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唱红《九九艳阳天》却籍籍无名,儿子成乐坛 “霸王” 红透半边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5:13 2

摘要:很多人不知道,《九九艳阳天》这首歌的原唱叫呼延生。她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歌唱家,一辈子扎根铁路文工团,给一线工人唱歌,自己没大红大紫,却把儿子屠洪刚培养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 “中国风歌王”。这对母子的,藏着两代人对艺术的坚持和传承。

很多人不知道,《九九艳阳天》这首歌的原唱叫呼延生。她是上世纪 50 年代的歌唱家,一辈子扎根铁路文工团,给一线工人唱歌,自己没大红大紫,却把儿子屠洪刚培养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 “中国风歌王”。这对母子的,藏着两代人对艺术的坚持和传承。

呼延生 1932 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喜欢唱歌,嗓子清亮得像刚化开的溪水。19 岁那年,她考进中国铁路文工团,从此跟着铁路建设的步伐四处演出。那时候交通不便,她坐着火车、卡车,甚至徒步走到各个铁路工地,给修路的工人们唱歌。在甘肃的戈壁滩,风沙大得能把人眼睛迷住,她站在运煤的火车车厢上,对着举着矿灯的工人们唱《南泥湾》;在四川的大山里,她踩着泥泞走进潮湿的隧道,给打炮眼的工人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声音混着洞里的回音和炸药味,格外响亮。

1957 年,电影《柳堡的》找她唱主题曲《九九艳阳天》。录歌时,导演觉得 “风车跟着东风转” 里的 “东风” 太政治化,想改成 “春风”,呼延生却坚持用 “东风”。她觉得铁路工人天天盼着火车像东风一样带来希望,唱 “东风” 才更有感情。这首歌后来成了经典,但在广播和电视不普及的年代,大部分人只记得旋律,不知道演唱者是谁。呼延生也不在意,她觉得只要工人们爱听,比什么都强。有一次去偏远的铁路工区,一个老工人拉着她的手说:“您唱的歌,我们在工地上听了十来年,就像看见亲人一样。”

呼延生的第一段婚姻不太顺利,独自带着大儿子生活,后来改嫁屠玉文,才有了次子屠洪刚。屠洪刚小时候特别调皮,不爱学习,却对唱歌演戏特别着迷。6 岁时,他跟着收音机学唱《智取威虎山》,有模有样的唱腔让呼延生看到了他的天赋。11 岁那年,呼延生把他送进中国戏曲学院,专攻铜锤花脸。从此,屠洪刚的童年就被练功填满了。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得在院子里吊嗓子,冬天零下十几度,嘴巴冻得通红,也得对着天空喊 “ —— 咿 ——”,一练就两个小时。有次他偷懒没用力,呼延生抄起笤帚疙瘩就往他屁股上拍:“唱京剧得气沉丹田,你不用力,声音怎么能穿透整个剧场?” 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屠洪刚打下了扎实的京剧功底,唱《铡美案》选段时,连考官都惊叹:“这孩子的唱腔,比有些成年演员还稳当。”

80 年代,港台流行音乐涌入内地,邓丽君的歌风靡大街小巷。屠洪刚偷偷用录音机录下《在水一方》《月亮代表我的心》,跟着学唱。呼延生发现后,没有反对,反而跟他说:“流行歌和京剧其实相通,你看民歌里的转音,和京剧的拖腔一个道理。你试试用唱花脸的气口来唱流行歌,说不定有不一样的效果。” 屠洪刚照着母亲说的做,发现自己的声音果然更有力量,唱歌时也不自觉地挺直腰板,像京剧演员那样有范儿。同学们都说他唱歌 “自带气场”,学校的文艺晚会上,他一开口就能赢来掌声。

1987 年,屠洪刚推出个人专辑《黑色的眼眸》,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但真正让他大放异彩的,是 1996 年的《霸王别姬》。这首歌的诞生,离不开呼延生的建议。她翻出自己收藏的京剧锣鼓谱,指着《将军令》的节奏对屠洪刚说:“把这个加到前奏里,再用花脸的喷口唱‘力拔山兮气盖世’,肯定有气势。” 录音时,屠洪刚按照母亲教的方法,一开口就把录音师震住了:“这声音带着京剧的炸音,比普通的摇滚唱法更有穿透力,简直就是为这首歌量身定制的。”《霸王别姬》一推出就爆红,屠洪刚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他豪迈的唱腔和独特的中国风,填补了当时乐坛缺少阳刚之气的空白。

成名后的屠洪刚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京剧元素融入更多作品中。《精忠报国》的副歌用了京剧快板的节奏,《中国功夫》的 MV 里设计了甩袖动作,就连舞台上的举手投足,都带着京剧的功架。他说:“我妈从小就告诉我,不管唱什么歌,底子都是最重要的。京剧教会我的,不仅是唱腔,还有对艺术的认真和执着。”

2007 年,呼延生因病去世,临终前最遗憾的,是没能和儿子同台唱一次《九九艳阳天》。2011 年,屠洪刚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唱会,特意在现场播放了母亲当年录制这首歌的珍贵影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屏幕上出现呼延生年轻时专注唱歌的样子,屠洪刚再也忍不住 tears,对着镜头说:“妈,您看,现在有这么多观众听咱们唱歌,您当年教我的丹田气,我用到流行歌里了,您听见了吗?” 台下的观众也跟着流泪,很多人这才知道,原来《九九艳阳天》的原唱是这么一位默默奉献的艺术家。

这些年,屠洪刚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母亲的艺术理念。他参加综艺节目,给年轻人讲京剧和流行歌的联系;推出新作品时,特意加入传统戏曲元素,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人说他的歌 “土”,他笑着反驳:“我妈当年在铁路工地唱歌,工人们也觉得京剧难懂,但只要把传统的东西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它就不会过时。”

如今,屠洪刚已经 60 岁了,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唱《霸王别姬》时还是那么气势磅礴。每当想起母亲在戈壁滩、在隧道里唱歌的样子,他就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份对艺术的热爱传递下去。呼延生虽然一辈子没走红,但她的歌声留在了铁路工人的心里,她的艺术理念融入了儿子的血液,让传统与流行在屠洪刚的歌声里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对母子的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传承,从来不是表面的模仿,而是把根扎进生活,让经典在时代的土壤里开出新的花朵。

来源:锦鲤奶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