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两点半,贵池区秋浦小学206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果香。讲台上,几颗金黄的杨桃被切成薄片,孩子们伸长脖子盯着晶莹的果肉,不时发出惊叹。“原来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课本里说的五角星是真的!”学生王书言咬了一口杨桃,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绽开,课本上《画杨
下午两点半,贵池区秋浦小学206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果香。讲台上,几颗金黄的杨桃被切成薄片,孩子们伸长脖子盯着晶莹的果肉,不时发出惊叹。“原来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课本里说的五角星是真的!”学生王书言咬了一口杨桃,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绽开,课本上《画杨桃》的故事突然变得鲜活起来。这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是王琼坚持了12年的教学日常。
1990年出生的王琼,自2013年踏上讲台开始,便始终坚持将“生动”与“温度”镌刻在她的教育实践中。从乡村小学到城市校园,从职场新人到斩获省市级教学大奖的骨干教师,王琼的课堂总是充满乐趣:在湿地日、爱鸟周等节点,她会牵着学生的手走上街头,将亲手绘制的环保倡议书递给过往行人;在讲解拟声词时,她会提前录制好大雨倾盆、夏日蝉鸣的自然之声,在课堂上为孩子们播放;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她会带着学生观察现实中蝌蚪的游动轨迹……“低年级的孩子专注力有限,必须让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才能让孩子们愿意坐定40分钟。”王琼笑着说。在孩子们眼中,语文书上的方块字总会“长出翅膀”,带着他们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种寓教于乐的理念在实践中也常能取得不错效果。4月14日,在秋浦小学举办的“红领巾向党·童声话时代”红领巾讲解员比赛中,王琼的学生李嘉睿站在舞台上,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了烈士凌霄的故事。为了准备这次演讲,王琼带着李嘉睿走访池州烈士陵园。在凌霄烈士的展厅里,她蹲下身指着玻璃柜里的展品轻声引导:“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劝降,凌霄始终没有屈服,就像我们学过的《小英雄王二小》。”回校后,她陪着孩子一遍遍调整语气,把教室台阶当作临时演讲台练习台风。比赛当天,李嘉睿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王琼老师入职时间不算长,但她教学风格新颖,成绩突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贵池区秋浦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钱七二的评价在学校的课间时间得到了印证。
下课铃声刚刚响起,王琼的办公桌就被孩子们围起来。这边两个小男孩为谁先碰到教室把手在老师办公室争得面红耳赤,那边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画作要“寄存”在老师抽屉里。对学生们来说,王琼不仅是老师,更像他们的另一个妈妈。细心的王琼也感受到了孩子对她的信任,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格外注重方式方法,时刻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在提醒孩子们爱护眼睛时,我不能说‘戴眼镜不好看’,而是告诉孩子们‘戴上眼镜会很不方便’,避免给孩子们带来心理负担。”王琼告诉记者,她还让孩子们围绕护眼爱眼的主题,自行创作教室板报,在延时服务时,也会不停提醒学生注意写作姿势,保护眼睛。
对调皮好动的男孩子,她借“帮忙整理书本”培养其责任感;对敏感内向的孩子,她通过谈心交流增强他们的信心。某个寻常的课间,平日里调皮好动的男孩子小心翼翼地端着一杯温水,走到她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老师您一上午都没有喝水了,您喝点水吧。”这个瞬间,王琼不管回忆起多少次,依旧眼眶湿润。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深耕教坛十余载,王琼始终保持着育人初心。为提升教学水平,她主动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参与学校研讨小组创新课题。同时,积极借助现代科技工具,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和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2023年获得安徽省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大赛综合一等奖,到2024年荣获池州市贵池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到今年得到池州市贵池区作业设计比赛二等奖,再到日前获评2025年安徽省新时代青年先锋……书房里日渐增多的荣誉证书见证着她的成长,但最让她珍视的,始终是孩子们藏在作业本里的暖心纸条,或是他们课间塞进她手心的一颗圣女果。
“教育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和孩子们相处时,我从来没有感到厌烦过,因为在这里,我收获的每一份爱,都让我觉得无比珍贵。”王琼表示,未来要学的还有很多,今后她将继续保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付诸日常教学中,让每个40分钟都值得期待。
编辑:吴婵娟 责编:余冰瑶
审稿:张明旻 监制:姚成润
| |
来源: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