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近几年,它的存在感迅速滑落。Microsoft Teams 成为微软的新宠,资源全线转移;Zoom、Google Meet 霸占会议入口;WhatsApp、Signal、Telegram 等几十款消息应用,也都在文本之外提供了高质量的音视频体验。
昨天,微软正式关闭 Skype。
这个曾被誉为“重新定义通信”的传奇应用,在运行整整 23 年后,落下了帷幕。而距离微软 85 亿美元高价收购它,也只差几天就满 14 年。
直到最后一刻,Skype 仍然保有一批忠诚用户。但不管是微软,还是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早已弃Skype而去。
Skype在X上发布最后的告别贴,推荐用户转向自家的Team应用: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加入我们的 Microsoft Teams Free,继续创造美好的回忆。
曾几何时,Skype 代表了未来的沟通方式:免费、高清、跨国的视频通话,成为外贸从业者、跨国恋、留学党的心头爱。
但近几年,它的存在感迅速滑落。Microsoft Teams 成为微软的新宠,资源全线转移;Zoom、Google Meet 霸占会议入口;WhatsApp、Signal、Telegram 等几十款消息应用,也都在文本之外提供了高质量的音视频体验。
Skype 曾经的技术优势,如今已被彻底“商品化”。
也许,Skype 的结局并不是失败,而是时代把它推向了“完成使命”的那一刻。
“我知道一切结束的时候,是我下载 Skype 的那一刻。”
Skype 于2003年在卢森堡创立,是首个实现电脑与电脑之间免费通话的平台,不久后便增加了视频通话功能。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当时美国电信行业最高监管者迈克尔·鲍威尔(Michael Powell),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对一屋子的学者和企业高管说出了开头的那句话,并称他已经看到了通信的未来:
“当 Kazaa(点对点下载软件)的发明者免费发布一个小程序,让你能与任何人通话,音质出奇地好,还完全免费——那就已经结束了。你可以假装没看到,可以继续打这场仗,但时代已经结束了。世界从现在起将不可避免地改变。”
2005年,eBay 以26亿美元收购 Skype,当时这一金额十分惊人——同年,扎克伯格创立的 Facebook 估值还只有1亿美元。
然而仅两年后,eBay 就对 Skype 计提了14亿美元的减值损失,并开始出售其持股。
2011年,微软以85亿美元收购 Skype,这是当时微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当时,Skype拥有超过6.6亿注册用户。
微软收购Skype的主要目的是将其实时通信技术整合到微软的产品和服务中,包括Windows Phone、Xbox Live、Outlook等。Skype也成为微软的新业务部门,名为“Microsoft Skype”,由Skype首席执行官Tony Bates领导,直接向时任微软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mer汇报。
近年来,Skype的用户数量已大幅减少,从2013年的3亿月活跃用户下降至2023年的3600万日活跃用户。
微软最终在今年2月官宣将关闭Skype,并将其核心功能迁移至Microsoft Teams。这笔收购曾标志着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战略转型的开始,尽管Skype未能持续主导市场,但它为微软在实时通信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对于Skype 用户来说,若想平滑过渡,同样隶属微软的Microsoft Teams 可能是最丝滑的选择。早在2月份,微软官宣将关闭Skype时,就为用户提供了两个过渡方案: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Skype 的账号登录 Teams 免费版,无需额外注册。从那一刻起,联系人和聊天记录都会自动同步到新平台,几乎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体验上相当平顺。
如果不打算继续使用微软系的产品,也可以选择将 Skype 上的聊天记录、联系人和通话历史一并导出,方便自行备份或转移到其他平台。
当然,对许多用户而言,如今可选的“平替”选项早已不止 Teams。一众应用如 Zoom、Google Meet 等也早就具备完善的视频通话和即时通讯功能,足以取代 Skype 昔日的角色。
在 Skype 的告别评论区,不少用户难掩失落。一位老用户愤怒留言:“我和我的家人痛恨微软这样对待 Skype。”
当一款通信平台被关闭,人们怀念的不仅仅是平台所提供过的功能和服务,还有其中承载的青春回忆。
正像一位用户评价说“深夜与Skype上的好友进行通话是顶级体验!”相信他曾经在这个平台上度过无数难忘的时光。
而作为中文用户,我们也有自己的时代印记:
那时智能手机尚未普及,飞信承载了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免费短信往来,几乎是职场、校园沟通标配;人人网的站内信、校内 IM 是大学校园里的暧昧与告白的通道;而 QQ 则几乎定义了一代中国人的网络沟通,从 QQ 秀到视频通话,深夜定闹钟起床“偷菜”,每一项功能都在表达我们来时的路。
通信的未来,也许是 AI 对话、虚拟分身,甚至像科幻电影里的全息投影。
平台会更替,技术会进化,但人们想要“远程连接情感”的渴望始终未曾改变。这份想要被听见、被理解的需求,就是所有通信技术演进背后的原动力。
1.https://nypost.com/2025/05/05/business/video-chat-pioneer-skype-is-shutting-down-after-23-years
2.https://www.theverge.com/microsoft/660985/skype-shuts-down-rip
来源:51CTO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