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明智,书香致远。近年来,红山区坚持在“书香”中赓续城市文脉,深化“阅见北疆·书香红山”文化品牌建设,深度创新全民阅读方式,着力构建阅读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公共阅读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夯实阅读基础,激发全民阅读活力,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阅读明智,书香致远。近年来,红山区坚持在“书香”中赓续城市文脉,深化“阅见北疆·书香红山”文化品牌建设,深度创新全民阅读方式,着力构建阅读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公共阅读资源向基层倾斜,不断夯实阅读基础,激发全民阅读活力,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巍巍红山书香飘,琅琅书声最动人。
一杯咖啡,一本好书,张丽娜的午后时光好惬意。自从红山区图书馆乌兰哈达游客中心分馆建成,张丽娜便成了这里的常客。从小在书香中浸润的张丽娜说,阅读不仅是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还要有一方身心自由的小天地,图书馆分馆的设立为她提供了阅读便利,她非常喜欢。
走进红山区图书馆,不少读者正专心致志地享受阅读时光。阅览室、古籍室、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馆等功能室划分,为市民提供精细化的阅读服务,吸引更多市民在闲暇时与书为伴,在书香中快乐前行。“每次来图书馆都是思想的升华,充实感油然而生,更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读者宋思源感慨地说。
唯有砥砺奋进 方有书香沁人
为了让优质阅读资源向基层延伸,做到阅读资源覆盖“无死角”,红山区围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为基层图书分馆配图书10余万册,在各总分馆和部分基层服务点配备了自助借还机、公共文化一体机、有声听书墙、报刊电子书借阅机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整合公共阅读资源,打造数字文化展示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使“万卷书”触手可及。
目前,红山区图书馆已实现13个镇街分馆全覆盖,建成基层图书分馆77个、社区、村等基层服务点80余个,红山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深入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小学、社区、街道等地建立少儿图书分馆50余个。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总馆为龙头,以分馆为枢纽,以村(社区)文化中心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圈”。
更为重要的是,红山区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全民阅读服务网越织越密,不仅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覆盖面,打通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而且全民阅读认同度和参与率不断提高,多元化的阅读阵地,让书香滋养一座城。
树立品牌 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
书香润泽童年,阅读点亮梦想。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依然精彩。由红山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红山区图书馆联袂带来的“阅读北疆·书声琅琅”全民阅读活动足够博得眼球,来自多所学校的200余名师生欢聚一堂,以绘本和课本剧的形式重温经典,领略别样书香魅力。红山区第十一小学学生牛如意说:“课本剧《草原额吉》生动地展示了草原人民的善良与大爱,这种感受是课本无法直接给予的,由此,我更加热爱阅读。”
一种品牌 一种力量
厚植于红山文化沃土,红山区的书香文化大有可为,且已形成品牌之势,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近年来,红山区以全民阅读“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为契机,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广泛开展书香社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等创建活动,以一系列品牌活动不断扩大全民阅读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
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抓手,依托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以及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民阅读月、红山区市民读书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品牌阅读系列活动,力争“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声音”。在农村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培训、讲座、展览及阅读推广活动,助力弘扬“北疆文化”、推广全民阅读。“红图文化大讲堂”从图书馆报告厅走向红庙子镇、文钟镇的田间地头,让浓郁书香涵养乡村文明、满溢乡村振兴之路;“英金幻彩 讴歌时代”赤峰地区原创现代诗征文大赛已举办六届,不少农民作家踊跃投稿原创作品并获得奖项,促进了本域诗歌的繁荣和发展,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多样化进程。
走进赤峰学院举办“弘扬北疆文化 感受阅读之美”读书分享会,与来自赤峰学院文学院、医学部的师生一起分享读书体会,交流读书心得,细品书香,感知阅读之美。走进铁南社区、迎宾路社区,开展“年俗明礼 书香启智”文化下乡新春有奖猜谜活动,令居民在趣味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走进乡村、社区、学校开展“阅读浸润童心·书香传递文明”图书漂流活动,把装有不同种类图书的漂流包送到读者家中,让图书在不同读者间流通,让图书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让爱传递。
数字赋能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信息时代,“书”的选择更加丰富,“读”的方式更加多元。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主动阅读。
走进红山区图书馆大厅,在科技感十足的瀑布流电子资源借阅一体机上,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源在大屏幕上缓缓“流动”。“点击屏幕上的书籍封面,即可了解书籍详情,感兴趣的话直接扫描二维码下载就能阅读。”红山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吉梦宇向读者介绍。
据悉,“有声听书墙”是一种便捷化、创新型数字阅读,以“有声阅读”突破传统图书馆时空限制,让读者感受到从“眼睛阅读”到“耳朵阅读”的全新体验。
不可否认,线上阅读是当下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方式,其另辟蹊径,用有声有色的表达方式加深了读者(观众)对文章和视频的了解。而提到线上阅读,就不能不提专题栏目《红山故事》。
《红山故事》在新华网、“我的新红山”客户端等平台上线后反响热烈,单期视频浏览量最高达到60余万次,第一季总浏览量达100余万次。红山区图书馆副馆长李嘉欣介绍说,《红山故事》由红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和红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发起,红山区图书馆特别推出,以“采撷民间趣事、聆听名人轶事、感受龙乡往事”为主线,充分发挥红山区现有的图书、文化、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创新地方文献宣传推广方式,盘活用好本土文化资源,将沉寂在书本中、深藏在记忆中和静默在展柜中的知识,制作成符合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的精短音视频,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实现阅读艺术化和便捷化升级。
谈及《红山故事》的影响力,李嘉欣坦言:“《红山故事》的成功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奠定基础,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书香赤峰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打造‘北疆文化’阅读品牌再添新活力,为推广全民阅读再增新动力。”
好政策利好使然,如今的红山区,全民已然兴起“阅读热”。而透视“阅读热”,不光靠事例,还要用数据来说话。据不完全统计,红山区每年约有近50万人次走进图书馆(分馆)、书吧。
如今,走进公共图书馆、书店和各类书屋,随处可见“读书人”,书香在这座城市弥漫、飘散。
如今,一个个多维度、深层次、分众化的阅读体验空间正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全民阅读·书香红山”文化品牌越擦越亮,便利的阅读条件、便捷的阅读平台,让阅读渗透城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助推城市发展。
来源:中国红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