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省吃俭用攒钱15年 二哥以为她存了老本,原来全捐给了山区小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0:26 2

摘要:村里的广播喇叭已经很多年不响了,但今天上午九点,突然传来了”滋滋”的电流声,接着是村支书那沙哑又激动的声音:“请大家注意,请大家注意,我们莲花村的李巧云同志,被县里评为’爱心助学模范’,今天下午两点在县礼堂有表彰大会,有条件的村民可以去观礼…”

村里的广播喇叭已经很多年不响了,但今天上午九点,突然传来了”滋滋”的电流声,接着是村支书那沙哑又激动的声音:“请大家注意,请大家注意,我们莲花村的李巧云同志,被县里评为’爱心助学模范’,今天下午两点在县礼堂有表彰大会,有条件的村民可以去观礼…”

我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听到这消息,手里的肥皂”啪嗒”掉进了盆里。李巧云,是我二哥的媳妇。

“二伯!二伯在家吗?”我还没缓过神,隔壁王婶家的小孙子已经跑到我家门口,手里举着手机:“二伯,快看抖音,你嫂子上电视了!”

我赶紧擦干手,接过手机,屏幕上正是县电视台的直播,镜头里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那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二嫂。她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头发有些凌乱地别在耳后,脸上的笑容拘谨而不习惯。

主持人正在介绍:“…李巧云同志15年来省吃俭用,累计捐款超过三十万元,资助了山区53名贫困学生…”

我愣住了。三十万?我二嫂?那个每天早起晚睡,做豆腐卖豆腐,连棉袄都穿了七八年的二嫂?

二嫂是外村人,二十多年前嫁到我们村。她长得不算漂亮,说话慢条斯理,人有点内向。村里人都说我二哥娶了个”老实人”。

二哥在镇上的砖厂做工,每个月能拿四五千,在我们村里算是不错的收入。二嫂在家做豆腐卖,天不亮就起来泡豆子,磨浆,点卤,压制,一天忙下来,能挣个一百多。

我记得很清楚,2008年的时候,二哥在镇上买了套小两居,花了十几万。那时候二嫂说:“咱家存款差不多用完了,以后得从头攒了。”

从那以后,二嫂更勤快了。除了做豆腐,农忙时节还去给人家帮工。平时穿的衣服从来不买新的,都是从集市上买那种十几块钱一件的。我妈看不下去,过年时非要给她买两件新衣服,她总是推辞说:“我这都够穿的,不缺。”

每到月底,我总能看见二嫂骑着那辆老旧的电动车去镇上的邮政储蓄所。村里人都猜,她肯定是去存钱,要给儿子攒娶媳妇的钱。

二哥和二嫂就一个儿子,今年已经二十八了,在县城医院做护工。年前曾相过几次亲,但都没成,据说是因为彩礼问题。二哥开口就是二十万彩礼起步,可把那些女方家长吓跑了。

村里人都挺奇怪:二哥明明工资不高,家里也没啥积蓄,怎么敢开这么高的彩礼?后来才知道,二哥觉得二嫂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了不少钱,起码有个四五十万。

可现在…三十万都捐了?

下午,我骑着摩托车去了县礼堂。礼堂门口贴着大红的海报,上面印着”爱心助学表彰大会”几个大字,还有获奖者的名单和照片。二嫂的照片就在第一排,不过比她实际人要精神多了。

我站在后排,看着二嫂上台领奖。县长亲自给她颁发了一个奖牌,还有一张荣誉证书。二嫂站在话筒前,低着头,声音很小:“我没啥好说的,能帮到孩子们就行…”

会后,我挤过人群找到二嫂,她看见我,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平静下来:“你怎么来了?”

