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赣鄱大地的春风里,指尖触碰到的每一缕风,都裹挟着百年前的呐喊。1919 年的 5 月 4 日,北平街头的呐喊如惊雷划破夜空,而这声惊雷,跨越千山万水,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激起千层浪。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于 5 月 7 日传到江西,南昌、九江、赣州的校园里,青年们
站在赣鄱大地的春风里,指尖触碰到的每一缕风,都裹挟着百年前的呐喊。1919 年的 5 月 4 日,北平街头的呐喊如惊雷划破夜空,而这声惊雷,跨越千山万水,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激起千层浪。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于 5 月 7 日传到江西,南昌、九江、赣州的校园里,青年们眼中跳动的炽热光芒,恰似星火燎原的前奏。
南昌的学生们聚集在街头,他们攥紧的拳头里,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九江的青年们振臂高呼,声音冲破云霄,喊出的是不甘屈辱的民族气节;赣州的学子们奔走相告,脚步匆匆,传递的是救亡图存的坚定信念。那时候的江西青年,用最质朴的方式,回应着时代的召唤。他们游行集会,用文字、用声音、用行动,声援着远方的斗争。他们或许稚嫩,却有着舍我其谁的勇气;他们或许青涩,却怀揣着对国家最深沉的爱。
这场运动在江西,很快从学生群体蔓延开来,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先锋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民族的希望。1921 年底,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共青团组织 —— 安源团支部在江西成立。这不仅是组织上的创新,更是精神火种的传递。安源的青年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依然坚守着对理想的追求,他们如同暗夜中的灯塔,为迷茫的人们指引方向。
时光流转,岁月的长河中,江西青年的身影始终闪耀。1926 年 3 月 18 日,年仅 22 岁的刘和珍,这位来自江西的女子,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毅然走向斗争的前线,最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鲁迅先生饱含悲痛与愤怒,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不仅是对刘和珍的赞美,更是对所有为理想献身的青年的致敬。刘和珍的勇敢与坚韧,成为了江西青年精神的一座丰碑,激励着后来者前赴后继。
1929 年,34 岁的刘仁堪在敌人的屠刀下,展现出了令人震撼的意志。敌人割下他的舌头,妄图让他屈服,可他却用脚蘸着鲜血,写下 “革命成功万岁” 六个大字。这六个字,是他用生命书写的信念,是对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在那黑暗的岁月里,无数像刘仁堪这样的江西青年,用生命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担当。
1935 年,方志敏在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方志敏的一生,都在为理想而奋斗,他的《可爱的中国》,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他的精神,如同火炬,照亮了江西青年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百年时光,转瞬即逝。五四精神的火炬,穿越时空,在红土地上代代相传。它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黯淡,反而愈发闪耀。今天的江西青年,正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2012 年,江西宜春人梁汝波与张一鸣共同创办字节跳动。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他们以敏锐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字节跳动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的创造力与拼搏精神。梁汝波作为江西青年的代表,用行动证明,在新时代,江西青年同样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潮流。
2025 年 2 月 18 日,江西鹰潭人祝铭明,作为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展示了克重 49 克具备 AR 功能的 Rokid Glasses。这一创新产品的背后,是祝铭明和他的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钻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祝铭明带领着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将梦想变为现实。他的成功,是江西青年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生动写照。
2025 年 3 月 10 日,被誉为 “华为天才少年” 的江西吉安人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 —— 智元启元大模型 (GenieOperator-1)。稚晖君在科技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他以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江西青年,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从五四运动时期为国家命运而抗争的热血青年,到如今在科技、商业等领域发光发热的新时代青年,江西青年的精神内核始终如一。他们身上,有着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有着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更有着永不言弃、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
走在江西的大街小巷,看着那些青春洋溢的面孔,仿佛能看到百年前的青年们的影子。他们或许穿着时尚的衣服,拿着先进的科技产品,但眼中的光芒,与百年前的先辈们一样炽热。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有的投身于乡村振兴,用知识和智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的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攻克技术难题日夜操劳;有的活跃在文化领域,传播江西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是五四运动 106 周年。这 106 年,是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 106 年,也是江西青年不断奋斗、不断成长的 106 年。当中国梦的接力棒传到江西青年手中,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接过,奋力奔跑。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红土地上,五四精神的信仰之光永不熄灭。它照亮了江西青年前行的道路,也照亮了中国未来的方向。每一代江西青年,都在自己的时代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而这些篇章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
“赣水奔流向浩茫,百年星火耀东方。和珍碧血昭忠骨,仁堪残躯写赤章。志敏箴言铭史册,稚晖妙笔绘新章。红原自有擎天木,接力青春再启航。”江西青年,是红土地上最耀眼的星辰。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未来的征程上,也必将继续绽放光芒。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五四精神的内涵;用奋斗和拼搏,创造着属于自己、属于国家的美好未来。当岁月的风再次拂过赣鄱大地,我们相信,江西青年的故事,将继续书写,五四精神的火炬,也将永远传递下去。朱淳兵 文/图
来源:红色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