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农大,跃动的不只是知识脉搏更有着跨越山海的文化心跳自1954年新中国首批国际学生踏入校门起这里便成为文明交融的沃土——70余国学子,5500余名青年如繁星汇聚在此播撒友谊的种子以“百廿农大 美美与共”为帆共赴一场中外文化的浪漫之约文化展区、文化体验、文艺
在中国农大,跃动的
不只是知识脉搏
更有着跨越山海的文化心跳
自1954年
新中国首批国际学生踏入校门起
这里便成为文明交融的沃土——
70余国学子,5500余名青年
如繁星汇聚
在此播撒友谊的种子
以“百廿农大 美美与共”为帆
共赴一场中外文化的浪漫之约
文化展区、文化体验、文艺表演
为校园注入跨越文化的温度
步履为诗,霓裳为画
五洲四海的青年身着特色服饰
演绎文明交融的视觉盛宴
一针一线,织就了民族文化的密码
转身回眸,勾绘出国际交融的画卷
中外学子并肩而行
拉开这场文化交流盛会的帷幕
麦浪翻涌,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寓言
校舞蹈团以柔韧的身姿
将麦穗迎风摇曳的坚韧化作舞台上的诗行
这不仅是农耕文明的颂歌
更隐喻着青年如麦芒般锐意生长
以包容之心扎根沃土,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音乐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
此刻
校合唱团正以音符架起这座交流之桥
《世界赠与我的》轻柔如风
感恩多元文化的馈赠
《Try Everything》激昂如焰
唱响探索未知的勇气
从悠扬的和声到跃动的节奏
东西方音乐元素在此碰撞、交融
西非大地的鼓点已然敲响
塞拉利昂留学生们以充满原始力量的舞步
带领我们穿越热带雨林
飞扬的裙摆似火焰燃烧
铿锵的节奏牵动心跳轰鸣
Gumbe舞饱含着自由的呐喊
是部落传承千年的生命礼赞
我们见证文化以舞为舟
载着友谊驶向远方
金光映照伊洛瓦底江
缅甸学子以曼妙舞姿邀我们共赴一场
“金色春天”
指尖轻扬如莲花绽放
足尖点地似露珠坠落
舞者身披传统筒裙
将缅甸的温婉灵秀与静谧庄严娓娓道来
雪域长风掠过经幡
藏族学子以舞步丈量高原辽阔
挥袖飘逸,踏步铿锵
一曲舞
诉尽青稞酒的热烈、格桑花的坚韧
更有雪山之巅民族守望相助的深情
最高的海拔
升腾着最炽热的团结之心!
火红的石榴花绽放在天山脚下
维吾尔族舞者的彩裙翩跹似霓虹流转
流淌着丝绸古道的驼铃记忆
明媚的笑靥里
盛放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誓言
多元文化在此刻交织成最美的春天
经管学子以舞为笔
绘就五十六族风情的长卷
刚柔相济的《八段锦》舒展如松
流转间沉淀着千年养生智慧的灵光
斯里兰卡留学生踏浪而来
足尖跃动间
珍珠岛的潮声在耳畔回响
IDK街舞社以《Back Down》点燃舞台
传统与潮流在此刻碰撞出璀璨火花
机关教职工的《骁》飒沓如风
矫健步伐中
既有书卷沉淀的儒雅
亦有讲台之外的豪情万丈
当校歌《金色的希望》响彻云霄
百廿农大的历史与未来在此刻交响
嘉年华里,世界化作舌尖上的风景
卢旺达烤肉的炙热,缅甸小吃的清甜
与农大传统美食的醇厚
交织成味蕾的诗行
剪纸的巧思勾勒华夏神韵
古老农具述说农耕文明的智慧
这一刻,文化以最生动的姿态相遇
不同肤色的双手在此紧握
不同语言的欢笑在此共鸣
当经幡与霓虹共舞
当鼓点与琴音和鸣
我们看到——
不同肤色
不同语言的人们
在这里相遇相知
打破文化的壁垒
共绘友谊的画卷
这场
“百廿农大 美美与共” 的
中外文化交流嘉年华
不仅是文化的深度对话
更是一场心灵的温暖交融
文字 | 董梦瑶 霍思亦
编辑 | 李雨蔓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吴笑含 姜承希 张舒然 宋成雨 杨雨睿 卢邵媛 姜明慧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