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原之上,青春的力量蓬勃激荡。共青团甘南州委紧紧围绕“六个聚焦”“六大行动”,引领广大青年扎根热土、勇挑重担。从守护万家安宁的法治前沿,到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一线;从突破天堑的交通建设现场,到激活乡村振兴的产业基地;从传递人间温情的民生服务阵地,到践行医者仁心的
高原之上,青春的力量蓬勃激荡。共青团甘南州委紧紧围绕“六个聚焦”“六大行动”,引领广大青年扎根热土、勇挑重担。从守护万家安宁的法治前沿,到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一线;从突破天堑的交通建设现场,到激活乡村振兴的产业基地;从传递人间温情的民生服务阵地,到践行医者仁心的医疗战线,甘南青年用无畏的勇气直面挑战,以创新的智慧破解难题,靠实干的担当攻坚克难。他们将青春理想融入发展大局,用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在推动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生态保护的壮阔征程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奋斗史诗,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稳定大创建
以青春铸剑 护万家安宁
社会稳定是发展之基,民族团结是和谐之本。在法治利剑出鞘的每一个瞬间,总有甘南青年干警挺身而出。他们用专业素养撕开违法犯罪的伪装,用日夜坚守筑牢平安防线。
90后干警刘小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面对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他化身“追光者”,在40余起案件侦破中抽丝剥茧,将50余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为百姓挽回6000余万元损失。在甘南首起集资诈骗案攻坚中,他连续数月扎根案卷,面对7000余万元复杂资金流水,逐笔核对、抽丝剥茧,最终锁定3300万元诈骗金额,冻结350万元涉案资金,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刘小红目光如炬,字字铿锵,道出了所有政法青年的使命担当。
生态大保护
扎根绿色沃土 守护高原明珠
当黄河之水奔涌而过,当雪豹的足迹印刻草原,甘南的生态画卷里藏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密码。一群心怀热忱的青年志愿者,正以躬身之姿成为这片绿水青山的守护者。
交巴东知便是生态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他带领团队创立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五步法”破解黑土滩治理难题——围栏如卫士般圈起希望,草种似繁星播撒生机,禁牧令涵养大地元气,鹰架引猛禽制衡鼠患。经过数年攻坚,0.5万亩黑土滩重现绿意,90%的植被覆盖率让这片土地重焕生机,相关项目更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在海拔4000米的无人区,他和志愿者们扛着监测设备踏雪而行,终于用镜头捕捉到雪豹矫健的身影。“每一片草叶、每一只生灵,都是草原给我们的馈赠。”交巴东知抚摸着监测相机,眼中满是温柔与坚定。
交通大突破
打通交通脉络 铺就发展通途
高原之上,天路蜿蜒。青年建设者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在冻土、缺氧、高海拔的重重挑战下,用智慧与汗水雕刻出通向未来的坦途。
2023年,刚走出校园的常晓勇一头扎进西成铁路建设一线。面对年均-3℃的极寒、不足平原六成的含氧量,以及87.4%桥隧比的世界级难题,这个年轻的施工员没有丝毫退缩。轰鸣的机械声中,飞扬的尘土里,常晓勇和工友们系紧安全绳,手持地质雷达一寸寸探测,用钢拱架和混凝土筑起生命防线。作为团支部书记,他还带领青年志愿者组建“绿色护卫队”,徒步清理国道沿线垃圾,让“建设一条铁路,守护一方生态”的承诺落地生根。“等高铁呼啸而过时,我要告诉所有人,这里的每一块岩石都记得我们奋斗的模样!”常晓勇望着幽深的隧道,眼神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产业大增效
深耕希望田野 奏响振兴强音
乡村振兴的号角下,青年创业者们勇立潮头,将科技与创新融入传统产业,在菌菇大棚里孕育财富,在秸秆循环中探索新路,为甘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旦知旺加的食用菌基地里,80座大棚整齐排列,菌棒上的平菇、木耳长势喜人。他创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企业、村集体、农户共享发展红利。每年200万元的销售额背后,是62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笑颜,是81亩流转土地焕发的生机。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与多所高校联合攻关,让青稞秸秆变身菌菇培育基,菌糠再转化为优质饲料,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绿色循环链条。“我要让小蘑菇撑起乡亲们的致富伞!”旦知旺加捧着饱满的菌菇,笑容里写满对未来的憧憬。
民生福祉
传递人间温情 点亮希望之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教育助学、就业帮扶、心灵关怀的路上,青年公益人用爱编织温暖网络,让每一个梦想都有生长的土壤,让每一份希望都能绽放光芒。
杨彦奎的案头,堆满了助学金申请表和研学活动策划案。自成立甘南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来,他奔走于企业、学校与政府之间,为4600余名困境学子募集2500万元助学金,个人更是资助20名孩子完成学业。“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去北京,当他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仰望国旗时,眼里的光芒比任何奖杯都珍贵。”杨彦奎动情地说。如今,他策划的“山海情”研学、青年干部培训等活动,已成为甘南与外界交流的桥梁,让100余名待业青年找到人生方向。
作风大转变
践行医者仁心 诠释使命担当
在无影灯下、病床旁边,青年医护人员用精湛医术与温暖关怀,诠释着新时代的职业精神,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作风转变的践行者。
李沛芸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揣着一个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的病情变化。作为东西部协作定向生,她在2800余次门诊、2000余名住院患者的诊疗中积累经验,在重症监护室的生死时速里锤炼本领。当呼吸骤停的老人在她手中重获生机,当室颤患者的心跳恢复规律,她深知每一次抢救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作为科室骨干,她将所学倾囊相授,带领团队在知识竞赛中屡获佳绩。“患者的一句感谢,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李沛芸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疲惫却坚定地说。
从守护平安到扮靓山河,从打通天路到振兴乡村,从传递温暖到守护生命,甘南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六个聚焦”“六大行动”的实践中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史诗。他们的故事,是奋斗者的赞歌,更是感召更多人投身建设的集结号。相信在共青团甘南州委的引领下,这片热土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青春之花,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奋勇前行!
甘南融媒记者 拜学媛
来源:甘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