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初,从未去过live现场的我对这份感触一直难以共鸣......甚至距离这份情绪最近的瞬间,可能都得追溯到去年星铁演唱会直播,受景元和云骑军触动所敲下的“仙舟翾翔,云骑常胜”。
文 / 手游那点事 willow
之前我常听人说,线上音乐和线下演唱是两种滋味,前者如精装油画,端庄却隔着距离;后者则是试色涂鸦,鲜活像近在咫尺。
起初,从未去过live现场的我对这份感触一直难以共鸣......甚至距离这份情绪最近的瞬间,可能都得追溯到去年星铁演唱会直播,受景元和云骑军触动所敲下的“仙舟翾翔,云骑常胜”。
但直至昨天落地上海,等到难以自抑的欢呼挤进耳膜,我才意识到这份被乐评人反复咀嚼的“临场感”,原来真能把上万人的声浪拧成海啸,把揉碎的音符灌进每一个人的胸腔。
而这份难以被录音设备完整传递,仿佛具有温度的乐音,就源自2025《崩坏:星穹铁道》演唱会现场。
01
旋律,可以被听见的剧情
“指挥全程?开什么玩笑,米哈游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
作为演唱会开幕以来的第一个“Wow Moment”,仅用一句话就点燃现场氛围的大黑塔以“总指挥”身份登场。而方才随大黑塔双手挥舞,牵动所有玩家心神的「旋律」,将在接下来的两小时里成为整场演唱会的绝对主轴。
说起来,《星铁》的音乐旋律很有意思。一位玩家分享:“我始终觉得《星铁》音乐的叙事性很高明,最近不是有挺多人在做‘音乐盲听’(一种根据游戏BGM反推故事情境的玩法)吗,其中《星铁》音乐的出场率尤其高。而且单听旋律,哪怕是从未接触过《星铁》的音乐人也能强烈感受到剧情中蕴含的情感。”
(NicholasLight初听《野火》:沉浸其中,到眼前一亮,最后彻底疯狂)
在玩家描述的情景中,《星铁》音乐能够无差别触动海内外玩家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现场《星铁》音乐制作人宫奇告诉我们:“在音乐的底层设计上,团队倾向使用更普世的创作手法,使用电子和管弦的创作方式,让大多数玩家能够更快理解。”
而这,就是独属《星铁》的音乐魔法:它不会要求玩家对游戏内所有的细节了熟于心,只需用一串密集的鼓点,就能将所有人拽入同一条情绪河流。
因此,“可以被听见的剧情”,就成为《星铁》音乐给我最深的印象。
在这场演唱会上,我不止一次感受到《星铁》“很会讲故事”的音乐特性。
在围绕BOSS「神主日」展开的“第八交响曲「千日同升」”中,恢弘正大的管风琴搭配上充满宗教感的唱诗班吟唱,只一个恍惚,上海东方体育中心似乎就变成了庄严肃穆的大教堂。
这种秩序命途独有的配乐处理,也对应着剧情中那尊仿佛不可战胜的「神主日」,正用暴风骤雨的攻势向玩家施压。
紧接着,代表“开拓者”的电吉他从庄严的合唱声中硬生挤出,期间管风琴与电吉他的音量对抗反复重演,直至管风琴与人声的大合奏再也无法压制吉他的怒号,星穹列车一行人反客为主的发展顿时跃然纸上。
更犯规的还在后头。紧随而来的《希望有羽毛和翅膀》以充满生命力的钢琴为底音,快节奏的军鼓和拍手声作为辅助,将整首音乐的氛围推至高潮。
实话说,这样的音乐演绎恰恰正中我的好球区——我心目中好的游戏音乐,它不只是在讲述一种氛围,而是能以音乐的形式将一个剧情的起承转合展现出来。
单凭节奏快慢,声调高低,就能讲好一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而《星铁》就是能给我这种感觉。
不仅如此,“能讲故事”并不是《星铁》音乐的全部。得益于优秀的音乐叙事性,他们甚至可以在原有的旋律调性上衍生出全新的听感。
例如在演唱会开头「骑士文学」(银枝PV)和「牛仔很忙」(波提欧PV)的混奏中,《星铁》就将两首截然不同的个人曲融合成一台“骑士对决牛仔”短剧。
仅听声音,小提琴和电吉他之间的对抗像极了骑士牛仔的针锋相对,前者的轻快优雅跟后者的浑厚摇滚以一种惨烈的形式对撞在一起......狭路相逢勇者胜,可能就是形容这样的情形。
但等到小提琴和电吉他真正纠缠在一起,原本互不相让的双方反而达成了某种共鸣。属于骑士和牛仔的“决斗”文化在这个瞬间彼此交融,小提琴与电吉他的对立感也逐渐淡去。
等到黄昏落下,音乐将息,即将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且注定要湮没于时代洪流当中的骑士与牛仔,才一齐消逝在合奏的尾音之中。
