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预期管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市值管理更强调“主动出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0:30 2

摘要:预期管理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信号、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等手段向市场传递指向明确、逻辑一致的信息,引导微观主体对经济形势、政策走向、未来发展等形成合理合理预期的宏观经济治理方法!当预期管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强调预期管理与引导,实际上是国家开始重视提高宏观

前段时间国务院领导集体出动调研,回京后召开了“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专题学习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这次学习耐人寻味。

预期管理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信号、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等手段向市场传递指向明确、逻辑一致的信息,引导微观主体对经济形势、政策走向、未来发展等形成合理合理预期的宏观经济治理方法!当预期管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强调预期管理与引导,实际上是国家开始重视提高宏观调控的效能,以实现稳预期、强信心与稳经济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李强总理在会中强调,加快重大战略和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引导形成明确稳定的市场预期,实现改革深化和预期强化的正向互动。

居民和企业的预期稳定、信息增强是可以减轻我国当下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的。也只有在稳预期、强信心的基础上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才能有应对外部环境的足够底气。强调预期管理,就是客观+主观一起推动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也是预期经济。

同样的,市值管理本质上就是预期管理!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必须重视主动的预期管理,即“卖预期”,这包括预期传播、预期稳定以及预期释放三个方面。

预期传播方面需要上市公司重点回答好“卖点”。这里的卖点与做价值中的价值塑造相对应,是对企业投资价值标签的进一步提炼。“卖点”不是跟风,而是基于产业选择和发展逻辑面向耐心资本的价值传播。

预期稳定方面需要上市公司重视建章立制问题。通过建章立制,更高要求做好信披投关以及合规风控;通过建章立制更好落实价值经营的各项工作,不仅是市值管理工具箱的建设,还有业务取舍以及资产吞吐的机制化运作。即用制度的确定性,对抗市场的不确定性。

中国建筑在日前公布的《“366”战略市值管理模式》中,明确指出,确定性价值能够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吸引长期投资者,推动公司估值水平提升。确定性价值主要基于管理视角,体现为公司未来持续创造稳定回报以及抗风险的水平,取决于经营理念、商业模式、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因素,是规避不确定性、实现资产保值的关键。

4月21日,上交所在北京举办了针对央企集团的市值管理专场培训。培训中强调,央企集团需明确市值管理思路和要点,精准发力,将央企集团资本运作安排同顶层设计相结合,鼓励央企集团建章立制,统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规范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预期释放方面,需要上市公司重点回应的是回报确保问题。通过一次次业绩确定,让市场树立对公司发展的信心;通过分红等制度性政策,让投资人更有获得感。

中美之战,考验的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质量和速度;市值管理,考验的是上市公司对“做价值、卖预期”战略内涵的理解力以及执行力。

来源:市值罗盘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