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铁公鸡——一毛不拔- 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兔子尾巴——长不了- 猫哭耗子——假惺惺-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螃蟹
-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 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 铁公鸡——一毛不拔
- 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 兔子尾巴——长不了
- 猫哭耗子——假惺惺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 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
- 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
- 啄木鸟上树——全靠一张嘴
- 蝙蝠身上插鸡毛——你算什么鸟
- 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 老虎拉车——谁敢(赶)
- 老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 羊伴虎睡——靠不住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猪鼻子插葱——装象
- 泥鳅跳龙门——痴心妄想
- 鸭子走路——左右摇摆
- 公鸡戴帽子——冠(官)上加冠(官)
- 麻雀开会——细商量
- 蛇吃鳗鱼——比长短
- 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 毛驴拉磨——跑不出这圈儿
- 螺蛳壳里做道场——打不开场面
- 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 虾子过河——谦虚(牵须)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 热锅上的蚰蜒——坐立不安
- 瞎子点灯——白费蜡
- 聋子的耳朵——摆设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
-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 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唐僧念经——一本正经
-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 范进中举——喜疯了
-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 矮子爬坡——步步高升
- 裁缝丢了剪子——只剩吃(尺)了
- 裁缝不带尺——存心不量(良)
- 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 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 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 厕所里扔炸弹——激起民愤(粪)
- 铁匠铺里的料——挨打的货
-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 泥瓦匠干活——拖泥带水
-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 盲人骑瞎马——乱闯
- 强盗照镜子——贼头贼脑
-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 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 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
- 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 寿星老儿吃砒霜——活得不耐烦
-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 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 城隍庙里的小鬼——老瞪眼睛不开腔
-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 土地爷掉井里,捞起也是泥(你)
- 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 做梦娶媳妇——光想好事
-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飞飞)
- 做梦吃大餐——想得美
- 坐飞机放广播——响彻云霄
-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上了套的猴子——由人耍
- 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 聋子唱戏——傻凑热闹
- 盲人戴眼镜——装模作样
- 守着厕所睡觉——离死(屎)不远
-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 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 铁匠铺的买卖——件件都是硬货
-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 豁牙子拜师傅——无耻(齿)之徒
- 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
- 黄连树下喊上帝——叫苦连天
- 叫花子唱歌——穷开心
- 叫花子吃豆腐——一穷二白
- 叫花子烤火——往自己怀里扒
- 郎中开棺材店——死活都要钱
-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 老太太吃黄连——苦口婆心
- 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
- 聋子打铃——充耳不闻
-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 麻袋绣花——底子差
- 马蜂过河——带(歹)毒
- 马勺里的苍蝇——混饭吃
- 蚂蚁尿书本——识(湿)字不多
- 拿着草帽当锅盖——乱扣帽子
- 泥人经不起雨打——本质太差
- 泥菩萨洗澡——越洗越脏
-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 年三十夜拨算盘——满打满算
- 牛皮鼓——声大肚子空
- 破皮球——不攻自破
- 骑驴拿拐杖——多此一举
- 千年的铜钟——经得起打击
- 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 荞麦皮打浆糊——两不沾(粘)
- 秋后的扇子——没人过问
- 染坊的常客——好色之徒
-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 入秋的高梁——老来红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薄——小气得很
- 三伏天喝凉茶——浑身痛快
- 三伏天的狗——喘不上气
- 三伏天的馊豆腐——变坏了
-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 三个钱买条毛驴——自骑自夸
- 三月里扇扇子——满面春风
