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908年,24岁的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接过父亲李克用临终托付的三支箭矢:一讨幽州叛将刘仁恭,二伐背盟契丹耶律阿保机,三灭篡唐逆贼朱温。
五代十国乱世中,将“死棋下活”的传奇人物,当属后唐庄宗李存勖(885—926)。
这位沙陀族人,以超凡胆略,在20年间完成了,从藩镇割据到一统中原的壮举。
公元908年,24岁的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接过父亲李克用临终托付的三支箭矢:一讨幽州叛将刘仁恭,二伐背盟契丹耶律阿保机,三灭篡唐逆贼朱温。
此时的李存勖,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外有朱温的10万后梁万大军,围攻潞州长达一年,筑夹寨“内防冲突,外拒援兵”;内有叔父李克宁勾结外敌,图谋篡位。
危机时刻,李存勖以雷霆手段肃清内乱,设计擒杀李克宁后,亲率五千精骑,借大雾突袭三垂冈,伏兵夹寨,斩梁军万余人,缴获粮械堆积如山。迫使梁将康怀英,仅率百骑溃逃,朱温闻讯哀叹“生子当如李亚子!”
此役,不仅打破梁晋二十年对峙僵局,更应验了二十年前李克用在此预言“此奇儿必代我战于此”的预言。
公元913年,李存勖剑指幽州,以“骄兵之计”,尊反复无常的刘守光为“尚父”
待其称帝后,派周德威统兵三万直捣燕地。面对刘守光“带甲三十万”的狂妄,晋军仅用两年,便攻破幽州城。
刘守光逃亡途中乞食被俘,最终与其父刘仁恭被处决于雁门,李克用第一支箭的遗命就此完成。
917年,契丹出动30万大军,围困幽州200多天。李存勖遣李嗣源、李存审率七万精兵,翻越太行大房岭。
以三千前锋诈用契丹语突袭,烟雾掩护下大破敌军,斩俘逾万,将契丹势力逐出长城,兑现第二支箭的誓言。
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沿用“唐”国号,同年十二月,亲率轻骑绕过黄河防线,七日奔袭600里,直取汴梁,终结朱温家族。当后梁末帝朱友贞自焚时,距李克用临终托箭仅十五年。
称帝后的李存勖,开启“同光之治”,五年间灭前蜀、收河西、平齐国,疆域北抵阴山、南达江淮、西含陇右、东至大海,史称“五代领域无盛于此”。
925年的灭蜀之战,更是创下七十日灭国纪录,俘蜀帝王衍及嫔妃、百官千人。
然而这位“战神皇帝”,在38岁登上帝位后,迅速堕落,整日沉迷梨园戏曲,
自取艺名“李天下”,与伶人同台演出。并将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如郭崇韬等人或贬或杀,导致军心涣散。
其妻刘皇后更是大肆敛财,连灾区的“赈粮”都敢截留,最终引发同光四年(926年)的邺都兵变。
叛军首领皇甫晖,本是禁军小校,因赌钱输光,竟煽动士兵造反。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平叛,谁料李嗣源,反被叛军裹挟倒戈。
当李存勖亲率宿卫军迎战时,发现他的手下早已离心离德,无人愿意出战。
马军指挥使郭从谦(本是伶人出身,因认大将郭崇韬为叔父,才得提拔)更是突然发动叛乱,率部攻入皇宫,乱箭齐射。
李存勖胸口中箭后,口渴难耐,侍卫端来一碗乳浆(古代认为箭伤饮乳浆会加速死亡),他强撑着喝下后血崩而亡,终年42岁。
这位曾让契丹闻风丧胆的皇帝,尸体被遗弃在绛霄殿廊下,还是伶人善友,捡回几块乐器木板为他收殓。
半年后,养子李从珂将他的棺椁,迁出太庙,这位戏剧皇帝的结局,恰似他荒诞的后半生。
从称帝到身死仅三年,李存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将死棋下活,什么是将活棋下死。
来源:净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