势,消费者用于家居用品上的可支配支出增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随着居民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用于购买家居用品等可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支出也有望增加。
综上所述,在供给端,高阳纺织产业凭借明显的品牌优势和多样化产品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在需求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且近年来整体呈不断增长态势。因此,长期来看,高阳纺织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二)高阳“生态印染”模式破解行业污染难题
纺织印染是高污染行业,高阳县曾因印染厂排放导致河流污染严重。如今,投资超10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6万吨,每年节约水资源9500万吨。高阳县的印染企业原本分散在全县各地,污染治理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如今,40多家印染企业被整合入园,共享数字化平台和实验室,污染集中治理,实现了“绿色生产”。圣翔染厂的数据显示,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下降5%,成本降低10%~15%。这种集中化、数字化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产业环保问题,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围绕“五联、六共、七智、八化”发展思路,高阳县推动印染企业搬迁入园,努力实现纺织印染产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目前,高阳印染入园13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14.25亿元,9个项目主体已经封顶。
据“河北·高阳纺织指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水重复利用率指数收于104.76点,环比增长1.96%。
高阳纺织水重复利用率指数运行走势
高阳县的“共享智造+生态印染”模式,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仅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也为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随着全球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高阳纺织产业的“生态印染”模式有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助力产业在全球纺织领域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未来,这种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
三、指数走势预测
半成品(坯布)价格指数或将窄幅波动。棉花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坯布成本和销售价格,目前,机构、涉棉企业、投机商各方对2025年二季度、三季度棉纺织企业开机率、纺纱利润状况及接单形势的担忧情绪较一季度有增无减,看空气氛短期难以消散。美国关税政策,导致3月份以后中国对美出口溯源棉制品订单逐渐大幅减少直至“脱钩”,纺企对进口棉的需求将一降再降。因此,短期内,棉花价格或将保持疲软态势,纺织品半成品价格指数也将持续呈现弱势调整趋势。
成品价格指数短期内或将继续盘整。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全国14个省市及自治区、89家纺织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25年4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8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环比减少1.4天,同比增加2.8天。全国主要省份棉花工业库存状况不一,新疆、浙江、湖北、河北四省棉花工业库存折天数相对较高。短期来看,纺织成品价格指数或将在低位波动运行。
四、高质量发展建议
纺织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要保持国际优势地位,必须加快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家纺企业在技术、产品、业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建立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及物流全链条的互联互通,打造柔性供应链平台。同时,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构建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到绿色消费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路径,不仅关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更是提升企业价值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就高阳纺织产业而言,短期发展应充分把握政策红利,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进程,通过引入先进数字技术和管理手段,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运营成本降低的阶段性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将人才培养置于战略核心位置,建立健全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同时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企业文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动力。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高阳纺织企业新增专利23项,处于近两年较低水平,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定制约,高阳纺织企业需加强创新投入。
高阳纺织和高阳毛巾企业专利信息统计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高阳纺织需要双管齐下开拓市场:对外贸领域,应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重点布局“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模式;对内销市场,则要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但根本之道在于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代工贴牌向自主设计、从价格竞争向价值创造的转型突破。具体而言,一方面可通过供应链协同优化,采取集中采购、产能共享等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功能性家纺产品,探索智能家居融合创新,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这种转型虽需经历阵痛,却能倒逼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在研发创新、渠道建设、品牌培育等关键领域实现质的飞跃。
来源: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