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追风一再谨慎作文,力求每篇文章能够存活。但4月21日发出的《贝K高管7亿的年薪之外,更应关注应付雇员84亿的薪酬福利的负债》一文,在4月28日两个平台先后收到3条侵权投诉。
欢迎大家关注,如果喜欢麻烦多多转发!
文字┃高原追风
尽管追风一再谨慎作文,力求每篇文章能够存活。但4月21日发出的《贝K高管7亿的年薪之外,更应关注应付雇员84亿的薪酬福利的负债》一文,在4月28日两个平台先后收到3条侵权投诉。
01
一周后的被投诉
平台A投诉的权利人为“天津小W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追风孤陋寡闻,不知这小W科技是何方神圣。网上搜索,这才明白了小W科技是贝K找房平台的法定注册主体和品牌持有方,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核心运营实体与技术中枢。
平台B投诉人名称为“贝K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追风找到了系统通知中投诉的附件证明材料《关于删除侵权内容的沟通函》。
函件开头投诉“负面不实文章”对其品牌及公司领导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接着列举6大“原因”:
数据失实;一些文章前后表述自我矛盾;企业数据尚未公布,做恶意揣测;解读歪曲企业正常行为;一些文章中存在大量针对企业的侮辱性、攻击性言论;这些内容结构统一、内容类似、发布时间集中,极大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策划、传播企业负面,恶意损害企业声誉。
接着,函件抬出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通知等,确定前述自媒体行为“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后边落款(公章)和时间。
其附件列表展示了应该是被投诉的账号链接网址。(附件表格无抬头,仅附件二字)
说实话,追风看过此函件,感觉其水平也就比高中毕业到处晃荡的阿虎的作文水平高那么一点点,也与该公司的服务水平相差无几。
同时,对照贝K提出的6大原因,追风惴惴不安地反复自查了前述自己的文章,其中仅有“但愿贝K在业务转型中不会重犯恒大的错误,也不会给供应商、业主做韭菜,不给地方zf挖大坑”和“长做韭菜身消瘦,仍见镰刀来回瞅。黄台瓜枯黄叶飞,韭菜还能割几回?”两三句提到了“韭菜”二字。这也仅仅与1/6的原因有一点点关联。
可就这两三句话、一点点关联,也只是善意的提醒。没想到,这提醒,却逆了贝K大佬的龙鳞,以致发文一周后还遭受追杀!
《半月谈》等媒体也曾通过“割韭菜”热词,批判资本通过信息垄断、数据控制等手段进行无序收割。贝K也追杀吗?
02
一些贝K的数据
贝K发展至今日,其“楼盘字典”覆盖全国329个城市,收录近3亿套房屋数据,挂接户型图超3000万张。一家离岸公司(后面详细分析),掌握了巨量的房屋数据,有点意外。
有此楼盘字典,再加上ACN经纪人合作网络、近5万家活跃门店、超44.5万名活跃经纪人、2.03万亿元的存量房交易总额(此项为2023年数据),和接近30%的二手房交易市场份额,贝K就向所有客户豪征“贝K税”——高昂的中介费。
贝K的中介费(2%-3%)高于契税(1%-1.5%),部分交易中中介费占比更能达50%-75%。此外,“好赞”服务变相收取额外费用。
中介费高,“好赞”费飘,是否对应着高品质的服务呢?其实不然。
近五年,贝K存在捆绑销售、违规收费、服务质量差三大类投诉问题,且不同区域呈现差异化特点。
此处仅罗列三大投诉问题及投诉量(数据来源于黑猫投诉平台、消费保等公开渠道)
1.捆绑销售家装服务 投诉量超1200条(2022-2025年),投诉内容集中于消费者在购房时被强制要求购买圣D家装服务,否则无法享受购房优惠或需支付更高房价。例如,硬装与软装强制按比例捆绑(硬装40%、软装60%),且价格比市场价高30%。
2.强制收取贷款服务费 投诉量约900条(2021-2024年),投诉内容集中于中介在交易过程中隐瞒贷款服务费(通常为房款1%),消费者自行办理贷款受阻,且未实际提供服务仍收费。例如,重庆消费者被收取2000元贷款服务费但无代办服务。
3.虚假宣传与合同纠纷 投诉量约600条(2020-2025年),投诉内容集中于包括房源信息不实、隐瞒房屋质量问题、合同条款模糊等。例如,武汉消费者投诉贝壳租房合同违约及房屋质量问题未解决。
03
一张贝K的画像
如果还不够,以下三条文字可加深你对贝K的认识:
1.本公司于2018年7月6日在开曼群岛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责任公司;
2.贝K控股有限公司并非一家中国经营公司,而是一家开曼群岛控股公司,自身并无实质业务,且并无拥有可变利益实体的大多数股权;
3.中国ZF对我们业务运营的监督及裁量权可能导致我们的运营及证券价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ZGZF可能随时干涉或影响我们的营运,或可能对在海外进行的发售及/或对中国发行人的外商投资加强控制,且已实施及可能会继续实施监管要求。我们未能满足有关要求可能导致我们的运营及/或我们证券的价值发生重大变化。
(以上3条摘自贝K2024年年报《董事会报告》篇)
开曼群岛获豁免有限责任公司的离岸属性与内地业务的深度绑定带来复杂的法律、税务及监管挑战。若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损害中国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它会阻碍市场准入与竞争(前述之捆绑销售家装服务),也会利用法律结构规避监管。例如,股东或消费者在中国境外难以对该公司及其高管提起诉讼,且中国与其他国家缺乏判决执行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法律的威慑力。
对于消费者,它既能限制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又能抬高价格与降低服务质量。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可能通过限制平台上商品种类或促销活动,迫使消费者接受单一交易条件。(前述之强制收取贷款服务费)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企业可能通过超高定价获取垄断利润,同时降低产品质量以缩减成本。消费者在缺乏替代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承担高价和低质服务。(前述之合同纠纷、“贝K税”)。
如今,一个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并无实质业务的公司,在年报中堂而皇之说“ZF可能随时干涉或影响我们的营运”,你觉得贝K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借用网络语言:天下苦“贝K”久矣!
文件补充: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地产经纪机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收取经纪服务费用。房地产互联网平台不得强制要求加入平台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实行统一的经纪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干预房地产经纪机构自主决定收费标准。房地产经纪机构、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相关行业组织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的,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开展反垄断调查”
——2023年4月27日《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
来源:五丈高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