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佛坪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把“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网格化治理”融入日常,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乡风民风文明化,有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汉中文明网讯(通讯员 吴昌)近年来,佛坪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把“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网格化治理”融入日常,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乡风民风文明化,有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志愿服务推进移风易俗
佛坪坚持党建引领,部门、镇(街道)推进、群众参与的工作原则,自上而下成立志愿服务领导机构。制定《佛坪县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工作方案》《佛坪县规范志愿服务队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组织领导有力、移风易俗统筹协调有序。各级党组织号召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聚焦人口老龄化、高价彩礼等社会治理难点痛点问题,采取结对服务、集中服务等形式,为群众提供协商议事服务。各志愿服务队不断吸收老党员、老干部等力量组建宣讲团,常态化深入群众,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讲解人情风、铺张浪费、豪华大墓等不良风气引起的负面影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杜绝人情风、攀比风,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去年以来,佛坪聚力婚丧事宜、养老助残、生态保护等社会治理重点任务,组建专业化志愿者服务队伍37支4038人,常态化开展文明嫁娶宣讲、“冬日送温暖 夏季送清凉”、养老助残、“清洁环境卫生,守护绿水青山”、“文明集市”等志愿服务活动800多场次。
“小网格”助力移风易俗
在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进程中,佛坪按照“便于治理、便于服务、便于自治、精简效能”的原则,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事项清单》《网格员职责清单》,在全县7个镇(街道)设置配备一级网格长249名、二级网格员750名,编入在职党员276名。每个网格组成移风易俗劝导队,推动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定期开展“最美家庭”“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同时,佛坪整合民政、宣传、司法等部门力量,在网格内适时开展法律宣讲、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明素养,让移风易俗更有温度。
佛坪成立新媒体协会党支部、快递物流企业联合党支部、交通运输行业党支部。鼓励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党员主播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有力宣传推介佛坪独具优势的文旅资源。鼓励“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发挥“走街过巷”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风险处置,宣传文明理念,推动移风易俗。
激励示范带动移风易俗
聚焦事关普通百姓家庭“经济账”“幸福账”的核心问题,佛坪夯实移风易俗“压舱石”根基,一批移风易俗的典型引领着社会治理的风向标。
县民政局推动树立厚养薄葬的孝德理念,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从根本上减轻群众治丧的经济负担;长角坝镇各村在制定村规民约中,对婚丧嫁娶中彩礼数额、宴席桌数、随礼金额标准作出规定,持续加强村规民约的“硬性约束”;袁家庄街道办东岳殿村建成全县首家“爸妈食堂”,全村60岁以上老年人每餐只需交一元钱就能在家门口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西岔河镇三教殿村组建民间文艺演出队,义务在村民婚礼上提供文艺表演,帮助新人“为爱减负”;陈家坝镇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色“星级文明户”牌子,遵纪守法星、家庭和睦星……
通过正面激励示范带动,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逐渐在群众中形成“跟着看、学着干、追着赶”的浓厚氛围。
佛坪县制定了《公职人员婚丧嫁娶事项报备制度》《红白事标准》等一系列接地气的移风易俗、社会治理制度机制。从“讲排场、比阔气”到“重人情、零礼金”,从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到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持续推进,社会文明理念愈加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成效愈加明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来源:焦点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