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下的破局:三大领域“反内卷”,国内大循环加速快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5:47 2

摘要:2024年,深圳华强北的老陈,在自己的跨境电商仓库里忙得团团转。原本要发往墨西哥的智能插座,如今得贴上中文标签,准备在拼多多销售;仓库里堆积的蓝牙耳机包装盒上,“Made for USA”的字样,透着无奈与讽刺。其实,像老陈这样外贸转内销的故事,正不断上演。

2024年,深圳华强北的老陈,在自己的跨境电商仓库里忙得团团转。原本要发往墨西哥的智能插座,如今得贴上中文标签,准备在拼多多销售;仓库里堆积的蓝牙耳机包装盒上,“Made for USA”的字样,透着无奈与讽刺。其实,像老陈这样外贸转内销的故事,正不断上演。

三周前深夜,拼多多总部依旧灯火通明,程序员们调试新系统时,或许没意识到,4月22日上线的“仅退款”新政将改写电商规则。此前商家饱受买家“仅退款”困扰,新政后,平台不再强制介入,商家能自主决定。数据显示,新政实施三周,电商投诉量骤降18.7%,商家新品上架率暴增12.4%。义乌卖袜子的王大姐对此赞不绝口,直言以前每天8%的预算都被“白嫖党”占去,现在省下的钱能开发三款新设计,这无疑打响了中国经济“反内卷”的第一枪。

制造业也开启了变革。谁能想到,长安CS75的部件会在东风汽车生产线组装?“混线生产”这个曾被视为行业禁忌的模式,成了央企降本增效的关键。东风 - 长安联盟通过这种方式,单车制造成本直降14.7%,以一年百万辆的规模计算,省下的钱足够建两座长江大桥。特斯拉上海工厂因关税压力减产15%,而中国车企将省下的资金投入800V高压平台研发,用“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实现突破。

光伏行业同样不甘落后。4月中旬的座谈会上,某逆变器龙头企业董事长直言不能再做赔本买卖。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均价暴跌23%,研发投入占比跌破生死线。会后,行业自律公约出台,要求企业保证金不低于合同金额5%,遏制低价竞标。效果立竿见影,5月光伏组件出口单价环比回升8.2%,技术专利申报量同比增长37% 。

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实则是一盘大棋。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指出,“反内卷”政策在重点行业节省10%成本,就能通过产业链传导,带来约1.2万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量,相当于补上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缺口的45%。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原本做外贸汉服的企业借助抖音电商,日销百万,内销利润率比外贸高出17个百分点;北京的周阿姨用政府消费券购买国产智能马桶盖,觉得比进口产品更适配北方水质,背后是工信部质量标准认证体系的推动,2024年第一季度,国产品牌在中高端消费品市场占有率翻倍,达58.7%。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壁垒,中国以“太极拳”般的化劲应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模型推演显示,“反内卷 + 扩内需”组合拳持续发力,到2026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有望突破45%,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能激活1.2万亿内需市场,相当于再造一个印尼消费市场。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坦途。东莞玩具厂老板老李就为转内销发愁,设计、营销都得从头开始。商务部调研显示,63.4%的外贸企业转内销时,最大障碍是不了解国内渠道规则。为此,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专门设立“外贸转内销”流量入口,助力企业转型。

回望历史,1930年代大萧条催生凯恩斯主义,2008年金融危机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如今,面对关税挑战,中国选择从供给端提质、需求端扩容的发展路径。深圳储能企业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三年翻三倍;上海洋山港,装载国产电动车的船只驶向波斯湾,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成都春熙路,年轻人在直播间抢购外贸转内销商品。在这场经济博弈中,国内大循环模式能否顶住外部压力,带领中国经济笑到最后,值得期待。#这场关税大战你怎么看?#

图文来自网络侵权私删

来源:百香果e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