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叫海春生,获得了今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在谈起获奖感受时,他平静地讲:“这份荣誉属于滋养我的少数民族医药行业,更属于为蒙医药赓续薪火的每一位同行者,我倍感荣幸,更心怀感恩。”
他用20年坚守一件事,原因是对蒙医药的热爱;他用脚步丈量了千山万水,目的是为了收集和整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不让这块民族瑰宝丢失一隅——
他收集和整理了20000余部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其中蒙医药文献有5000多部。
他从个人收藏转而奉献给蒙医药博物馆,药方、器皿、文献等经他之手重现历史发展脉络。
他叫海春生,获得了今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在谈起获奖感受时,他平静地讲:“这份荣誉属于滋养我的少数民族医药行业,更属于为蒙医药赓续薪火的每一位同行者,我倍感荣幸,更心怀感恩。”
凭着一股劲儿 踏遍东北乡野
也许在全国先进工作者奖章获得者中他是普通的一位,而他坚持了半生的事业却一点也不容易。“阜新被誉为蒙医药的发祥地,起初收集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海春生说,首先是个人经济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所收集的大部分文献都散落在民间,需要很多精力。还有的一些老百姓或民间医生,想自己保留进而卖到市场中获取高额价值。
“就得需要我个人一点点去感化他们,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可以收藏为止”,海春生说。
凭借着这一股劲儿,海春生走遍了阜新市的每个村落,甚至拜访了每一个可能存放古籍文物的家庭,用精神感动他们。
2014年的春天,海春生听说在内蒙有一个虎皮药包,对蒙医药有极大兴趣的他当即决定驱车前往,尽管路途上千公里也一刻没有停歇。据悉,该虎皮药包是努尔哈赤的御医绰尔济•莫尔根所用,药包用于盛装一般常见病所用成药、药勺及放血器械等治疗用具,具有防潮的功效,携带方便等特点,被称为“马背微型医院”。
绰尔济•莫尔根曾用独特的方法救治过众多伤患。例如,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的白旗先锋将军鄂硕在战斗中箭伤严重,莫尔根成功拔出箭镞并施以药物治疗;都统武拜身中30多箭,他运用成吉思汗时代的传统疗法,使武拜得以康复。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蒙医正骨术的临床应用却十分先进。历史文献《清史稿》中将他誉为“神医华佗”,《盛京通志》记载他精通医学。他的医术被誉为“起死回生”,深受人们敬仰。
如今这个虎皮药包是阜新蒙医药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还有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本源自阜新当地、成书于清代雍正二年的中医药疑难杂症书籍。这本书实际上是中医的一些药方,由当时阜新(东土默特左旗、俗称蒙古贞)王爷的弟弟翻译整理,全套共 4 本。”海春生说,这套书当时被当地一位老百姓收藏。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多次前去拜访。起初,书的主人并不愿意出售,因为他们家姓吴,是王爷的后代,对这套书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珍视。为了说服对方,海春生每次前往都向其耐心解释,表明收集这些物品并非为了谋取私利,而是希望通过收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献,传承蒙医药文化,同时也为宣传阜新当地的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经过多次诚恳的交流,海春生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对方,他表示愿意将书送给海春生。这次收藏经历,让海春生看到了民间百姓对他文化传承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化私藏为共享 让蒙医药走向大众
2015年11月,海春生将自己收藏的1300余件蒙医药古籍文献及相关文物捐赠给辽宁省蒙医医院,继而成立蒙医药文化博物馆后担任蒙医药文化博物馆馆长。
谈起为何将自己的收藏全部捐献给医院,海春生说:“很好理解,如果说一本书它变成市场上的一个流通物的话,它只是被个人据为己有,而且它的影响或者是传播都是有限的。那么如果将其作为公众视野上的观赏和研究,那么它的价值就变大了。”
海春生将自己毕生的收藏全部捐献给国家,目的就是将这些少数民族医药的瑰宝社会化、普及化和大众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蒙医药。
目前,海春生所收集到的涉及蒙医药方面的文献有5000多部,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纯蒙古族写出来的蒙药方面的著作;第二类就是当地的蒙古族人,用藏文所书写的一些藏文方面的蒙古医药的文献;第三类就是涉及到一些用满文书写和把中文翻译成的蒙古文。
他收藏的众多蒙医药古籍对当今的蒙医药研究都起到了极为珍贵的作用。其中有一本清代北京木刻本《各种文字字帖与医药图谱》,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医药图谱包含多种文字和医学、医药图示、演练的形态图、医疗器具图等。
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医学领域内的各种实体、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诊疗数据和信息。通过医药图谱,可以清晰地了解各部位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诊疗方式方法。这些医药图谱内容丰富,画图非常生动,对医学、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收藏民族古籍,2021年海春生又成立蒙医药古籍文献数据中心,共收集和整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20000余部,抢救性将蒙医药古籍2195部进行数字化整理并且还在持续进行中。其中,蒙、藏文文献版本填补了国内外研究领域空白,在收藏价值、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等多个方面皆彰显其珍贵作用。
“目前,蒙医药研究所收藏了20多种四部医典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国内堪称首屈一指,在蒙药古籍整理方面,我们目前正在做三项工作。”海春生说,第一项是正在对蒙药古籍进行影印出版,第二项是将蒙医药古籍汉译出版,可让更多地人去读到和了解到蒙医药文化。
“未来,我将以‘三个守护者’的姿态继续前行。”海春生说,一是做好蒙医药创新的"攀登者"加强建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药古籍修复、整理出版及数字化加工工作,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应用,让数字化古籍惠及大众;二是做古籍活化的"解码人"推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让尘封几百年的土地契约、蒙医药"开口说话";三是做文化共融的“摆渡者”,积极参加学术论坛,举办文物古籍展览,用文物古籍实证讲述中华各民族文明互鉴故事,把民族文化带上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