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红牛吃蛋黄派能测出酒驾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0:21 2

摘要:近期,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办“春润万家 礼行沂蒙”交通安全互动体验主题宣传暨警营开放日活动。活动现场,群众积极参与沉浸式体验环节,对易触发酒驾误判的食物进行了现场测试体验。

近期,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办“春润万家 礼行沂蒙”交通安全互动体验主题宣传暨警营开放日活动。活动现场,群众积极参与沉浸式体验环节,对易触发酒驾误判的食物进行了现场测试体验。

两名参与者分别在吃了一个蛋黄派、喝了一罐红牛饮料后立即接受呼吸式酒精测试,测试结果都超过了酒驾标准,但10分钟后复测时数值归零。

据了解,临沂交警举办的这次互动体验活动以“游戏+科普”“体验+警示”等创意形式,打造沉浸式宣传场景,吸引了千余名市民参与‌。活动现场设置“酒精检测体验”环节,通过模拟实验直观展示酒驾检测原理。参与者食用1个蛋黄派后立即接受呼气式酒精测试,结果显示酒精含量达28mg/100ml(超酒驾标准)。10 分 钟后复测,数值归零。此外,另一名参与者饮用了一罐红牛(功能性饮料)后,短时测试也显示“酒精”阳性‌,其酒精含量达23mg/100ml(超酒驾标准)。10分钟后复测,数值归零。“像蛋黄派、藿香正气水、红牛、酒精巧克力,还有提拉米苏,水果包括荔枝、榴莲,食用后短时间内容易测出酒驾。”临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河东大队副大队长肖振华在活动现场介绍。

易“中招”食物及原理‌

为方便群众了解,临沂交警对日常食品中易触发酒驾误判的类别进行了分类整理:一是发酵类食品‌。比如蛋黄派、瑞士卷等‌,制作过程中添加食用酒精作为防腐剂,食用后短时口腔残留酒精。比如腐乳、酒酿圆子‌,发酵产生微量乙醇,直接食用后可能触发酒精测试报警‌。二是水果类。比如荔枝、榴莲、杨梅‌,含糖量高,在无氧条件下易发酵产生乙醇。食用10颗荔枝后,呼气酒精值可达89mg/100ml(超醉驾标准),10分钟后消散‌。比如葡萄、提子‌,果肉破损后糖分发酵,可能产生酒精残留‌。‌三是含酒精的药品与日用品‌。比如,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部分药品含乙醇作为溶剂,饮用后立即测试可能显示超600mg/100ml(远超醉驾标准)‌。比如含酒精漱口水、口气清新剂‌,使用后短时间内口腔酒精浓度高,易误判为酒驾‌。四是其他高风险食品‌。比如醉虾、醉蟹、酒心巧克力‌,直接含酒精成分,食用后立即检测数值显著升高‌。比如酵母面包、泡菜‌,发酵过程中可能产生微量乙醇,但通常浓度较低。“五一”小长假里,你是否安排了酒局饭局,和三五好友喝上几杯呢?又或者自驾出行?酒驾作为马路上的第一大“杀手”,已经让不少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今天再次和大家聊一聊酒驾的危害。酒驾判断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什么是“毒驾”?案例一:毒驾导致连撞5车致1人死亡今年1月5日下午,广东肇庆街头,一辆蓝色皮卡车突然失控般撞向路边停靠的多辆车,之后又撞到了一名骑行电动自行车的老人。老人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据目击者称,驾驶人在下车后一度被人搀扶,站立都很困难。事后根据肇庆交警官方通报,确认该男子为吸毒后驾驶▲事故现场:失控车辆冲破栏杆,最后又横跨在对向车道上。案例二:毒驾,致1死2伤!2021年1月,湖北黄冈,一名男子无证驾车期间,将车辆停在路边非法吸食精神类药品氟胺酮,继续驾车行驶至某路段时车辆突然加速,猛烈撞击同向行驶的一辆电动自行车,随后车辆在高速状态下又撞击并穿过道路中央隔离护栏。事故导致1人死亡,2人受伤,沿途多车及道路设施受损。公安民警对其进行尿样吸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乍一眼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傻傻分不清楚它们不仅名字像分子结构也几乎一致⬇外观都是白色结晶粉末状更气人的是它们就连性质也是一样“坏”氟(fú)胺酮是什么?
氟胺酮(F-Ketamine)是一种化学名称为a-邻氟苯基-2-甲胺基-环己酮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分子结构与氯胺酮高度相似,只是其中的-Cl基团被-F所取代。滥用氟胺酮可诱发暴力犯罪、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氟胺酮存在高度剂量依赖性,低剂量中毒时可造成注意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损伤;较高剂量使用时可导致梦幻状态和幻觉;更高剂量时可引起精神错乱和记忆缺失。与“电子烟”“毒邮票”“跳跳糖”等易产生兴奋、致幻反应的新型毒品相似,氟胺酮也经常在与氯胺酮、摇头丸粉末等毒品进行混合后,伪装成咖啡等饮品冲剂出现在娱乐场所。滥用氟胺酮的危害
●滥用氟胺酮会导致情绪失控和行为异常,如性亢奋、性乱和无保护性行为等,易增加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风险。此外,滥用氟胺酮还可能会诱发暴力犯罪、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滥用氟氨酮会产生跟氯胺酮相似的症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依赖综合征。停药后12至48小时后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精神差、疲乏无力、皮肤蚁走感、失眠、心悸、手震颤等戒断症状。2、精神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易激惹、行为紊乱等。3、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执行任务困难、注意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4、躯体并发症。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夜尿增多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等。吸食、贩卖氟胺酮如何处罚?
2021年5月11日,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将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的公告》,正式新增列管氟胺酮等新精神活性物质,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来源:黄浦禁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