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非遗】立夏风起处 非遗焕新生——丰台非遗中心节气文化体验活动侧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5:25 3

摘要:上午十时许,三层的展示空间同时奏响文化交响曲。二层花艺区内,插花老师指导参与者创作立夏花篮。“芍药当令,辅以艾草,取驱邪纳福之意。”她手指翻飞间,一件件融合节气内涵的花艺作品渐次绽放。隔壁教室内,捣药声此起彼伏,中草药香囊制作区弥漫着薄荷、藿香的清凉气息。“香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5月5日,当古老的立夏节气

邂逅非遗技艺

丰台区非遗展示体验中心

化身为一座充满生机的文化乐园

在这里,传统不是橱窗里的标本

而是可触可感的鲜活体验

参与者们在指尖流转间

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

晨光里的非遗三重奏

上午十时许,三层的展示空间同时奏响文化交响曲。二层花艺区内,插花老师指导参与者创作立夏花篮。“芍药当令,辅以艾草,取驱邪纳福之意。”她手指翻飞间,一件件融合节气内涵的花艺作品渐次绽放。隔壁教室内,捣药声此起彼伏,中草药香囊制作区弥漫着薄荷、藿香的清凉气息。“香囊在古代称‘容臭’,立夏佩戴可避暑湿。”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古法配伍,年轻白领林小姐捧着自己制作的香囊感叹:“这比奢侈品更有文化底蕴。”

一层草编体验区更是热闹非凡。非遗传承人手持蒲草,指尖如蝶舞般穿梭。“立夏草编兔,寓意生机勃发。”在他的指导下,参与者们创作出形态各异的草兔——有人将兔耳编成心形,象征温暖亲情;有人以艾草点缀兔尾,取驱邪之意。七旬老人陈阿婆捧着草兔笑得开怀:“小时候见爷爷编过,今天自己动手,好像回到了从前。”

午后时光的文化浸润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茶席上投下斑驳光影。茶艺师正在演示宋代点茶技艺,“立夏饮新茶,古称‘试新’,是文人雅士的重要习俗。”她手腕轻转,茶筅击拂间,盏中泛起“雪沫乳花”,引得观众连声赞叹。金融从业者赵先生体验后感慨:“这杯茶喝出了穿越千年的风雅。”

隔壁中医养生讲座同样座无虚席。老中医手持乌梅、山楂等时令药材,详解立夏养生之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养生重在养心。”他现场教授改良版酸梅汤配方,将古法智慧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观众们纷纷记录这“舌尖上的非遗”。

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

暮色渐临,非遗中心依然人声鼎沸。小姑娘举着草编兔子雀跃奔跑,银发夫妇在茶席前模仿“凤凰三点头”,年轻情侣比较着各自制作的香囊......这些生动场景,恰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鲜活注脚。

“非遗保护的关键在于活态传承。”丰台区非遗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节气这一文化坐标,让古老技艺融入当代生活场景,使其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正如参与者王女士所言:“今天才明白,非遗不是故纸堆里的记忆,而是流动在生活中的文化基因。”

在这个立夏日,丰台非遗中心用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实践,让千年智慧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当传统与现代如此水乳交融,我们依稀看见,文化的种子正在城市街巷间,在寻常百姓家,悄然生根发芽。

非遗展示体验中心简介

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位于丰台区张仪村路227号,中筑西府海棠社区7号楼,是一个集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研学交流、文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该展示体验中心通过“非遗+科技”“非遗+体验”“非遗+场景”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市民朋友全面展示丰台区优质非遗资源,除展览外还设置了主题图书阅览室、非遗主题茶饮咖啡角、非遗美学体验空间、非遗大课堂等多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非遗的平台,也为非遗传承人、保护单位、非遗保护工作者、非遗志愿者等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传承的综合性空间。

活动中心:北京市丰台区张仪村路227号院中筑·西府海棠7号楼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

来源:发现新丰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