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立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3:52 2

摘要: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至此皆长大”的盛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其名曰:“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指春日播种的植物在此时借助天时蓬勃生长,进入繁茂阶段。

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至此皆长大”的盛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其名曰:“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指春日播种的植物在此时借助天时蓬勃生长,进入繁茂阶段。

古人以“立夏三候”捕捉自然之变:一候蝼蝈鸣,田间虫声初起;二候蚯蚓出,泥土松软生机涌动;三候王瓜生,藤蔓攀援结出硕果。此时日照渐长,雷雨频至,天地间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明人高濂所言:“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宋人赵友直以“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道出夏日的猝然而至,既有对春光的留恋,亦有对丰收的期待:“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陆游的《立夏》诗则描绘了闲适的初夏生活:“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以燕闹新巢、蜂稀花尽的细节,勾勒出夏初的静谧与恬淡。而元稹的《立夏四月节》更以“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的诘问,将自然物候的奇妙与农事的繁忙巧妙融合,展现立夏的生机与劳作之美。

立夏时节,百花褪去春日的娇嫩,迎来更具生命力的绽放。 “五月榴花照眼明”,韩愈笔下的石榴花以浓烈的红艳成为“夏日第一花”。其花语象征吉祥富贵,宋代杨万里赞其“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赋予其坚守时序、独立盛放的品格。陆游的《江村初夏》写到初夏时节树林里桑葚成熟,可惜无人采摘,掉了一地。庆幸的是,还有石榴花可以采摘下来把玩。

栀子花以六瓣同心之姿,成为友情的象征。南朝刘令娴曾赠花谢娘并赋诗:“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自此“栀子同心”成为文人咏叹的永恒主题。其洁白馥郁的花瓣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卮子”酒器之形相映成趣,更添文化深意。

芍药被誉为“婪尾春”,在百花凋零之际绽放,韩愈以“浩态狂香昔未逢”盛赞其气势。北宋“四相簪花”的典故更令芍药成为仕途顺遂的象征,其花型雍容、花色绚烂,为立夏平添一份富贵气象。“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则捕捉雨后芍药的楚楚风姿,成为千古名句。

荼蘼与楝花,春逝夏至的时序信使。苏轼笔下的荼蘼“寂寞开最晚”,王淇叹其“开到荼蘼花事了”,宣告春日的终结;而楝花作为“二十四番花信风”的终章,以淡紫碎花缀满枝头,成为立夏时江南乡野的诗意点缀。

从宫廷“迎夏”仪式的朱旗赤服,到民间“尝三鲜”“挂网蛋”的习俗,从陆游试单衣的闲适到杨万里品樱笋的雅趣,立夏以多元的民俗与诗画意境,诠释着中国人顺应天时、敬畏自然的生活智慧。正如荼蘼谢尽、芍药初绽的交替。立夏,在春逝的怅惘中拥抱生长的力量,于万物的繁盛里书写生命的炽热篇章。

来源:金鱼涂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