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众人面前“突发恶疾”,怒骂美媒:你们都是中国代理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4:51 2

摘要:华盛顿的天空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从海湖庄园返回华盛顿后,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了一场临时记者会。本以为这只是一次例行亮相,谁料却上演了一出戏剧性的大戏。面对记者的提问,特朗普突然情绪失控,语无伦次地怒骂《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其斥为“中

华盛顿的天空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从海湖庄园返回华盛顿后,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了一场临时记者会。本以为这只是一次例行亮相,谁料却上演了一出戏剧性的大戏。面对记者的提问,特朗普突然情绪失控,语无伦次地怒骂《华尔街日报》,甚至将其斥为“中国代理人”,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事情的导火索看似简单。《华尔街日报》记者提了一个问题:“总统先生,您如何评价最近美俄领导人会谈的进展?有消息称俄罗斯拒绝了您的部分提议。”

这个问题并不尖锐,但在特朗普听来却像点燃了炸药桶。他先是愣了几秒,然后突然涨红了脸,挥舞着双手咆哮起来:“《华尔街日报》!你们这群家伙,烂报纸!你们就是中国的代理人!你们一直在帮中国说话,对我坏透了!我不想回答你们的问题,滚开!”他一边吼,一边用手指着记者,声音颤抖,神情激动,仿佛失去了理智。

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记者们面面相觑,摄像机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突发恶疾”的一幕。特朗普的助理试图上前安抚,但他挥手拒绝,转身走回白宫,留下了一地震惊的目光。

特朗普上任已超过百天,但其执政表现之糟糕,超乎所有人想象。经济方面,美国第一季度GDP萎缩0.3%,这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最差的表现。特朗普将责任全推给拜登,声称自己“继承了一个烂摊子”,但外界并不买账。

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全面铺开,对中国、欧盟等多国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逼迫对方让步。然而,这一政策非但没有带来“胜利”,反而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2025年4月2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债市暴跌,美元指数创下近五年新低,华尔街损失惨重。通用汽车、波音等公司因供应链中断,股价一周内下跌超10%。

外交方面,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让盟友离心离德。2025年3月,他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迫使乌克兰与俄罗斯停火,这一决定遭到北约盟友的强烈批评。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美国已经不再是可靠的伙伴。”与此同时,特朗普的美俄会谈也毫无进展。2025年4月25日,普京在莫斯科拒绝了特朗普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的提议,谈判陷入僵局。

内政上,特朗普的“草台班子”更是闹出无数笑话。副总统万斯(JD Vance)因口不择言频频惹祸。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福克斯前主持人)则更离谱,2025年4月20日,他曾两次泄露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部署计划,搞得五角大楼乌烟瘴气。这些失误让特朗普的执政团队成为媒体的笑柄。

各大媒体对特朗普群起而攻之,左翼媒体更是毫不留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一篇评论中写道:“特朗普的关税战不是在帮助美国,而是在帮助中国。他的政策正在断送美国的未来。”CNN则在2025年4月30日的节目中直言:“特朗普的关税战是一场灾难,他让美国变成了全球笑话。”《华盛顿邮报》甚至将特朗普比作“新时代的尼克松”,称他的失败将“摧毁美国的国际信誉”。这些尖锐的批评让特朗普如坐针毡。

特朗普一向脸皮厚,对媒体的批评向来不屑一顾。左翼媒体的攻击他早已习惯,甚至乐于用“假新闻”反击。但这一次,他为何在众目睽睽之下“破防”?答案在于《华尔街日报》的“反水”。

《华尔街日报》作为一家偏保守派的媒体,隶属于媒体大亨默多克(Rupert Murdoch)旗下,与福克斯新闻同属一家。其立场虽偏右,但在报道特朗普时一直保持相对中立。2017年特朗普首次当选后,《华尔街日报》主编杰拉德·贝克(Gerard Baker)拿到了特朗普的首个专访,特朗普当时对该报态度颇为友好。2025年1月特朗普二度上台后,《华尔街日报》也曾为其政策辩护,比如支持他对移民的强硬态度。

然而,随着“对等关税”政策的推进,《华尔街日报》的态度发生了转变。2025年4月,该报发表多篇报道,指出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进口成本激增,消费者物价上涨,华尔街损失惨重。4月18日,一篇题为《特朗普的关税战:一场注定失败的赌博》的社论写道:“总统先生承诺的‘胜利’并未到来,相反,美国经济正在为他的鲁莽买单。”这些批评虽以事实为主,未像左翼媒体那样尖锐,但对特朗普来说却格外刺耳。

在特朗普看来,右翼媒体应该是他的“盟友”。福克斯新闻、布赖特巴特(Breitbart)等传统右媒一直为他摇旗呐喊,甚至不惜为他的失误洗白。但《华尔街日报》的“反水”,让他感到一种众叛亲离的危机。共和党近年来虽已被Maga运动深度影响,但《华尔街日报》始终保持一定独立性,避免完全“Maga化”。这种独立性让特朗普无法接受,他需要的是无条件的支持,而不是哪怕最轻微的批评。

特朗普的“突发恶疾”,不仅是情绪失控,更是他执政困境的缩影。他的团队漏洞百出,万斯和海格塞斯的失误只是冰山一角。而唯一清醒的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却被特朗普拒之门外。

马斯克在2024年大选期间倾尽家产支持特朗普,捐款超2亿美元(2024年FEC数据),并在特朗普上台后担任“政府效率部”顾问。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马斯克损失惨重。特斯拉因供应链中断,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暴跌40%,马斯克身价缩水近3000亿美元(彭博亿万富翁指数,2025年4月数据)。

马斯克曾私下劝说特朗普放弃关税,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视频,间接批评关税政策,但他不敢公开与特朗普翻脸。2025年4月29日,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是否后悔支持特朗普”,他脱口而出“有点后悔”,随即改口“不后悔”,并要求记者“掐掉这段别播”。5月底,马斯克将结束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比原定7月任期提前了近两个月。外界普遍认为,马斯克此举是在为特朗普的“注定失败”提前抽身。

特朗普执政失败的核心原因,是他未能越过“中国这道关”。2025年4月,特朗普对华加征50%的“对等关税”,试图逼迫中国让步,重签贸易协议。然而,中国一步不退。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对等关税,涉及大豆、汽车等关键领域。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奉陪到底,但不会屈服。”其他国家如欧盟、加拿大也在观望,拒绝与美国达成任何协议。

截至2025年5月,美国未能在关税战中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特朗普不得不步步退让,4月27日,他宣布对中国部分商品(如医疗设备)暂时减免关税,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他在“不眨眼游戏”中率先“眨眼”。中国商务部回应称:“美国的霸凌政策注定失败。”特朗普的挫败感可想而知,也难怪他在情绪失控时将《华尔街日报》骂为“中国代理人”,将失败归咎于“中国阴谋”。

79岁的特朗普,已经不再是2016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政治素人”。他的标签从“斗士”变成了“情绪不稳定”。随着执政失败的增多,他变得越来越脆弱、固执,听不得任何反对声音。马斯克的抽身、《华尔街日报》的批评、关税战的失利,都让特朗普感到众叛亲离。这次的“突发恶疾”,只是他“破防时刻”的开始。可以预见,随着残酷现实的逼近,特朗普未来的失控只会更多。

来源:陶陶爱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