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他的公司里,近一半员工都是残障人士。“我始终坚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打开一扇窗。无论生命还剩多久,我都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李鹤年说。
在山东菏泽东明县,39岁的李鹤年被称为“独腿老板”。曾经他因病致残几乎放弃梦想,而如今,他不仅成功创办企业,还成为了引领众多残障人士前行的劳动带头人。
在他的公司里,近一半员工都是残障人士。“我始终坚信,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然会打开一扇窗。无论生命还剩多久,我都会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李鹤年说。
退伍军人转型创业青年
初期困难重重 如今16家直营店
左腿截肢、癌症晚期、助残就业……这些都是李鹤年身上的标签,他说自己的生活是以秒来计算的,所以每天都努力让自己过得充实。“近期身体欠佳,五一节期间给公司员工打了视频电话,让大家放心并鼓励大家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李鹤年说。
高中毕业后,李鹤年应征入伍,在部队担任班长。军旅生活不仅锤炼出他坚韧的精神,还培养了他自律的习惯。2005年退伍回到老家后,他决心踏上创业之路,将方向瞄准食品行业。在他看来,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市场前景广阔。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起步阶段总是困难重重,资金、经验、市场行情等问题接连不断。” 李鹤年告诉记者,自己算是幸运的,得到了许多昔日战友和好心人的帮助。他拿出退伍金,又四处筹措了十几万,就这样开启了首次创业之旅。他开办了食品公司和工厂,主要生产和销售糕点、面包、饼干等产品。
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李鹤年在创业初期走访了很多类似企业,也认真学习工厂的管理模式。但事与愿违,由于销售渠道没有打开,再加上没有经验,创业初期困难重重。回想起那段日子,李鹤年说他每天都无法安心睡觉,和家人的沟通也少了,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
“作为创业者都会有试错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困难总会过去的。”他到处请教专家并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线上销售平台快捷方便,重点对销售渠道做了调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增加到16家网络直营店,产品销售供不应求。工厂运营也算逐渐走上了正轨,正当李鹤年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厄运却悄然降临。
“拼命三郎”不幸确诊恶性肿瘤
左腿截肢的他没有被击垮
在公司员工眼中,李鹤年是个“拼命三郎”。或许正是这份拼劲,让他忽略了自己的身体状况。2019年,他的左脚后跟旁长出一个小肉瘤。起初他并未在意,没想到后来肉瘤越来越大,影响正常行走。李鹤年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滑膜肉瘤,属于恶性肿瘤。
“当时我完全无法接受,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身体底子非常好,怎么会突然有恶性肿瘤了呢?医生说,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得将左腿截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李鹤年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不敢想象未来只有一条腿的生活……”
做出截肢的决定无比艰难,那段时间李鹤年极度消沉,他看着工厂的员工,想到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内心五味杂陈。“失去左腿后,坐轮椅、佩戴假肢是我的日常。刚装上假肢非常不适应,卖家说等磨出茧子就习惯了。果然,后来假肢与身体的结合处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我花了近一年时间才逐渐适应,这一年里疼痛如影随形。”李鹤年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鹤年住院期间,公司产品销路遭受巨大冲击,工厂再度陷入困境。面对资金困难,员工们纷纷主动提出缓发工资,这让李鹤年感动不已。后来,公司销售部新组建的网红直播带货平台成功签单,成功缓解了燃眉之急。
工厂一半员工都是残障人士
“他们更需要被看见、被关怀、被尊重”
从退伍军人到残障人士,李鹤年内心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身体残疾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逃避和放弃。患病截肢的经历,让他对残障群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感触。他深知,很多残障人士不仅需要一份工作维持生计,更渴望被看见、被关怀、被尊重,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李鹤年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残障人士群体。
李鹤年经营的菏泽年年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东明县陆圈工业园区,是一家以农、副、特产品为原料,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自2016年到2023年,他每年都会拿出4.8万元,用于救助工厂所在地陆圈镇纪庄村的困难群体,累计捐款达48万元。
后来,他将工厂更名为“东明县残疾人就业安置基地”,并放宽了残疾人的招工标准。如今,他的工厂里有一半员工都是残障人士。
李鹤年深知残疾人找工作的不易,所以在招聘时,总是优先考虑他们。他坚信,只要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做出一些合理调整,他们同样能在工作中绽放光彩。
不惧挑战与意外
他将坚定地走在助残道路上
此前李鹤年对产品销量忧心忡忡,他不想仅依赖传统的零售、批发销售渠道。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他决定将食品销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为此专门租了办公室,购置了灯光和收音设备,希望直播能更加专业。厂里有不少残疾员工想尝试直播带货,却又心存顾虑,李鹤年便自己先带头上镜。
2025年1月,李鹤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他笑着说,那场直播尴尬极了,写好的台词都念得磕磕绊绊。但他没有气馁,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如今他已经能和员工一起自然出镜,熟练地向在线观众介绍产品,公司产品的销量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人生这一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李鹤年说,化疗时头发掉光,那时他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后来他“想明白了”: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就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
他还表示,未来会继续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助残这条道路上,哪怕只是前进一小步,他也绝不放弃。“不惧挑战与意外,我会坚定地走下去。”李鹤年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