“二嫂,这是真的吗?你真捐了三十万?”我忍不住问。

二嫂点点头:“是啊,不过是这么多年攒的,也不多。”

“可…你平时那么省,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买,怎么…”

“穿那么好干啥?做豆腐的,浑身豆腐渣子,新衣服不是糟蹋吗?”二嫂笑了笑,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围裙上搓了搓,“再说了,那些孩子更需要钱,不读书,他们这辈子就跟我一样了。”

我想问更多,但被一个扛着摄像机的记者打断了。记者热情地走过来,要给二嫂做个简短采访。二嫂紧张得脸都红了,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得赶紧回去,还要做晚上的豆腐呢。”

记者还是坚持要问几个问题,二嫂只好硬着头皮回答。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捐这么多钱时,二嫂说了一句让我心里一颤的话:“我小时候就没能上学,十二岁就辍学了,要是能多读几年书,也不至于一辈子做豆腐…”

记者又问:“您家里人知道您捐了这么多钱吗?”

二嫂眼神闪烁了一下:“他们…应该快知道了吧。”

我和二嫂一起回村。她骑着她那辆老旧的电动车,我骑着摩托车跟在后面。看着她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很多往事。

记得有一年夏天,村里停电,特别热。二哥买了台电风扇,二嫂却把它收起来,说:“省着点用,电费贵。”家里热得跟蒸笼似的,她就用蒲扇扇凉,或者去院子里乘凉。

还有一次,二嫂摔断了手腕,本来该去县医院好好治疗,她却只在镇卫生院简单处理了一下,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结果那手腕没接好,到现在阴天下雨还会疼。

我一直以为她是太抠门,太计较,现在才明白,她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有它的去处。

快到村口的时候,二嫂突然停下车,回头对我说:“你二哥还不知道这事。他要是问起来…”

我明白她的顾虑:“我会帮你说话的。”

“不是,”二嫂摇摇头,“我就是想说,别让他太自责。他这人脾气硬,面子薄,要强,知道了可能会不好受。”

我点点头,心里却在想:二哥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

晚上七点多,我正在院子里掰玉米,听到二哥家传来争吵声。

“你把钱都捐了?都捐了?”是二哥的声音,带着不可置信和愤怒。

“也不是全捐了,还剩一些…”二嫂的声音很小,似乎有些怯懦。

“剩多少?还剩多少?”

“大概…七八万吧…”

“七八万?”二哥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咱儿子相亲,人家要二十万彩礼吗?你知道他都二十八了,再不结婚就成大龄剩男了吗?你知道我在砖厂天天累死累活,就盼着你能攒够钱让儿子早点成家吗?”

二嫂没说话,或者声音太小,我听不见。

接着是什么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应该是二哥发脾气了。我犹豫着要不要过去劝劝,又怕弄巧成拙。

这时,村东头的李婶骑着三轮车经过,看见我,便停下来八卦:“你二哥跟二嫂吵架了?”

我敷衍地点点头。

“我就说嘛,二嫂那么能干的人,二哥也不知足。攒了那么多钱捐出去,那是积德啊!”李婶抽了口气,继续说,“你知道不?听说二嫂捐的那些钱,都是她这些年做豆腐攒下来的。你二哥那工资,除了日常开销,剩下的都买保险了,说是怕老了没人养。”

我一愣:“真的假的?”

“那还有假?我堂妹在保险公司上班,亲眼见你二哥每个月去交保费。”李婶压低声音,“一个月五六百呢,交了十多年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二哥一直以为二嫂存了很多钱,可实际上,那些钱都是二嫂辛辛苦苦做豆腐赚来的,二哥的工资基本上都拿去交保险了。

“对了,”李婶又说,“听说那个受二嫂资助的孩子,今年考上北大了,还专门来感谢过。那孩子可孝顺了,说以后一定要报答二嫂。”

李婶说完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听着隔壁的争吵声渐渐小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我去井边打水,遇到了二嫂。她眼睛有点肿,看来昨晚没少哭。但她还是跟往常一样,打了一桶水,准备回去做豆腐。

“二嫂,没事吧?”我小声问。

“没事,”二嫂勉强笑了笑,“你二哥就那脾气,发完火就好了。”

我想起李婶昨晚说的话,忍不住问:“二嫂,那些钱真是你做豆腐攒的?”

