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道只有ABC三个选项的题,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选了D,老师如何不震惊与愤怒?一篇妇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已足够让人瞠目结舌。有媒体报道,在知网搜索发现,还有多篇“男女不分”的论文。
一道只有ABC三个选项的题,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选了D,老师如何不震惊与愤怒?一篇妇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已足够让人瞠目结舌。有媒体报道,在知网搜索发现,还有多篇“男女不分”的论文。
这让人不禁发问:类似水论文是怎么来的?
最早爆出“男性患者”的水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其中竟然包括男性患者数十例。此外,其他多篇论文,称有男性患者得子宫内膜异位、产后出血等病症。
水论文违背常识,不待多言。男性并无卵巢,也绝无可能出现所谓子宫内膜异位、产后出血等病症。这是初中生物课程就该解决的问题。为何如此低级的错误,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医学论文之上?学术论文,本就应以严谨、科学为准则,又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关,堂而皇之地成为一个笑话?
处理水论文,不能满足于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最早被爆出的“男性患者”的论文作者,目前已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认定学术不端,“依规依纪给予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院方的处理,足够迅速、严肃。但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的“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式处理,能有效遏制离谱论文的出现吗?
答案难以乐观。问题出现在“唯论文”倾向上。
我国的医务人员,普遍有治疗病患和科研的双向任务。这也是为何鼓励从业者参与论文写作和发表的原因之一。但因为论文发表在职称晋升中的分量较重,不仅学术不端的新闻屡见报端,一些期刊社也借机只管“版面费”不管论文质量,从而滋生出学术论文的灰色土壤。
因此,想要杜绝离谱论文等学术不端,仅处理作者远远不够。对于学术不端“零容忍”,是应有之义;对于不负责任的期刊,也应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
但破除“唯论文”倾向,对于人才认定不搞“一把尺子量到底”,恐怕才是关键。
主编|李锦
审核|朱宗威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出品 | 潇湘晨报
来源:潇湘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