毋庸置疑,昨晚《星铁》在音乐演绎上的表现堪称无可挑剔,而这也正如演唱会音乐总监安栋在活动开始前告诉我的,“我们并非简单复刻游戏BGM,而是通过现场乐队与电子元素的融合,创造一种‘升级版的沉浸体验’。”
因此,这场音乐会既是对游戏音乐的“重新诠释”,也是让玩家能够在熟悉旋律中,发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
02
演出,与游戏虚实共生
如果说星铁演唱会今年在音乐演绎上已经足够超出我的预期,那么昨晚令人头皮发麻的演出表现,更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
相比业界其他以“唱”为主导的演唱会,《星铁》其实更擅长用贴合游戏设定,且兼具互动感的演出引起玩家共鸣。
今年演唱会总导演拉导曾这样总结:“听觉冲击、视觉沉浸、表演出乎意料、现场互动参与感,是星铁演唱会的特有风格。”
因此在观演途中我总有一种感觉——与其说米哈游是在做音乐演出,倒不如说他们只是换一个舞台做游戏内容。
而他们之所以能在演出上做出游戏感,或许跟团队独特的“虚实结合”演出技法有关。
首先“实”的一面不难理解——拉导告诉我,自去年以钟表小子为代表的音乐舞台剧取得不错的反响后,今年团队在做演出编排时,就在考虑如何将游戏里的角色特性或经典剧情融入到舞台实体表演当中。
比如,在围绕灵砂及个人PV展开的音乐节目中,可能是为了与角色独特的飘带云纹形象形成呼应,今年他们选择将“敦煌飞天”当做演出主题。
一来,敦煌风格的服饰本就是以仙气飘飘的氛围和颇具质感的布料著称,而这些气质又恰好跟朱明仙舟出身的灵砂相互匹配。
二来,敦煌壁画多采用朱砂、石绿、金粉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这份琉璃色又正好与灵砂的名字隐喻(朱砂),以及形象上的红、绿、金逐一对应。
因此,当灵砂PV在现场响起,裙带飘飘形色艳丽的“飞天神女”出现在舞台上空,这份来自传统文化元素的熟悉感和认同感,便立即让观众认出这是属于灵砂的独秀。
除此之外,演唱会上还有不少能让玩家喊得山呼海啸般的实体演出节目。
例如在围绕景元展开的“飞光”中,随着大荧幕上象征岁月的树梢由荣转枯,少年体态的景元也在四季更替之中逐渐长大成人。
最终在“吾等云骑,如云翳障空,卫蔽仙舟”的誓言下,击退镜流的景元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真正成为庇佑仙舟的罗浮将军。而亲眼见证这一幕的玩家情绪自然也随之冲上顶点。
至于这场演唱会中另属“虚”的一面——今年星铁演唱会首次融入了四个精心打造的AR片段。其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的游戏元素与现实舞台场景进行无缝融合,从而在传统表演的舞台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除遐蝶曲目中全场绽放的AR花海、砂金以存护之力抵挡筹码之外,就只能是《希望有羽毛和翅膀》中列车突破天际冲向「神主日」的一幕了。
作为游戏中少数几个“天花板”级别的BOSS战画面,这一宏大且奇幻的瞬间在无数玩家心中有着极高的份量。
也因为如此,在玩家普遍预期拉满的前提下,如果演唱会现场还是用传统的剧情播片去将其演绎,那恐怕无法达到昨晚让所有玩家声嘶力竭的效果。
拉导告诉我,借助AR技术,团队终于在艺术与情感之间的链接找到了交汇点——
在演唱会现场侧屏,当音乐推进到相应节点,星穹列车就会从舞台身处冲上天际。泛蓝的车身在空中盘成银河,最后与玩家的惊呼声一起撞向荧幕中的「神主日」,重现那场让所有人赞叹不已的匹诺康尼名场面。
当然,昨晚《星铁》快要溢出的演出技术力也没有全部堆在“大戏”上。除去星穹列车、砂金等AR演出之外,还有另几场演出让我记忆犹新。
紧跟在两首玩家二创曲之后,时隔三个版本没见的三月七再次出现在玩家面前——在我的印象中,三月七登台所收获的玩家欢呼,在整晚的演出里都算相当排得上号。
而玩家对三月七登台反响热烈的原因其实也特别直白。自翁法罗斯篇章之后,以往总会在玩家身边活跃气氛,担当剧情吐槽役的小三月就此陷入长眠。在此后的每一个版本里,玩家们总会怀念起这位给旅途带来欢笑的少女。
