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松个展: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学部六博士观展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0:55 2

摘要:语言充满感情,文字充满力量,聂教授的山水画也是新时代传递能量的新表达。2025年4月23日,在曹新刚老师的鉴赏课上,山东师范大学2023级博士生们有幸来到山东画院欣赏“云起梦泽——聂松山水画展”。

马理论博士班观“云起梦泽”小记

文·王亚稚

语言充满感情,文字充满力量,聂教授的山水画也是新时代传递能量的新表达。2025年4月23日,在曹新刚老师的鉴赏课上,山东师范大学2023级博士生们有幸来到山东画院欣赏“云起梦泽——聂松山水画展”。

在我们心中,以往所见的山水画,似乎有其自己固定的模式,或是黑白,或是晦涩。聂教授的山水画中,没有高山流水,没有闲云野鹤,没有山林高士……只见点点墨迹胀满画面,散乱中潜藏着秩序,重复中孕育着不同。而这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被吸引住了。艺术品映入眼帘,意境清雅,似乎来到了书房,窗边的竹林透过光影,营造出“静寄向空林”的诗意氛围。在某个不经意的“蓦然回首”间,敏锐地显现。

其中有些作品尺幅不大,但画面所展现的境界却宏大深阔。他以轻松的点染手法表达出沧厚之美,能感受到笔墨的灿烂,那种舒朗之风却扑面而来。聂老师的作品不仅继承了深厚的传统积淀,形式也非常符合现代审美,骨子里的文人味带有强大的历史共鸣,确实是精品。

聂老师以“笔墨写心”,将山水的物象表现转化为心象传达,运用“以心观物”之法,将自然丘壑转化为心中丘壑,借此传递自己的美学态度和艺术境界,谋求现代形式语言的构建,试图消解传统审美意象,进入当代新现实世界和时代语境,探索传统与当代价值形式的重建。借助笔墨的符号化处理与叠加经营,展现出不同于传统文人画和现代水墨的独特意境,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让观者在欣赏时产生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心灵触动。

这个珍贵的下午,我们在欣赏聂教授的艺术品,但似乎在品一杯茶,远观,香气扑鼻,醇厚的茶香袅绕间,外界的喧嚣如同晨雾般渐渐消散无踪。近观,热腾腾的茶轻触唇边,带来如初见的安心。品一口茶香,寻觅心灵的安宁与平静。聂教授的儒雅气质,聂教授作品的宁静从容,是新时代艺术家珍贵的品质,是每一位从事文化的人应该学习的。

作为马理论学科的博生,我们认为,人文社科都是相通的,谨记聂教授的教诲:心要静、要沉、要正,不断重复研习,不断思考,文化艺术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聂松,1978年出生于济南。200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现代水墨研究方向,获硕士学位,导师阎秉会先生。201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山水画创作研究方向,获博士学位,导师姜宝林先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授课导师,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浙江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朐山书院艺委会委员。

来源:私享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