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变“订金”!这家合作社春发种子秋收粮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0:48 2

摘要:近日,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如约开展春季订单种子发放暨杂粮收购活动,通过“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如约开展春季订单种子发放暨杂粮收购活动,通过“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活动现场,满载着金黄谷粒的农用车在收购点前排起长龙,村民们满怀喜悦领取新一季良种。村民雷川军是合作社订单种植的“老熟人”,据他介绍,合作社免费发放的谷种市价每斤超百元,仅此一项就能省下数千元成本,同时,从播种到收购的全链条保障,让“种多少、收多少”的承诺落地有声,让他种粮信心更足。

会宁县平头川镇张咀村村民 雷川军:我已经试种两年了,产量、市场行情也好着呢,今年种的多,打算种7亩,种子也免费发放,自己买的话一斤要一百多元,籽种的钱也就省了,产量这些都好,后期合作上门收购。

作为联结农户与市场的关键纽带,多年来,合作社通过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和收购政策,目前已建立起涵盖种植、收购、加工的全产业链,实实在在的“增收账”,让更多农户吃下“定心丸”。

会宁县平头川镇张咀村村民 张继军:去年发放的种子种的谷好着呢,我种了4亩多地,卖了8000多元,一亩地将近收入2000元,合作社培育的种子给我们老百姓发放确实挺好的。

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华:今年我准备把小杂粮扁豆、甜荞、苦荞、莜麦这几种品种都加上,也给老百姓订单种植,老百姓种植的每样杂粮都可以收购,给老百姓定的也是高于市场价0.5元每斤的价格,今年的谷比市场价高1.1元每斤。今天趁着放种子的机会,给老百姓也做一个播前的准备,让老百姓把粮种的更好,能卖更高的价钱。

除了经济账,合作社更注重打好“科技牌”。合作社不仅送种子上门,更把科技种田的“金钥匙”交到农民手中,针对播种密度、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现场讲解,让种了半辈子地的村民们直呼“开了眼界”。

会宁县平头川镇张咀村村民 董怀武:今天好的很,去年种的谷产量也好,也卖成高价了,今天又免费发放了一些种子,确实挺好的,还讲了一些种植的技巧,虽然庄稼人一直在种,也没有那么科学,人家教的方法都很实用,今天领的种子和培训,今年的收成我估计要比去年的更好呢。

目前,张咀村小杂粮种植面积已突破500亩,带动农户近百户,小杂粮已从“配角”变身“当家产业”,形成“良谷为主、多品共生”的种植格局。

会宁县平头川镇张咀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吴耀峰:咱们这个村同王总合作了将近六年了,现在经过多年的种植老百姓普遍认同了,良谷种植已经成了主导我们村种植的品牌,群众种植积极性很高,下一步,我们再从扁豆、荞麦各方面加大合作,助推我们村小杂粮再上一个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平头川镇与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订单农业破解了“种什么、怎么卖”痛点,让科技赋能提升了传统农业附加值,利益联结机制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下一步,该合作社将继续打造区域品牌、延伸深加工链条,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华:一句话,放心种、科学管、大胆干!订单农业的核心是“以销定产”,农户只需专注种好粮,销售交给我们。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把初级农产品变成高附加值商品。同时,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不仅能赚种植的钱,还能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收益,真正把小杂粮做成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来源:会宁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