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带火PEEK材料!风口之上,却困于市场窄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5:45 2

摘要:PEEK材料属于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热、阻燃、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势,而且由于自身重量较轻,可以应用于汽车、医疗、机器人等对轻量化要求较高的领域。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近半年来,人形机器人的风吹到了PEEK材料板块。

PEEK材料属于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热、阻燃、耐磨、耐腐蚀、自润滑等优势,而且由于自身重量较轻,可以应用于汽车、医疗、机器人等对轻量化要求较高的领域。

虽说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八字没一撇,但受益于人形机器人风口,自2024年9月起,PEEK材料板块整体涨幅几近翻番。

来源:同花顺-PEEK材料板块 (截至2025年4月30日周线)

应该说,PEEK材料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新材料,确实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赛道头部企业,从上游核心材料供应商新瀚新材,到PEEK材料生产商中研股份,都在各自领域保持绝对优势。

那么,PEEK材料上下游企业各自有怎样的发展机遇?哪个环节更有看点?同时又面临怎样的风险?

一、性能虽好,但市场很小

PEEK作为一种高分子新材料,其主要用于替代金属材料。

PEEK性能全面优于普通金属。PEEK比强度大,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减小材料本身的自重,成为实现“轻量化”的解决方案。此外PEEK在绝缘性、耐化学性方面均优于普通金属。而且PEEK在密度、弹性模量方面与人体骨骼十分接近,正在快速替代部分医用金属。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可以说,有金属的地方,都可能成为PEEK的潜在替换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但这东西最大的问题就是。一般来讲,钢材都是以吨计价的(目前约3000元/吨+),而PEEK材料是按公斤(kg)。在国际市场上,PEEK售价一般为800-1000元/kg。

目前,PEEK主要应用于高端产业,包括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能源及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

这就注定了PEEK材料的市场规模不会太大。数据显示,2019年,PEEK全球消费量5835吨,市场容量约7.21亿美元。其中中国消费量1400吨,估算市场容量,大约只有12亿+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当然,PEEK材料最大的看点也不是规模,而是巨大的想象力和发展潜力

根据沙利文的预测,假设中国PEEK材料主要终端应用产品基本维持不变,2027年中国PEEK市场的销售量可达5078.98吨,销售额也将达到28.38亿元。

至于全球,根据Emergen Research的数据,全球PEEK市场空间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26亿美元(约85.39亿人民币)。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应该说,确实有增长预期。只是即便按照预测数据,全球市场不到百亿,国内市场不到30亿。这整个行业加起来,怕是还抵不上一家规模稍微大点的公司。

二、增长可期,但兑现不易

行业如此,置身其中的企业自然规模也不大。

PEEK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长期以来真正掌握PEEK高性能聚合物大规模工业稳产技术的企业很少,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赢创等三家公司几乎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而中研股份,是除前述三家公司外,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是目前PEEK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

只是,顶着全球前四头衔的中研股份,2024年总营收也就只有2.77亿

另外,比起规模大小,中研股份更严重的问题是增速。

如前所说,PEEK作为一种升级材料,随着应用场景逐渐渗透,增长可期。但从数据来看,近几年,中研股份营收增速直线下降。尤其2024年,已出现负增长

来源:同花顺-中研股份

从前,中研股份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中国PEEK市场快速增长,各行各业从0到1加速渗透;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二是以中研股份为代表的国内PEEK企业崛起,打破了以英国威格斯为代表的外国厂商对PEEK的供应垄断,从而获得了进口替代的市场空间。

然而时至2021年,中研股份国内市占率30.57%,已力压英国威格斯,成了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公司。另外,在普遍经过检验的下游行业,中研股份也基本都已进入。这是国产替代的成绩,但反过来,也意味着继续增长难度增加。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诚然,PEEK材料凭借它的升级替代属性,可以不断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比如人形机器人赛道,就被寄予厚望。这也是PEEK材料在二级市场上最大的卖点。只是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

一方面,PEEK材料本身价格较高,极大限制了应用场景的开发;另一方面,PEEK材料的验证周期较长。相关领域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耐用性要求较为苛刻,在应用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多个环节的测试。

据中研股份招股书介绍,公司对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开发过程持续4-5年。而这还算短的,更长甚至可达十年之久。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研股份销量同比增速已降至6.5%。值得肯定的是,销量规模还在扩大,但在这个小众赛道,既有规模本就不大,照这样的速度增长,又能翻起多大的浪?

来源:同花顺-中研股份

三、产能扩张,竞争加剧

比起辛辛苦苦开拓客户和应用场景的中游,只要任何场景落地,任何企业成功,上游都能够躺赢。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游很有看点。只是在增长过程中,竞争也往往随之而来。

PEEK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氟酮、对苯二酚、二苯砜、碳酸钠等。其中氟酮是合成PEEK最关键的原材料,其纯度、品质将直接影响PEEK的产品质量。按照一般化学反应原理及行业生产经验计算,每生产1吨PEEK需要消耗约0.7-0.8吨氟酮单体。氟酮约占PEEK总成本50%左右。

来源:中研股份招股书

氟酮的市场格局非常清晰,规模化生产氟酮的厂商有限,海外氟酮产能主要为威格斯自备部分的产能,其余产能主要集中于中国。

而国内,氟酮头部生产企业主要就两家,新瀚新材营口兴福。总产能也很有限,截至2022年,新瀚新材拥有4200吨/年芳香酮产能。营口兴福氟酮产能2000吨/年。

可以说,从前二者在氟酮供给端掌握绝对话语权

但近年来,伴随下游PEEK材料市场需求增加,氟酮产能也在疯狂扩张。

2021年,新瀚新材上市后通过IPO募集资金计划新增芳香酮产能8000吨/年,其中含年产2500吨DFBP(4.4'-二氟二苯甲酮,简称氟酮)产能。

此外,中欣氟材也强势入场,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投向年产5000吨氟酮及其上游原材料项目。

截至目前,上述项目均已逐步投产,行业新增产能7500吨,骤然翻番。

由此导致,行业竞争急剧增加。

参考中研股份采购数据,2024年氟酮价格已同比下降30%+

来源:中研股份2024年年报

受此影响,2024年,新瀚新材特种工程塑料核心原料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32%,毛利率同比减少6.78百分点。

新瀚新材作为PEEK核心材料供应商,理想中的爆发增长并没有兑现,据2024年年报介绍,其DFBP全年销量基本平稳。相反却因竞争加剧,迎来了收入下降、毛利率萎缩。

某种程度上,氟酮价格下降,利好PEEK市场开拓。只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壮大显然还需要有点耐心。不知按照二级市场的脾气,可否等得起?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来源:浩海投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