二嫂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是啊,一点一点攒的,十五年了。”

“那…为什么全捐了?不给儿子留点?”

二嫂放下水桶,擦了擦额头的汗:“其实我早就想捐了,看到山区的孩子们那么想读书,却没条件,我就想帮帮他们。以前怕你二哥不同意,就偷偷捐,后来发现他从来不问钱的事,我就干脆一次性都捐了。”

“至于儿子嘛,”二嫂眼里闪过一丝坚定,“他已经二十八了,大小伙子一个,不能总靠父母。再说了,娶媳妇是两个人的事,彩礼那么高,将来怎么过日子?”

我被二嫂的话惊到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女人,居然有这么清醒的想法。

“二哥知道真相了吗?”我问。

“知道了一些吧。”二嫂叹了口气,“昨晚吵完,我跟他说了实话,说钱是我自己的,想怎么用是我的自由。他就不吱声了,半夜还偷偷哭了。”

二嫂说着,眼睛又红了:“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都听见了。他一边哭一边骂自己没用,说对不起我,辛苦我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在我印象里,二哥一直是个要强的人,从来没见他哭过。

“别担心,会好的。”二嫂拍拍我的肩膀,拎起水桶回家去了。

那天晚上,我收到了侄子的电话。他在电话里支支吾吾的,最后憋出一句:“小叔,我爸把保险退了,说要拿来做彩礼。”

“啊?全退了?”我吃了一惊。

“对,十几年的保险,退了能拿回十万左右。爸说再加上家里剩的钱,勉强够二十万彩礼了。”侄子停顿了一下,“可我觉得…我不能要这个钱。”

“为什么?”

“我今天看了妈妈的表彰视频,才知道她这些年有多辛苦。”侄子的声音哽咽了,“我一直以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妈妈才那么省。没想到她把钱都捐了出去,帮别人的孩子上学…”

我能听出侄子语气中的愧疚和自责。

“我已经跟女朋友说了,不要彩礼了,我们自己攒钱买房。”侄子说,“她同意了,说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妈妈资助的那些孩子。”

挂了电话,我坐在院子里发呆。夜空中有几颗星星在闪烁,蛐蛐在草丛里叫着。我想起二嫂说过的那句话:“不读书,他们这辈子就跟我一样了。”也许,二嫂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不是来自那些受助的孩子,而是来自她自己的儿子。

一周后的周日,我去镇上赶集,路过邮政储蓄所时,看见二哥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叠存折。

他看见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来办点事。”

我点点头,没多问。二哥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我把保险退了,存起来了。以后每个月工资,我准备拿出一半,跟你二嫂一起捐给山区的孩子们。”

我有些惊讶:“真的?”

“是啊,”二哥摸了摸后脑勺,“你二嫂做得对,那些孩子比我们更需要钱。再说了,儿子都跟我们说了,他不要彩礼了,跟他女朋友一起创业去了,说要自己闯一番事业。”

我还想说什么,二哥又补充道:“对了,我答应过你二嫂,明年带她去北京旅游,她这辈子还没出过远门呢。那个考上北大的孩子邀请我们去看他,你二嫂可高兴了,昨晚就开始准备了。”

看着二哥脸上久违的笑容,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嫂的那三十万,看似是”丢”了,实际上”得”到的东西,远比金钱本身珍贵得多。

又过了半年,我去县城办事,路过师范学校旁边的一条小巷,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二嫂,她正在一个小小的豆腐坊前忙碌着。门口挂着一个新牌子:“巧云豆腐坊”。

我走过去,二嫂看见我,笑了:“来了?进来坐会儿吧。”

豆腐坊不大,但很干净。二嫂的豆腐生意明显比村里好多了,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排队买豆腐。

