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4月26日至28日,在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和日子里,民建成都市委会宣传工作委员会调研组,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宣传工作创新的探索,踏上遵义这片承载无数荣光的红色热土。
2025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4月26日至28日,在这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和日子里,民建成都市委会宣传工作委员会调研组,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宣传工作创新的探索,踏上遵义这片承载无数荣光的红色热土。
触摸历史温度 感悟精神伟力
4月26日下午,遵义会议会址在夕阳的余晖中庄严肃穆。当调研组成员轻轻推开那扇历经岁月沧桑、略显斑驳的木门,厚重的历史气息裹挟着激昂的革命情怀扑面而来。屋内,陈旧的桌椅摆放整齐,仿佛还留着当年革命先辈们激烈讨论的余温;泛黄的文件静静陈列,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抉择。
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细致入微的讲述,大家仿若被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穿越时空隧道,置身于1935年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重要时刻。民建成都宣传工作委会委员申世杰轻轻抚摸着会议桌上那盏质朴的煤油灯,声音里满是动容与坚定:“凝视着这盏灯,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黑暗中为寻找光明而不懈探索的身影。它不仅照亮了当年的会议室,更点亮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光。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位宣传工作者,肩负着传播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要让更多人知晓这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历史。”
展厅内,一件件珍贵文物宛如历史的使者,默默讲述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红军战士穿破的草鞋,鞋面上层层叠叠的补丁,无声地诉说着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与坚韧不拔;用过的搪瓷碗,碗沿磕碰的缺口,仿佛在重现那段战火纷飞、物资匮乏却斗志昂扬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成员们走走停停,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声交流,不少人眼眶泛红,被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从惨烈悲壮、血沃大地的湘江战役,到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四渡赤水;从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战役,到水流湍急、天险横亘的赤水河抢渡,每一个历史片段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大家的心灵。“红色文化不仅是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更是一座蕴藏着无尽精神财富、永不枯竭的富矿,是我们砥砺前行、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民建成都市委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何捷感慨道。
科技赋能文化 创新点亮产业
告别遵义会议会址,调研组一行走进“高端白酒产业 +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在贵州民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完美交织,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民族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崇尚家国情怀的企业。历尽艰辛40年,民族酒厂从一家小型酒厂,发展成一家集白酒生产、研发、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酒旅一体化酿酒企业集团。
步入民族酒业文化展厅,一场震撼心灵、精彩纷呈的视觉与感官盛宴正热烈上演,全息投影技术以其逼真的效果让大家如身临其境,让古老的酿酒技艺在新时代的科技浪潮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民建成都市委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陈英培兴奋地说道:“太震撼了!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仿佛让我亲身参与到了古老的仪式当中,完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我们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中国酒城博物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和丰富多样的实物展品,成员们深入探寻到遵义白酒产业与红色文化之间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深厚渊源。红军长征途中用茅台酒疗伤、庆祝胜利的故事,更是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与地方产业之间血脉相连、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数字展厅、虚拟体验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红色故事从历史的故纸堆中‘活’了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有血有肉。”调研组成员陈春梅在参观完数字展厅后,感慨万千地说,“科技赋能为文化传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红色文化能够以更加多元、新颖的方式走进大众的视野,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交流凝聚共识 携手共谋发展
4月28日,一场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专题座谈会在民建遵义市委会如期举行。会议室里,两地民建成员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遵义作为红色圣地,在红色文化传承和宣传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显著卓越的成效。我们怀着一颗虚心求教的‘空杯心态’前来取经学习,希望能将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带回成都,为推动统一战线宣传工作迈向新台阶贡献力量。”民建成都市委会宣传工作委员会主任杨文涛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介绍了此行的目的。
民建遵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旺国兴和各科室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红色铸魂、实践育人、制度固本”和“三抓四建五结合”的思想宣传工作经验。从红色教育基地的精心建设与高效运营,到红色文化活动的巧妙策划与精彩开展;从宣传队伍的悉心培养与能力提升,到宣传机制的大胆创新与不断完善,每一个经验分享都凝聚着遵义民建无数的智慧与心血,为调研组成员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野之窗。
围绕红色精神的时代化表达、文化资源数字化应用、宣传与地方发展融合机制等核心议题,双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不断碰撞、交织。“如何让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激发他们对红色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怎样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巧妙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实际动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共进?”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一次次思想激烈交锋,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为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这次调研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比如借鉴遵义的‘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结合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打造具有成都风格、成都韵味的主题宣传活动;利用两地产业优势,开展跨区域宣传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民建成都市委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赵晨宏表示。
经过深入交流与充分探讨,双方最终达成多项共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与经验分享,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加强宣传平台共建,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打造跨区域宣传矩阵,提升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课题联合调研,携手破解宣传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宣传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杨文涛在总结时满怀信心的表示:“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更是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共同探索新时代统一战线宣传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民建组织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陈德军申世杰)
来源:同心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