-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 上膛的子弹——一触即发
- 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
- 十月的萝卜——动(冻)了心
- 十两纹银——一定(锭)
- 屎壳郎戴花——臭美
- 屎壳郎搬家——滚蛋
- 屎壳郎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 水牛身上的毫毛——数不胜数
- 水獭守渔场——越守越光
- 顺藤摸瓜——十拿九稳
- 顺着竹筒往上爬——节节上升
- 死胡同里截驴——看你往哪跑
- 死人穿新鞋——白糟踏
- 四棱子鸡蛋——没处寻
-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 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 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 孙悟空翻跟头——十万八千里
- 抬着食盒爬上树——宴枝(言之)有理(礼)
- 瘫子掉进烂泥塘——不能自拔
- 瘫子截路——坐着喊
- 唐伯虎进宁王府——装疯卖傻
-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
- 唐僧的二徒弟——无(悟)能
- 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 提着醋瓶要饭——穷酸
- 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 铁匠打铁不用锤——好手
- 铁匠拉风箱——柔能克刚
-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 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 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 兔子拉车——连蹦带跳
- 兔子满山跑——还来归旧窝
- 腿肚子上绑暖壶——水平比较高
- 蜗牛赴宴——不速之客
- 乌龟笑王八——彼此彼此
-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 捂着耳朵偷铃铛——自己骗自己
- 屋檐下挂猪胆——苦水滴滴
- 屋檐下的洋葱——根焦叶烂心不死
- 五百铜钱串一处——半吊子
- 五更天起床——渐渐明白
- 五个人住两地——三心二意
- 五更天下海——赶潮流
- 五月的苋菜——正在红中
- 五月的麦子——黄了
- 五月黄梅天——无情(晴)
- 戏台上的官——当不长久
- 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城)
- 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 瞎猫碰上死耗子——碰巧
- 虾子落锅——死了还是红的
- 下了锅的挂面——硬不起来
-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 下雨天打麦子——难收场
- 下雨天浇地——多此一举
- 下雪天过独木桥——提心吊胆
-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 香炉里打喷嚏——触一鼻子灰
- 香签棍搭桥——难过
- 小车子不抹油——干叫唤
-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 小炉匠打铡刀——做大活
- 小鬼拜见张天师——自投罗网
-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 小偷进牧区——顺手牵羊
- 小碗吃饭——靠天(添)
- 鞋帮子做帽沿——高升
- 鞋底抹油——溜了
- 胸口放鞭炮——心里想(响)
- 胸口上长草——心慌(荒)
- 胸脯上挂茄子——多心
- 熊瞎子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
- 秀才推磨——难为圣人
-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 烟囱里招手——往黑处引
- 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 阎王爷的扇子——扇阴风
- 阎王爷拉家常——鬼话连篇
- 眼睛长在头顶上——目空一切
- 杨二郎的兵器——两面三刀
-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 羊群里跑出头驴来——哪里来的个野种
- 窑里的泥——越烧越硬
- 药铺里开抽屉——找玩(丸)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配就的
- 一口吃个麻花——干脆
- 一口吃个李子——谁不知道你是个歪货
-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 一篮鸡蛋滚下坡——没有一个好的
- 一马换双象——未必划不来
- 一盘象棋下两天——棋逢对手
- 一枪打死个苍蝇——不够火药钱
-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 一碗米打粑粑——能有几个
-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 一嘴吞个鞋帮子——心里有底
- 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 油瓶倒了不扶——懒到家了
- 油炸麻花——干脆
- 油锅里撒盐巴——炸了
- 油炸花生米——干脆
- 油嘴滑舌的啄木鸟——光会耍嘴皮子
- 有大哥有二弟——你算老几
- 榆木疙瘩——不开窍
- 玉米秸里的虫——专(钻)心
- 玉石碰石头——自不量力
- 芋儿开花——没搞头
- 元宵掉进糨糊盆——糊涂蛋
- 元宵锅里煮鸡子儿——混蛋
- 园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
- 月亮下点油灯——多此一举
- 云端里的歌——空响(想)
- 杂烩汤——五味俱全
- 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人走家搬
- 灶上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尽
- 赵匡胤卖包子——御驾亲征(蒸)
- 赵子龙上阵——单枪匹马
- 纸糊的灯笼——一戳就破
- 纸糊的棺材——哄鬼
- 纸糊的拳头——轻而易举
- 纸糊的扇车——担风险
- 纸糊的眼镜——遮人眼目
- 纸做的花儿——不结果
- 指着秃子骂和尚——借题发挥
- 中秋的天气——不冷不热
- 中秋节赏桂花——花好月圆
- 钟鼓楼上的麻雀——耐惊耐怕;吓大了胆
- 钟馗嫁妹——鬼混(婚)
- 众人拔河——同心协力
- 珠穆朗朗玛峰上听鸡叫——高调
- 猪八戒背媳妇——费力不讨好
-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 猪八戒吃西瓜——独吞
- 猪八戒的脊梁——无(悟)能之辈(背)
- 猪八戒戴花——自美
-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
-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 竹子开花——要败了
- 锥子上抹油——又尖(奸)又滑
- 啄木鸟上树——全靠一张嘴
- 自家演戏自家看——自我欣赏
- 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 走夜路吹口哨——壮自己的胆子
- 走路看脚印——太小心
来源:龙尘文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