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阿尔伯塔省省长丹妮尔·史密斯宣布,如果一项由公民发起的请愿获得足够的支持,将于明年举行关于该省是否脱离加拿大的公投。尽管史密斯个人反对分离,但她强调,最终应由阿尔伯塔人决定,特别是在他们继续感到被联邦政策忽视的情况下。她指出,长期以来,联邦立法
2025年5月,阿尔伯塔省省长丹妮尔·史密斯宣布,如果一项由公民发起的请愿获得足够的支持,将于明年举行关于该省是否脱离加拿大的公投。尽管史密斯个人反对分离,但她强调,最终应由阿尔伯塔人决定,特别是在他们继续感到被联邦政策忽视的情况下。她指出,长期以来,联邦立法限制了阿尔伯塔的石油产业,造成了数十亿的损失,削弱了地方在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自治权。
为了使公投更易于实现,史密斯的政府提出一项法案,将触发省级公投所需的请愿门槛从20%降低到10%,并将签名收集期限从90天延长至120天。
阿尔伯塔省的分离主义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推行的双语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以及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引发了阿尔伯塔省对联邦政策的不满。
我往上梳理了120年的历史,发现我们Alberta省分离主义的种子最早得是1905年埋下的。。。
一
1905年的春天,弗雷德里克·霍尔滕站在风沙中,眺望脚下这片广袤而沉默的土地。他并非草莽之人,而是西北地区法院的前首席法官,也是一位早年就投身政治改革的坚定实践者。他出生于加拿大东部的英属上加拿大(今安大略省),后来随拓荒者西迁至草原地区。他长期主张将西北地区的司法、教育与土地政策交由地方自主管理,反对渥太华对西部事务的过度集中。他设想在此建立一个名为"布法罗省" (buffalo) 的巨型省份,将整个西北地区统一起来。他相信,这样一个强大的西部省份,能在东部主导的联邦政府中争取到真正的发言权。
"布法罗",意思是野牛,象征着一种不屈的、充满力量的西部精神。在草原原住民文化中,野牛被视为大地的恩赐,是生存、团结与牺牲的象征。而对拓荒者而言,野牛是自由与荒野的象征,是他们与东部城市文化决裂的象征性图腾。
霍尔滕希望通过这个名字,唤起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让来自不同背景的西部居民团结在一面旗帜之下。公众对这一命名反应热烈,许多地方报纸称这一提案为“西部人第一次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但这个梦想从未实现。渥太华担心,一个统一而庞大的西部省份会威胁到联邦的平衡。于是,阿尔伯塔和萨斯喀彻温被硬生生划分开来。
自此,西部人的心中便多了一种名为"疏离"的情绪。
二
到了1930年代,另一股风暴席卷而来。
经济大萧条压垮了阿尔伯塔的脊梁。土地干裂,风沙肆虐,曾经丰饶的麦田化作枯黄的荒原。农场主一夜之间破产,连年歉收让他们无法偿还贷款,拖拉机被银行拖走,牲畜被贱卖,甚至连屋顶都被抵押出去。银行接二连三地倒闭,储户的积蓄化为乌有,一些人终日守在空空的银行门前,等来的只是清盘的告示。
城市中的失业率飙升至30%以上,街头流浪者日渐增多,排着队领救济粮的人群从教堂门前一直排到下一个街口。许多家庭被迫住进廉价板房,孩子辍学打零工,妇女则加入缝纫作坊,以换取一口热汤。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出现在广播中,带着祈祷的温度,也带着经济学的锋芒。这个声音属于威廉·阿伯哈特,一位浸信会牧师。他讲述上帝,也讲述繁荣。他将C.H.道格拉斯的"社会信用"理论与基督教信仰融合,创建了社会信用党。他承诺政府会发放一种叫做"繁荣证书"的货币补贴,以此解决贫困和萧条。
1935年,他赢得了选举,成为省长。他试图让阿尔伯塔成为一台运转于信仰与消费之间的经济机器。但这个理想很快被联邦政府击碎,他们认定这违反了宪法,禁止实施。
三
时间走到了1970年代,石油危机席卷全球,油价暴涨。阿尔伯塔这块富油之地忽然成了全国的经济支柱。省财政收入激增,石油公司利润暴涨,卡尔加里和埃德蒙顿的天际线迅速攀升,写字楼拔地而起,房地产价格飙升。政府在基础设施、医疗和教育上的投入骤然扩大,人们谈论的不再是如何维持生计,而是如何配置股票和购买第二辆车。社会充满乐观情绪,西部人第一次觉得,是时候向东部展示自己的力量了。
然而,联邦政府却推行国家能源计划(NEP),对石油公司征税并限制出口,试图将能源主权牢牢掌握在渥太华手中。这种做法激怒了整个阿尔伯塔。人们走上街头,汽车贴上了"让渥太华滚出我们的油田"的标语。
分离主义再次浮出水面。
1982年,一个叫戈登·凯斯勒的人当选为阿尔伯塔议员。他是西加拿大概念党的候选人——这个政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旨在推动包括阿尔伯塔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从加拿大联邦中独立出来。西加拿大概念党起初是一个抗议性组织,很快在NEP政策的刺激下演化成正式的政治力量。他们主张西部应拥有对其自然资源的完全控制权,反对东部政客操纵全国能源政策。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带着分离主义的旗帜进入了省议会。
凯斯勒的胜利短暂而耀眼,他在冷清的冬季补选中以极强的草根动员能力胜出,震惊全国媒体。但在几个月后的大选中他未能连任,这反映出尽管民怨沸腾,选民对真正脱离联邦仍然犹豫不决。随后出现的阿尔伯塔分裂党则更加明确地主张完全独立,其领导人布鲁斯·哈顿原为皇家骑警,因反对联邦的枪支登记法而活跃政坛。他将对渥太华中央集权的反感转化为一种主权宣言。
四
进入21世纪后,Wexit运动应运而生,它不像早期的政党那样依赖传统政治渠道,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上动员吸引新一代支持者。Wexit不仅主张脱离加拿大,甚至有人提出阿尔伯塔应申请加入美国联邦。这种跨国思维标志着当代分离主义的全球化倾向,但也暴露出其政策准备的匮乏与现实障碍。
这些政党和运动尽管始终未能掌握实权,却一次次让联邦政府不得不面对一个刺耳的问题:一个富饶却长期被忽视的省份,到底应当在这个国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凯斯勒很快在大选中落败。但他留下了一个问题:一个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地区,是否还应该继续留在这个国家里?
