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河南商丘的一个普通养殖户,养牡丹鹦鹉已经三年了。网上总有人说这行轻松赚钱,但只有真正干过的人才知道背后的辛苦。今天不搞虚的,就和大家聊聊最真实的养殖日常。
自由哥 |言 (网友投稿案例)
我是河南商丘的一个普通养殖户,养牡丹鹦鹉已经三年了。网上总有人说这行轻松赚钱,但只有真正干过的人才知道背后的辛苦。今天不搞虚的,就和大家聊聊最真实的养殖日常。
第一件事是冲进养殖棚检查温度。冬天最怕停电,去年腊月突然断电,50只幼鸟半小时内全冻僵了,直接损失八千多块。现在棚里备着三台柴油暖风机,温度计永远挂在视线正中央。6:30-8:30 清理工作
200个笼子要逐个换垫料。鹦鹉特别爱往食盒里拉屎,得用吹风机把混着粪便的饲料吹出来。刚开始不习惯那股味道,吐过好几次,现在连口罩都不戴了。9:00 喂食时间
主食是小米配油葵籽,每只成年鸟每天喂15克。繁殖期要给母鸟加鸡蛋小米(10斤小米配15个鸡蛋蒸熟)。光饲料钱一个月就要花5000多,比我们一家人的伙食费还高。下午14:00 幼鸟护理
25天大的雏鸟要人工喂奶粉,针管推进去稍快一点就会呛死。上个月有只紫罗兰幼鸟被呛到,抢救了半小时还是没救回来——那是市价300元的种鸟。晚上19:00 最后巡查
检查每对种鸟的状态。公鸟如果频繁啄母鸟,说明配对失败要重新分笼。去年有对种鸟打架,母鸟被啄瞎了眼,现在单独养在角落的笼子里。
全年总成本约13万元,还没算我和媳妇的人工费。如果雇人,每月至少要多花4000元。
去年卖出普通幼鸟2600只(35元/只),紫罗兰幼鸟500只(130元/只),加上直播打赏,总收入21万左右。扣除成本净赚8万,相当于两个人每月3300元——比打工强点,但承担的风险大得多。
新手容易忽略的隐形成本:
雏鸟死亡率(前三个月我的死亡率高达25%)种鸟淘汰率(每年约15%的种鸟因老化或生病被淘汰)运输损耗(发往外省的幼鸟平均有5%途中死亡)别信“包回收”骗局去年我们村有人被所谓的养殖公司骗了,交了2万保证金,结果回收时各种挑毛病,最后只按5元/只收病残鸟。先办证再养殖
费氏牡丹鹦鹉是合法品种,但必须去林业局办《驯养繁殖许可证》。我隔壁镇有人无证养了200对,去年被罚了8万元。做好心理准备
去年夏天连续40℃高温,我和媳妇轮流睡在养殖棚里给鸟扇风。最累的时候,我俩坐在粪堆边上啃馒头,苍蝇围着脑袋转。
上个月收到个东北买家的消息,他买的紫罗兰鹦鹉生了四只健康幼鸟,还发了视频给我。看着那些毛茸茸的小家伙,突然觉得值了——至少这三年,我让4000多只鹦鹉安全地长大了。
养鹦鹉发不了大财,但踏踏实实干活能养活一家人。如果你能吃得了苦,受得住累,这行或许值得试试。但要是冲着“轻松年入十万”来的,劝你趁早换个行当。
来源:自由哥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