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红场阅兵越来越近,中国的专机即将起飞飞往莫斯科,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美国一直都想拉拢俄罗斯,进而分化中俄关系,但是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是被削弱而是进一步加强。特朗普在对待俄罗斯问题彻底改变拜登时期态度,无限示好俄罗斯,根本目的就是弥合与俄罗斯之间的裂痕,进而把
前言:
俄罗斯红场阅兵越来越近,中国的专机即将起飞飞往莫斯科,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美国一直都想拉拢俄罗斯,进而分化中俄关系,但是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是被削弱而是进一步加强。特朗普在对待俄罗斯问题彻底改变拜登时期态度,无限示好俄罗斯,根本目的就是弥合与俄罗斯之间的裂痕,进而把俄罗斯从中国这边拉过去。
可是,中俄合作战略基石非常稳固,特朗普的图谋根本没有得逞可能。普京、拉夫罗夫等俄罗斯高层已经通过多种形式强调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绝对不会因为俄罗斯与美国的合作而影响。这次中方派出高层代表团高规格参与,不仅是历史纪念,更是对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刻回应。中俄作为二战胜利国,拒绝接受美国单极霸权主导的“新冷战”叙事,共同捍卫多边主义。
1
红场阅兵将成为中俄战略协作的“高光时刻”。莫迪以印巴局势紧张为由缺席红场阅兵,美国在参加阅兵问题上犹豫不决,欧洲国家更是集体抵制。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始终秉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中国坚定的高规格出席,具有特殊意义。俄方不光把这场阅兵式当做是亮剑的舞台,还想让这场活动成为俄打破西方外交封锁的一个平台。中俄通过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多边平台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为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提供实践路径。
中国高规格参加必将进一步推进中俄战略协作,让中俄合作进入新高度,迎来高光时刻。数据不会说谎,人民的真实感受不会说谎,两个国家的共同利益不会说谎。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在美西方制裁俄罗斯背景下,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主要购买国。2024年中俄签署20余份合作协议,涵盖能源、科技、军事等多个领域。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超1亿吨,管道天然气年供气量达380亿立方米,占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近30%。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经高达近2500亿美元,实现高速增长,成为了不确定世界局势下唯一的确定性。俄乌冲突三年来,中俄贸易逆势增长,仅2024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同比增幅达18%,这为俄经济提供了“抗压韧性”。中俄在粮食、俄远东开发、航天和军事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合作。中俄定期联合军演和战机联合巡航等活动,更是成为军事互信典范。很显然,这一次我们高规格参加红场阅兵,将把中俄合作推向新高度。
2
普京9字定调中俄关系打消外界所有质疑,中俄关系的战略升级将见证美国霸权的裂痕。普京以“深层次、具有战略意义”九字定调中俄关系,直接回应了美国拉拢俄罗斯孤立中国的企图。普京对于中俄关系给予极高的定位,主要是基于两国深层的战略互补。可以说,中俄背靠背才能抵御一切霸权的关键。中俄肩并肩,世界秩序就乱不乱。中俄携手不仅仅是中俄两国现实利益需要,也是全世界稳定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需要。
首先,中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俄罗斯能源与原材料出口填补中国需求,中国制造业与资本助力俄产业升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需要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石等资源。俄罗斯则需要来自中国的工业品,来弥补西方制裁造成的短缺,满足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2024年上合峰会期间,中俄签署涉及北极开发、数字丝绸之路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为俄罗斯发展注入活力,也为我们自身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其次,中俄合作符合地缘平衡需求。在联合国投票中,中俄在叙利亚、朝鲜等问题上协同立场,削弱美国外交影响力,实现了地缘平衡。美国在印太、东欧的双线施压,迫使中俄抱团取暖。美国一直试图联合盟友构建一个以美国霸权为核心的封闭体系,而中俄合作则能实现地缘平衡,打破美国主导的单极霸权格局。
再次,中俄合作利于推进国际秩序重构。中俄共同反对单边主义,推动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体系,与美国的“俱乐部式规则”形成对立。欧盟对俄制裁同时将7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试图离间中俄,但收效甚微。中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提升至35%,加速去美元化进程。美国对华芯片管制后,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俄、中东合作构建替代供应链,2024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提升至25%。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报告指出,中俄关系的深化使美国在欧亚大陆的“离岸平衡”策略面临失效风险。
3
特朗普无力主导国际秩序,在空军一号上情绪失控语无伦次。特朗普日前结束在海湖庄园的度假并乘坐专机“空军一号”返回华盛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情绪失控、语无伦次。据悉,《华尔街日报》提问的是美俄关系问题。面对这个普通问题,特朗普就破防情绪失控,大骂“你们这些人对我太坏了,《华尔街日报》已经彻底堕落了……我们不想和你们浪费时间。”特朗普还谴责
《华尔街日报》是“烂报纸”,是中国的“代理人”。特朗普情绪失控,核心的就是因为执政100天来,他推出的政策都基本上失败,而华尔街日报报道了不少关于特朗普的负面消息。特朗普第二任期初,曾试图通过斡旋俄乌冲突拉拢俄罗斯,但其“联俄制华”计划遭遇双重失败。普京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俄关系“不可动摇”,并拒绝在台湾、南海问题上配合美国施压。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后,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6.2%,企业成本增加逾3000亿美元。特朗普的“情绪失控”不仅是战略挫败的结果,更源于国内多重危机。马斯克等“技术派”与“MAGA民粹派”在移民政策上激烈冲突,削弱执政凝聚力。“卡罗尔案”500万美元赔偿判决引发舆论争议,民主党借机推动“性侵指控”扩大化。对盟友加征关税导致美欧关系恶化,德国、法国宣布对美报复性关税,涉及商品规模达240亿美元。
来源:深度军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