2000年,联邦通过了《清晰法案》(Clarity Act),规范了省份寻求独立的程序。这部法律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合法分离提供了通道,另一方面也设置了重重障碍,确保分离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一场全民深思熟虑的决定。法案规定,若某省希望脱离加拿大,必须通过明确且获得“清晰多数”支持的公投。联邦政府保留最终判断权,有权裁定公投问题是否足够明确,以及结果是否构成了足够广泛的民意基础。此外,法案特别强调,任何分离谈判都必须遵守加拿大宪法,并考虑所有加拿大人的利益,尤其包括原住民和其他少数群体的立场。这一立法回应了魁北克多次公投引发的宪政危机,也为日后包括阿尔伯塔在内的潜在分离运动设下了制度上的门槛。
五
2022年,阿尔伯塔省议会通过《阿尔伯塔在统一加拿大内的主权法案》(Alberta Sovereignty Within a United Canada Act),试图在宪法框架内主张更大范围的自治权。
该法案主要包括三项核心机制:第一,省政府可在认为某些联邦法律、政策或规定对省内利益有害时,拒绝执行;第二,省议会可通过决议明确提出拒绝联邦措施的立场;第三,该法案适用于市政、学校董事会、省卫生当局等广泛领域。法案通过后引发巨大争议。许多宪法专家指出,该法案可能违反加拿大宪法中规定的联邦优越权原则,因为根据宪法,联邦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最高效力,省政府无权单方面推翻或抵制。原住民团体亦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该法案在起草和决策过程中缺乏充分协商,侵犯了原住民的条约权利与自治空间。他们担心该法案削弱联邦在原住民事务上的责任,使原住民权益受损。
在实施上,该法案可能遭遇三重挑战:首先,联邦政府或利益相关方极可能就其合法性提起宪法诉讼;其次,具体执行中,省级政府可能面临操作层面的混乱与司法冲突;最后,来自联邦、其他省份乃至公众的舆论与政治压力也将对其实施构成持续掣肘。法案的通过无疑加剧了阿尔伯塔与联邦之间的制度张力,反映出西部地区对自身地位长期积压的不满,也标志着分离主义从街头转向了制度内部的策略调整。
2025年,省长丹妮尔·史密斯宣布支持将分离提案交给人民决定。这位出身媒体界、曾主持广播节目的保守派政治人物,早年在《卡尔加里先驱报》和新闻电台中活跃,后来逐步进入政界。她在2022年出任省长后,便以直言不讳、倡导省级权力而闻名。她与联邦自由党政府关系紧张,尤其在碳税、能源开发以及公共医疗管理等政策上多次公开对峙。在2022年推出《阿尔伯塔主权法案》之后,史密斯进一步将自治议题推向台前。她虽然在言辞上未公开支持分离,但明确表示,“阿尔伯塔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未来。”她的这番表态既是对党内激进派的回应,也是试图向自由派和中间派传递一种“尊重民意”的政治姿态。
一百二十年过去了,从霍尔滕的草图,到阿伯哈特的繁荣证书,再到凯斯勒的演讲、史密斯的动议,这些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西部人从未真正觉得自己是加拿大的一部分。
阿尔伯塔省分离主义并非一时兴起的政治幻想,而是一种周期性出现、与特定经济和政治环境紧密相关的现象。其根源在于深刻的西部疏离感、对联邦能源和财政政策的不满,以及独特的地理与文化认同。尽管民意支持率时有起伏,且面临巨大的法律(如联邦《清晰法案》的规定)和政治障碍(特别是原住民的权利和立场),但只要导致这种情绪的核心矛盾——即阿尔伯塔在加拿大联邦中的地位和利益分配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分离主义的讨论就可能在未来特定条件下再次浮现。
参考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rity_A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berta_Sovereignty_Within_a_United_Canada_A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stern_Canada_Concep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Aberhar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Credit_Party_of_Albert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Energy_Progra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nielle_Smith https://apnews.com/article/b3da116c6800347f82da5011ee29f8f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paration_Party_of_Albert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xit
责任编辑: 烧鹅饭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并标注本公众号来源
投稿或寻求报道: greatsavingday@gmail.com
并加星
精彩内容不错过
点个“爱心”,再走吧
来源:清枫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