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5日,重庆维普朗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应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邀请,为该院教师做“AI赋能教育科研——基于维普数据平台大模型应用”专题培训。培训共吸引了一百多名来自“国培项目”科研工作坊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龙南教育科研骨干培养班的教师参与。
4月15日,重庆维普朗润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应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邀请,为该院教师做“AI赋能教育科研——基于维普数据平台大模型应用”专题培训。培训共吸引了一百多名来自“国培项目”科研工作坊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龙南教育科研骨干培养班的教师参与。
培训由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部筹办,研究部李玉蛟老师主持。维普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克担任主讲人,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教师们带来了AI赋能教育科研的全新理念和实践路径,并深入解析AI技术在教育科研中的应用场景,指导教师们利用露禾平台开展教育科研创作。
01
聚焦AI+教育
打造教科研专精大模型
培训伊始,王克首先介绍了当前教育科研的背景与趋势,剖析了教科研创作在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教科研成果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教科研创作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痛点,如资料收集困难、研究方法不够科学、成果转化效率低等问题,引发了在场教师们的强烈共鸣。
随后,王克深入讲解了AI在教科研中的应用与挑战。他指出,虽然通用AI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等方面具有强大能力,但容易产生“AI幻觉”,导致研究结果失真等问题。因此,露禾平台依托DeepSeek-R1和百度ERNIE 4.0 Turbo双模型,深度融合维普学术资源,为教师们打造了垂直于学术领域的专精大模型,让AI既懂科研,更懂思考。
02
AI赋能
构建教科研全链路智慧生态
谈及 AI 赋能教科研全链路,王克就露禾平台写作中心的选题分析、大纲模板、我的文库、智慧综述、论文查重、投稿分析、AI问答、AI辅写等核心功能进行了演示,展示了如何利用平台辅助教科研创作,帮助教师们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03
互动实践
破解教科研创作难题
在互动环节,教师们积极提问,围绕如何利用 AI 提升教学质量、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平台进行教科研创作等问题展开交流。王克一一耐心解答,并现场指导老师们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快速熟悉平台的使用。
通过露禾平台的实操,教师们深有感触。余林秒老师表示:“平台将碎片化的科研行为转化为可视化证据链,推动研究范式从‘经验直觉’向‘数据循证’转型。”李倩老师则感叹:“AI工具让文献检索从‘大海捞针’变为精准定位,节省了70%的无效信息筛选时间。”教师们一致认为,AI技术不仅提升了科研效率,更激发了跨校协同创新活力,从而助力构建“教学—研究—实践”的一体化生态。
04
教研并举
助推教育智能化
此次培训是露禾平台赋能区域教育科研的重要实践,相信教师们对 AI 赋能教育科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在露禾平台的助力下,重庆市南岸区进修学院的教师们能够在教育科研领域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 4 月 17 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 “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维普朗润本培训的主题,与当前相关意见的核心要义高度契合。这不仅彰显了维普朗润在教育数字化领域的前瞻性洞察,更意味着在该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与指引。
未来,维普朗润将持续优化“露禾平台”功能,深化AI大模型在教育场景的应用,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为构建“教学有据、科研有根、育人有魂”的教育新格局贡献力量。
来源:教育万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