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8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坊优质课展示活动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举行。工作坊骨干教师、朝阳区部分新任英语教师及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英语教师共同参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平、教师发展学院刘剑老师、人大附中朝阳学
2025年4月18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坊优质课展示活动在人大附中朝阳学校举行。工作坊骨干教师、朝阳区部分新任英语教师及人大附中朝阳学校英语教师共同参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平、教师发展学院刘剑老师、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小学部校长李梅等领导出席活动。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张迪老师在三年级Lesson 11《I like four seasons in Beijing》的授课中,深度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创新运用AI技术实现虚拟场景与真实课堂的无缝衔接。通过结构化板书构建语言支架,教师引导学生系统描述北京四季特征,自然融入情感教育元素,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其对自然变化的感知力,深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现语言学习与情感培育的有机融合。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新升分校遂兴兴老师在四年级Lesson15《Is May Day a holiday?》教学中,以语篇为载体贯彻新课标理念,构建真实情境浸润、问题链驱动、结构化输出的教学闭环,通过梯度式任务设计,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徐响老师在三年级Lesson 21《Wonderful Weekends》教学中,创设真实语境指导学生制定周末计划,创新采用诗歌创作形式深化主题理解。课堂教学完整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为新教材实施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实践样本。
课例展示结束后,刘剑老师对三节示范课给予高度评价,系统阐释骨干工作坊“专家引领、任务驱动、自主实践、辐射赋能”的建设理念。她强调工作坊建设应以新课标实施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课题研究、课例研修及新教师启航杯等机制,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推动教学理念向实践创新的深度转化。
王建平副主任结合课例对教材使用提出专业建议,强调教师应立足语篇设计主题情境,构建研究性、过程性活动体系,在深度探究中实现语言学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她倡导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激发学生主题表达,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本次活动集中呈现朝阳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为素养导向的课堂建设提供了优质范本。朝阳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将持续推进教学研究,汇聚区域教育智慧,深化课堂转型实践,助力区域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校园育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