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肩撑肘横和松肩坠肘讲的是练功夫,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的一种生理反应,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要按年算,也很难,很痛苦。
肩撑肘横也好,松肩坠肘也好,和技击中的托肘不是一回事儿。
肩撑肘横和松肩坠肘讲的是练功夫,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的一种生理反应,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要按年算,也很难,很痛苦。
托肘是在技击中可能遇到的一种情况,这是两回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肩撑肘横和松肩坠肘的区别是:
松肩坠肘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后肩和肘的一种状态,相对肩撑肘横来说是一种结果;
而肩撑肘横是追求结果的必然过程。
为什么练功时要强调肩撑肘横?
肩撑肘横的目的是要拉肩、肘底下的筋,这几根筋直通手的五指,你可以把手展开,把手撑上劲儿试试。肩撑肘横是使这几根筋处于最长的状态,紧了,撑松了,再紧,再撑。
如果在肩撑肘横的状态下肩肘能松下来,怎么撑都不紧才可以,说明这几根筋拉的长度足以能应付各种动作,什么动作也没有比肩撑肘横时需要筋的长度还长,这才是真松。
大成拳中身体各部的要求都是这个原理,下肢的双腿也是同理。
一旦在这个动作上能够把筋拉的够长,再做其他任何动作都无障碍,都会得力。
如果在肩撑肘横的状态下筋拉的够长,有富裕就松下来,在做任何动作时都能做到松肩坠肘。
如果不是这样,即便在有一些动作上能松肩坠肘,但肯定在很多动作上不能松肩坠肘。
芗斋先生为什么要提出“肩撑肘横”,因为他把松肩坠肘研究透了,肩撑肘横是松肩坠肘的必经之路。
名家拳谱都谈松肩坠肘,说的都是结果没说过程。芗斋先生说肩撑肘横,说的是过程和结果,因为有了过程必然会有结果。当然肩撑肘横也不是最终的过程,它下面还有过程,松肩坠肘也不是最终的结果,它下面还有结果。
练拳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谈肩撑肘横,实际上我把大成拳的桩法原理都说出来了,大成拳站桩的姿势加要求就是人体需要筋最长的状态。
一旦在这个状态下把筋给拉的足够长了,全身各关节各部位就全松下来,气血就真正通畅了,再做任何动作时筋都不存在障碍,反而能产生自挣力,能产生“展、抗、横、抖、顺、劈、搂、搬、把、撑”的力。
筋拉长,顺了气可贯四梢,气灌全身,阴阳平衡,可防病治病,这就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在技击方面也可刚柔相济,力不断续。
而托肘是在技击时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肩撑肘横是在练功夫时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两个问题。有了功夫,在技击时就可以应付各种情况,包括托肘。没有功夫,别说托肘,人家就是托你的手你也没办法,托你哪都受不了。
大成拳技击靠的是功夫,功夫练好了,什么样的技击场面都可以应对自如。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拳艺精进!!!
来源:都督大冢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