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解决教师真实困惑,进一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结合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在思考与实践中共同探索新质课堂的有效推进。主题研修活动分片进行,采取线下活动和线上直播两种方式。
聚焦核心素养表现 共研学习任务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教学”研修活动
为解决教师真实困惑,进一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结合如何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在思考与实践中共同探索新质课堂的有效推进。主题研修活动分片进行,采取线下活动和线上直播两种方式。
4月18日下午,西片研修活动在丰台一小北宫分校进行。丰台一小北宫分校胡雪老师现场执教《1000以内数的认识》。胡雪老师借助北宫镇“风车游园会”的真实情境,引领学生通过“数风车”“从777数到999”和“999添1”的活动展开教学,借助计数器引出新的数位,从后继数和计数单位两个角度认识1000,感受十进制和位值制思想。
课后,胡雪老师围绕基于单元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优化,与现场老师分享了磨课历程。详细介绍了自己如何结合单元内容,从数感的不同纬度出发,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何依据素养目标设计核心任务,关注素养培养在课堂中生根发芽的蜕变。
在点评环节,陈金珠老师结合数感的具体表现,从理解数的意义、合理估算等维度展开,阐释了核心任务的设计初衷及其价值。
4月25日下午,中、东片研修活动在丰体时代小学进行。丰体时代小学王艳老师现场执教《1000以内数的认识》。王艳老师组织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发现的三位数,为学生提供小棒、第纳斯方块、计数器等多种学具,借助“表征785”“从785数到999”和“999添1”的活动,理解数的含义,认识“1000”和新的计数单位“千”。借助学具,多次进行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10个百是一个千的“替换”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建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课后,王艳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数黄豆”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1000有多大。王老师鼓励学生先估后数,由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到百个百个地数,学生借助“数豆神器”,边数边做出调整,在活动中发展数感和量感。
陈金珠老师以《聚焦核心素养表现 共研学习任务设计》为主题,从不同维度对数感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细化解读,阐释了同课异构的两节课为发展学生数感而设计的进阶式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性作品说明了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陈老师强调,要依据课程标准,参考课标解读,在学习专家学者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与理解,梳理有关素养的具体表现。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建立落实素养培养的“标准”,依据“标准”设计低门槛、大空间、多层次的核心任务,将表现性评价嵌入教学过程,在常态课中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此次主题研修活动以具化核心素养表现、精研学习任务设计为核心,力图构建“共建标准—共研设计—共探实践—共享成长”的教研常态。通过前沿成果学习、课堂展示等方式,促进教师实现从关注“知识本位”向落实“素养本位”的转变,践行素养导向的常态课堂教学。
摄影 | 方 妍
审核 | 马洪波
编辑 | 何 云
来源:丰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