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不凡 致敬平凡|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张东红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5:28 2

摘要:张东红,扎根草原三十余载,凭借着对草原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守护草原生态、助力牧民增收的动人篇章,为这片辽阔的草原披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装。

先进工作者

张东红,扎根草原三十余载,凭借着对草原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守护草原生态、助力牧民增收的动人篇章,为这片辽阔的草原披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装。

赤心向党,擘画草原新蓝图

张东红就职于乌兰察布市草原工作站,担任站长一职,深耕草原保护建设管理工作 30 余年。作为一名党员,张东红始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常说:“一定要把技术送到农牧民手中,一定要还乌兰察布市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凭借这样的信念,他深入农牧户一线服务草原事业,作为草原饲草团队的带头人,每年服务带动辐射农牧民 850 余人次。

他带头组织划定调整全市基本草原,让 87%以上的草原得到有效保护。不仅执笔编制《辉腾锡勒草原保护建设规划(2021 - 2030)》,主持修订《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草 原保护条例》,还主持编制《乌兰察布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为打好 “三北攻坚战”,他精心编制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乌兰察布市实施方案(2021 - 2030 年),依据乌兰察布市沙化土地分布,绘就“一带四区两片多点” 布局的“三北”工程攻坚战“作战图”,并将年度治理任务落地上图。乌兰察布市治沙、 种草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和148% ,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以工代赈,项目区农民群众每户收入增加1000余元。

扎根沃野,解锁草种新密码

野生草种质资源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草原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清全市野生草种质资源的家底,张东红带领全站职工,踏上了长达 10 余年的艰苦征程。他们翻山越岭,深入高山低谷,不惧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重重困难,开展野生草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采集野生草种达 800 余种,植物标本达 2000 余份,影像采集500 余份,相片达1万余张。这些珍贵的资料,为乌兰察布市野生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他组织进行野生乡土草种采集成果登记,并撰写了《乌兰察布市草原资源》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乌兰察布市野生草种质资源领域的空白,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当地的草原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成功发布 4 项自治区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推动了草原生态修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他主持开展四子王旗驼绒藜育苗移栽工作,经过反复摸索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华北驼绒藜育苗移栽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驼绒藜的成活率,还为草原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物种选择。同时,他将野生乡土草种成功应用到草原生态修复中,使得被治理草原迅速恢复植被覆盖,大大提高了修复效果,降低了修复成本。为了进一步推动野生乡土草种的选育驯化工作,张东红在丰镇市成立区域试验站。该站成为全区五大区域试验站之一,实现了野生乡土草种采收、选育驯化一体化。截至目前,他主持研究驯化品种达 90 余种,2024 年就有 7 项野生品种通过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数量居全区之首。这些成果的取得,为乌兰察布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的草原生态修复和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勇挑重担,筑牢生态防护网

草原鼠虫害是威胁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张东红深知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他时刻严密监控各地鼠虫害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每年超额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任务。

2024 年 4 月,乌兰察布市发生草原沙葱萤叶甲危害。接到虫情报告后,张东红第一时间奔赴虫情发生危害区。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虫情,全面科学地部署防治工作。他紧急调运机械、药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大规模的防治行动。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成功阻止了虫情的蔓延。此次共组织扑灭沙葱萤叶甲虫害 263.74 万亩,防治效果达 96%以上,绿色防控比例达 100%。他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牧民的广泛称赞和认可,为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攻坚,攻克草原治理难题

面对乌兰察布市草地局部退化沙化现象,张东红带领团队积极进行技术革新。针对辉腾锡勒草原因修路遭到严重破坏的景区道路两侧、地势陡立的石砾化草原,他首次提出采取客土喷播技术修复草原,修复面积达 20 万平米,让辉腾锡勒高山草甸草原重现绿色。

针对白雁湖、察汗淖尔湿地公园及周边草原的严重盐碱化草地,组织开展三维影像测绘,提出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融合的修复治理技术模式。通过修排碱井、排碱渠, 将碱水引到排碱池,土壤 20cm 土层盐分含量由 1.3%降到 0.4%,植被从原来的 13%提高到 80%以上。 针对退化沙化的荒漠草原,主持开展四子王旗北部荒漠草原修复治理试验示范,探索研究荒漠区草原防沙治沙技术,移栽霸王、红砂等耐旱抗风沙牧草成活率达 80%以上, 该治理措施成为荒漠草原修复的主要模式。2024 年,该项技术列入全市“科技突围”工程及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

张东红不忘初心,努力拼搏,多年来深入草原一线,为乌兰察布市的草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表示,将继续努力钻研,为推动乌兰察布市草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草原保护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草原家园 。

来 源:组宣和女职工工作部

来源:乌兰察布市总工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