得益于玩家对三月七的感情认同,演唱会也借着“久违的大合照”,将玩家和三月七的感情从虚拟链接到现实。
在上千上万根摇晃的荧光棒背后,承载着过去两年里玩家在《星铁》中缔造的无数珍贵回忆,以及对《星铁》玩家这一身份的认同。
而同样与“三月七传奇”节目类似,与玩家同频共振的《若我不曾见过太阳》,亦是全晚的点睛之笔。
在知更鸟柔和的歌声中,玩家的视角从写满游戏台词的黑板逐渐升高,最后穿过游戏与现实的屏障来到东方体育中心上空,共同见证来自《星铁》二周年放出的电子烟花。
此时此刻,无论是“可以被听见的剧情”,还是“与游戏虚实共生的演出”,《星铁》都通过内容与玩家内心的情感和记忆达成「共鸣」——从虚拟链接到现实,这才是这场演唱会真正了得的地方。
03
共鸣,追求极致超越预期
事实上,「共鸣」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
因为长久以来,与玩家达成心灵上的同频共振一直都不是一件易事。但在今年的演唱会现场,当《踏上旅途Take the journey》的旋律响起,当《野火》肆意张狂的节奏冲上脑门,当《戏剧性反讽》的激光扫射全场,现场玩家开始此起彼伏地喊妈......
在这一刻,全场玩家的满腔情绪互相碰撞,最终又因同一份悸动,发出异口同声的呐喊——「共鸣」,似乎又变得如此具体。
但遗憾的是,这种「共鸣」在如今的二次元赛道是越来越少见了。
行业常说,二游最重要的任务是给予玩家丰富的情绪价值。但要想和玩家需求达成同频,创造出能够打动人心的游戏内容,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寻找「共鸣」。
然而二次元如今的处境想必大家也清楚。或许是迫于市场竞争压力,也可能是行业与玩家之间的认知存在错位,总之,现在但凡是款二游过周年庆都得提心吊胆。甚至在二次元品类最困难的24年,业界还流行一种“二游过周年庆像在渡劫”的说法......
因此,在如今二游普遍缺乏成熟「共鸣」条件的大环境下,今年周年庆安稳落地的《星铁》就显得尤其难得。更别提,周年庆背景下的2025星铁演唱会还在社群中积攒了不少的口碑。在放到同类产品里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那问题来了:为何《星铁》今年的周年庆,以及基于周年庆背景下的演唱会能够越办越大,甚至越办越好?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用“真诚”这两个字回答。
还是先从此次演唱会开始讲起。除去我们上文提到的音乐、演出细节之外,今年《星铁》还对演唱会线下的音质、舞台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与此同时,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无法来到上海观演的玩家体验,米哈游还特地对可能影响玩家视听的硬件设备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可即便如此,鉴于线下演唱协调百人的超高复杂性,再充分的准备也无法完全规避所有的环境因素。但这种“不完美”恰恰可以映射出live现场的真实感,让星铁的音乐更具人性化的温度。
而《星铁》作为一款全球发行的游戏,今年的演唱会也从一场增加到三场,不仅规模和规格都有所提高,同时还实行全球直播,并在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地区举办线下直播观影会,让全球的开拓者都能够感受演唱会的热闹氛围。
当然,对演唱会的精心布置只是此次周年庆的小小缩影。无论是前段时间备受圈内关注的240万份游戏原画集,还是得到玩家好评的周年庆版本福利,都是星铁为了让“游戏周年庆”回归它原本的用意——让所有人都能够玩的开心,而非一味地推流水,推版本KPI。
用可以看见的真诚,去做超出玩家预期的内容。这或许才是星铁周年庆,以及演唱会能够成功收获玩家好评的关键原因。
只有做到上述这些,玩家才会期待与游戏的下次相会,才会在演唱会落幕的最后,让“愿此行,终抵群星”的呐喊响彻全场——在这一刻,我相信走到2周年的《星铁》早已与玩家达成共鸣。
来源:手游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