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辅助驾驶供应商之一,麦格纳在该领域的成就和创新能力有目共睹。负责辅助驾驶业务的麦格纳电子,有能力向市场提供软件硬件一体的全栈驾驶辅助系统。
刚刚结束的2025上海车展,高阶智驾、全民智驾、智驾平权等过去一年不断刷新普通人对智能驾驶认知的热词,均不见踪影。
在工信部雷霆手段整治智驾行业后,部分车企不得不一改过去的浮夸宣传和过度营销,回归“辅助驾驶”的产品本质。
当行业趋于理性,安全居于首位,只有那些踏实搞技术,用心做产品的玩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辅助驾驶供应商之一,麦格纳在该领域的成就和创新能力有目共睹。负责辅助驾驶业务的麦格纳电子,有能力向市场提供软件硬件一体的全栈驾驶辅助系统。
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麦格纳举行了一场围绕电子事业部的媒体沟通会,详细介绍了麦格纳电子在辅助驾驶领域的综合实力,以及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的深度思考。
软硬一体的全能选手
超过1.42亿颗摄像头,约7500万个雷达,约3300万个域控制器……这是麦格纳迄今为止向全球市场交付的ADAS硬件产品数量,其研发、生产和交付能力可见一斑。
当然,麦格纳所能提供的产品不止于硬件,在泊车和高阶辅助驾驶方面,麦格纳也已在全球推出十余个系统解决方案。
“麦格纳电子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辅助驾驶供应商之一,支持软件硬件一体,包括硬件研发、软件研发、功能研发、性能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以及全链条的研发流程、方法、供应链等。” 麦格纳电子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孙胜华概括了公司在辅助驾驶领域的深厚底蕴,据介绍,在全球22个分支机构中,麦格纳电子拥有3400名研发工程师,创新能力走在行业前沿。
涵盖软件、硬件和算法的全栈解决方案能力,是麦格纳区别于大部分其它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从功能安全、泊车功能、可视化功能、驾驶辅助功能到感知功能,麦格纳能够提供基于传感器融合以及功能集成的系统解决方案,正是依托这种全栈式的产品体系,麦格纳得以向客户提供定制化、集成化、平台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软硬一体的全栈能力支撑下,麦格纳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客户关于辅助驾驶系统不断调整的商业模式。客户的需求不尽相同,有些客户侧重于软件开发,但是缺乏硬件方面的能力,所以可能比较注重软-硬件的协作;有些客户则要求供应商提供全栈的解决方案,有些甚至把所有的软件、硬件等放手让供应商主导。而麦格纳希望实现的目标是根据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真正为客户带来增值。
另一方面,麦格纳也在通过加深生态链的合作,将更先进的技术引入自身的系统中。今年3月,麦格纳官宣了与英伟达的重磅战略合作,将英伟达的 NVIDIA DRIVE AGX 平台深度融入麦格纳下一代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体系中。基于英伟达高算力的SOC芯片和先进GPU架构,麦格纳将加快推出覆盖L2 + 至 L4 级别的最新主动安全解决方案。
安全,辅助驾驶永远的基石
前一段时间,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有不少是驾驶者过度依赖L2系统而导致的,当然也不乏系统不成熟而引起的危险。辅助驾驶的安全问题成为舆论的焦点。
对此,麦格纳电子事业部技术战略副总裁史蒂文·詹金斯指出,当今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而且导入速度非常之快,可能有些公司会忽视安全的重要性,但对于麦格纳来说,公司始终认为,在导入新技术时,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同时能够得到保证。在具体的工作和运营当中,不管是内部的工作流程,还是设计、开发到产品的验证,直到最后的生产,麦格纳始终会高度重视安全和功能安全。总而言之,麦格纳开发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首要因素是安全性。
作为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安全始终是麦格纳坚守的底线。比如,如今AI的应用已经渗透至汽车行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公司的运营,但也有不少人担心AI定义的产品,其安全性是否能够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麦格纳的理念是支持通过AI赋能新技术,同时又使得它的功能得到非常明确的验证。辅助驾驶相关的产品要实现AI功能的验证,也要能够符合ISO相关标准,证明AI确实达成了这些功能,除了产品,AI的应用还体现在麦格纳的生产环节、开发流程,以及工具链等方面,AI既可以加速研发,同时又能够加强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多年以前,麦格纳通过收购维宁尔的主动安全业务,丰满了自身在驾驶辅助主动安全方面的羽翼。“如今看来这笔收购对于麦格纳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最终的效果是1+1大于3。” 在麦格纳电子事业部全球总裁比尔·斯奈德看来,收购维宁尔的主动安全业务使得麦格纳电子事业部的地域覆盖和客户多样性能够进一步提升,并且在人才扩充,生产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
立足中国,完善本土能力
对于辅助驾驶系统供应商来说,中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第三方机构Canalys的最新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将达到62%,较2024年显著提升。无论是ADAS相关的技术创新力度,还是前沿技术的市场商业化速度,中国都在引领世界。
“中国市场确实发展得非常快,在过去20年间,正因为我们能够紧紧地贴近市场和客户需求,开展研发和生产,所以公司才取得了快速增长。尤其去年,麦格纳的中国销售额增长了15%,其中60%中国销售额来自于中国本土主机厂客户。” 麦格纳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萨拉·雷迪分享了公司中国本土业务所取得的成就。紧握中国辅助驾驶市场广阔的发展机遇,麦格纳电子事业部为中国业务的增长贡献了不俗的力量。
据介绍,麦格纳电子在中国建设有两家工厂。其中,张家港工厂成立于2008年,于 2013年开始生产辅助驾驶摄像头;上海奉贤工厂成立于2005年,于2017年开始量产摄像头、雷达、域控制器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麦格纳在今年4月正式启用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新总部大楼,将容纳700多名来自麦格纳中国区各事业部及职能部门的员工。
相较于全球其它各大市场,中国市场要求供应商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更高的敏捷度,因此在拍板决策过程中,必须紧紧跟上中国市场的快节奏。
“鉴于中国市场对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麦格纳集团总部也给中国团队充分授权。我们有能力开发出跟中国客户相关的、本土化的产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客户,包括人才、供应链、设备、硬件、生产制造等,集团已经充分地给予中国团队自由度,适应本土要求。” 孙胜华谈道。
未来,麦格纳电子事业部在中国将继续加强自主研发,更好地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发出真正适合本地场景的技术和产品。
有理由相信,在辅助驾驶趋于回归理性的当下,麦格纳将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发挥其在硬件、软件、算法等方面的深厚底蕴,为市场提供兼具安全和性能的高价值产品。
来源:汽车与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