“生意不错啊。”我说。

“还行,”二嫂笑着说,“这边学校多,学生喜欢吃我做的豆腐脑。最近还开发了几款豆制品,卖得挺好的。”

我注意到二嫂今天穿了件新衣服,淡蓝色的,很衬她。头发也剪短了,看起来精神多了。

“你二哥呢?”我问。

“在后面帮忙呢,”二嫂指了指里屋,“他提前退休了,说要来帮我。刚开始还不习惯,现在做得可好了,比我都麻利。”

正说着,二哥从里屋出来,手里端着一盘刚做好的豆腐,热气腾腾的。看见我,他笑着招呼:“来了?尝尝我做的豆腐,比你二嫂的还好吃。”

我们三个笑作一团。这时,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子跑进来,高兴地喊道:“李阿姨,我考上了!我考上重点高中了!”

二嫂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擦擦手去迎接:“真的啊?太好了!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小福星’,去年开始资助的。”

女孩不好意思地叫了声”叔叔好”,然后又兴奋地跟二嫂说起了考试的事。二嫂认真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格外明亮。

我注意到豆腐坊的墙上挂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善心助学,温暖人间”。锦旗旁边是一张照片,是二嫂和一群孩子的合影,看样子是在山区学校拍的。

二哥看见我在看照片,悄悄告诉我:“这个月底,我们还要去一趟山区,有两个孩子考上大学了,你二嫂说要亲自去祝贺。”

我点点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送走那个女学生后,二嫂回来继续做豆腐。我看着她熟练地操作,突然问道:“二嫂,你后悔捐那些钱吗?”

二嫂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怎么会呢?那些孩子比我有出息多了,将来肯定能做大事。我就是个做豆腐的,能帮他们一把,是我的福气。”

二哥在旁边插嘴:“她能后悔?做梦都笑醒了!你是不知道,县里教育局要给她发’爱心妈妈’的奖状,到时候还要上电视呢。”

二嫂不好意思地白了二哥一眼:“说什么呢,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

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那三十万,买不来二嫂脸上的笑容,买不来侄子的成长,更买不来这个家庭找回的和谐与幸福。

有时候,看似失去的东西,可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而且回来的,往往比失去的更加珍贵。

今年春节,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侄子带着女朋友回来了,说他们准备年后结婚。女孩很漂亮,更难得的是很懂事,一进门就帮着二嫂打下手。

饭桌上,侄子突然举起酒杯,对二嫂说:“妈,我敬您一杯。谢谢您这些年的付出,更谢谢您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二嫂红了眼眶,刚要说话,却被门外的鞭炮声打断了。二哥赶紧出去看,原来是村里的孩子们放鞭炮玩。

趁着这个空档,二嫂悄悄塞给侄子一个信封:“这是妈攒的一点钱,不多,两万块,你拿去添置点家具吧。”

侄子不肯接:“妈,您留着给山区的孩子们吧。”

“妈还有呢,”二嫂笑着说,“你爸现在也帮我做豆腐,一个月能挣不少钱。再说了,你们小两口刚开始,总得有个铺垫。”

侄子最终收下了信封,但他对女朋友说:“咱们以后也要像我妈一样,资助几个孩子上学。”

女孩点点头:“我早就想这么做了,就是怕你不同意。”

“怎么会呢?”侄子搂着女孩的肩膀,“这是我们家的传统。”

二嫂听了,笑得更开心了。她看了看桌上一家人团聚的场景,又看了看墙上那些孩子们寄来的照片和贺卡,眼里满是幸福与满足。

在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二嫂这十五年省吃俭用攒的钱,最终换来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有。那些被她帮助过的孩子,那些因为她的付出而改变命运的生命,还有因此而团结起来的家庭…这些,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有人说,人这一生能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就是最大的成功。按这个标准,我的二嫂,无疑是我见过的最成功的人了。

来源:张富强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