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5月6日)凌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见证了历史性时刻——28岁的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威尔士名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捧起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奖杯的亚洲选手。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斯诺克的里程碑,更是一段跨越两代人的奋斗故事的完美注脚。在赵心童身披
今天(5月6日)凌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见证了历史性时刻——28岁的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威尔士名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捧起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奖杯的亚洲选手。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斯诺克的里程碑,更是一段跨越两代人的奋斗故事的完美注脚。在赵心童身披五星红旗的荣耀背后,是丁俊晖用20年职业生涯为中国斯诺克铺就的荆棘之路。曾经纪录片《成为丁俊晖》里的追梦少年赵心童,完成了中国斯诺克的代际传承与突破。
赵心童的本次世锦赛之旅强势而传奇,一路连克上届世锦赛亚军琼斯、同胞雷佩凡、英格兰选手韦克林,在半决赛以17:7击败威名赫赫的“火箭”奥沙利文,决赛面对三届世锦赛冠军马克·威廉姆斯,凭借82%的长台成功率和11杆50+的表现强势终结比赛,终结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零冠”的历史。
然而,当赵心童举起奖杯时,人们无法忽视另一个名字——丁俊晖。这位37岁的“中国斯诺克一哥”在2005年以三大赛之一的英锦赛冠军,为中国选手撕开职业赛场的第一道裂缝。此后,他始终是中国斯诺克的象征性人物,并以“推广大使”身份为后辈铺路。“丁俊晖是我们心中的中国斯诺克第一人,我们接触这个项目,也是因为丁俊晖能把我们带动起来。”赵心童也曾表达过,丁俊晖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在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成为丁俊晖》中,赵心童正是其中逐梦斯诺克的少年之一,在赵心童凌晨夺冠创造历史之后,丁俊晖也是第一时间发微博祝贺。不过两人的战术打法其实并不相同,丁俊晖以“斯诺克数学家”闻名,强调精密计算与心理压制;赵心童则开创“直觉式进攻”,以68%的超远台成功率和“10秒出杆”的快攻风格颠覆传统。可以说,在丁俊晖为后辈们开拓的这条道路上,赵心童先是找到了自己,然后创造了更大的成功。
“每个人打球都有自己的风格,我是那种属于不会拖泥带水、打球比较快、干净利落的。而且我是属于偏进攻型,我的防守技术就不如一些顶尖级球员。说到观赏性,可能因为观众们觉得我打球比较豪爽,所以很好看。”赵心童曾经表达过,自己最喜欢的是“火箭”奥沙利文的打球风格。在半决赛正面击败自己的偶像后,赵心童得到了奥沙利文极高的认可:“赵心童打得很好,他的胜利是应得的,他打得比我好。”
赵心童的夺冠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进入新纪元。二人这段关于传承与突破的故事,也道出了中国体育代际传承的真谛——拓荒者的遗憾,终将由继承者填补;而继承者的荣耀,永远铭刻着前人的烙印。从丁俊晖到赵心童,中国斯诺克的故事不仅是竞技层面的突破,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与精神接力的深刻叙事。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王文欢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