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世界多数领导人都在讨论能源安全、气候危机和人工智能监管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再次将外界拉回他那个充满征服幻想的政治剧场。5月4日,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特朗普不仅扬言要把加拿大纳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还声称“格陵兰岛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
文︱陆弃
当世界多数领导人都在讨论能源安全、气候危机和人工智能监管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再次将外界拉回他那个充满征服幻想的政治剧场。5月4日,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特朗普不仅扬言要把加拿大纳为美国的“第51个州”,还声称“格陵兰岛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并直言“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是的,连使用武力也在他的设想范围之内。
加拿大一听就炸了。总理卡尼很快回应:“加拿大永远不会以任何形式成为美国的一部分。”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驳斥一场政治笑话,但我们都知道,在特朗普治下,笑话从来不是笑话,而是明天的行政令草案。
这并非特朗普第一次提出吞并加拿大。他曾多次公开表达过对北方邻国的不屑与觊觎,将其视为“资源后院”、“经济附属”。这不仅是对加拿大主权的蔑视,更是对国际法的赤裸裸挑衅。当今世界还真有人敢把21世纪的地缘政治当成十九世纪的殖民地图来涂改。
但特朗普并不止步于此。他的“领土幻想”早就盯上了格陵兰岛。在2019年任期内,他就提出“买下格陵兰”的主张,结果被丹麦政府冷嘲热讽地拒绝。如今重返白宫,他的这场北极梦似乎死灰复燃,且更加赤裸。他声称,格陵兰岛对“国家和国际安全”至关重要。为何重要?他没说。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通常意味着“我们想要它”。
面对记者追问是否可能对格陵兰动用武力,特朗普不加掩饰地表示:“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一国总统公然表态“考虑动武”,只是为了获得一块尚属他国主权范围的土地,这种口无遮拦、毫无外交底线的做派,难怪被《哥本哈根邮报》痛斥为“新殖民主义幽灵”。
丹麦自然不干,格陵兰岛本地政府更是义愤填膺,直接声明“格陵兰不是待售商品”。但特朗普会在意吗?他甚至曾怒骂丹麦首相“愚蠢而恶心”。这就是美国现任总统对盟国的态度,当他得不到想要的,就开始撒泼。
表面上,这些言论听起来像个疯子的空谈。但在特朗普体系中,什么都不能掉以轻心。从贸易战、疫苗民族主义,到退出多边协定,再到国会骚乱,他几乎每一次“先疯后真”,总能让外界在轻视之后被打个措手不及。如今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北极与加拿大,目的再明显不过:用地缘强权转移国内危机,用民族主义炒热政治选情,用战争边缘术制造“铁腕幻觉”。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政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高校科研资金被冻结、移民政策遭抗议、与欧洲的贸易谈判寸步难行,特朗普需要一个“可控的敌人”、一个“看起来能赢的战场”,哪怕这战场仅存在于镜头前。
加拿大当然不可能成为美国的“第51州”,但特朗普偏要一遍遍提。不是他真的相信这一点,而是因为他的选民喜欢这一点。看着特朗普在演播室里谈笑风生地计划吞并一个主权国家,人们或许会怀疑他是否清醒。但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清醒。他知道,极端言论才有点击率,才有影响力,才有政治收益。
他还知道,格陵兰岛资源丰富,位置敏感,是美俄北极战略的交汇点。一旦美国得手,将大大增强对北极航线的控制能力,也将把俄罗斯逼得更深、更快地向中国靠拢。这不是一个地理幻想,这是一个地缘杠杆。而在特朗普眼中,没有什么比一个“可撬动全世界的巨石”更能唤起他“帝国总统”的幻觉。
但这场幻觉,却让世界越来越寒心。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忍不住公开表示:“欧洲不能再将命运交给一个失控的盟友。”而北约内部,也悄然升起了对于“美式霸权”的不信任情绪。格陵兰事件不过是又一根稻草,压在了本就千疮百孔的国际秩序之上。
讽刺的是,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特朗普的一个“玩笑”。可在他嘴里,玩笑经常变成政策;而在这个世界上,政策也常常变成战火。
来源:陆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