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重拳整治旅游市场 护航“爽爽贵阳”城市名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17:22 2

摘要:“五一”假日如约而至,如何保障来筑游客合法权益,让游客游得舒心、玩得开心?连日来,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的集中整治行动,护航“爽爽贵阳”城市名片。

“五一”假日如约而至,如何保障来筑游客合法权益,让游客游得舒心、玩得开心?连日来,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的集中整治行动,护航“爽爽贵阳”城市名片。

黔灵山公园游人如织

重拳打击震慑 集中整治旅游市场环境

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市文旅局着力加大对旅行社、导游、旅游团队、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全覆盖巡查力度。特别是在节假日、旅游旺季等重点时段,提高巡查频次,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63人次,检查旅行社 170家次、景区景点54家次、旅游团队77个次、旅游大巴69 台次,覆盖青岩古镇、贵州梅园、贵阳火车北站等 12 个重点区域。市本级梳理发现相关问题线索 12 个,均已立案;全市梳理发现问题线索43个,已经全面列入整改清单开展调查处置。

市文化执法支队联合清镇市文旅、公安、交通、街道等多部门协同作战,查获贵州某旅行社以 66 元/人组织54名老年游客赴桂林四日游,该旅游团实际接待成本远超参团价格,涉嫌“不合理低价游”。执法人员当场责令旅行社停止违规行为,妥善安置游客,并对涉事旅行社进行立案调查。

开展集中整治以来,贵阳市对无旅游经营资质或旅行社业务的“黑社”,和以“低价”为诱饵,通过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等有偿服务,欺骗旅游者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对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业务,通过低价虚假宣传信息等手段将旅游者诱骗至特定地点以获取高额返利的“黑导”,以及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招徕、组织接待旅游团队,承揽导游业务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多起违法违规行为,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形成震慑效应。

4月16日专门组织贵阳市旅游行业协会旅行社分会相关负责人,贵州贵旅出行服务有限公司、贵阳中国旅行社、天悦旅行社、黔中行旅行社等重点旅行社负责人召开会议,传达了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相关情况,通过约谈提醒的方式要求企业和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抵制行业乱象。同时,市执法支队、各区县文旅部门也先后多次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约谈等。

青云市集

构建“四共六协同”机制 跨部门联动整治乱象

集中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购物等问题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文旅局聚焦集中整治突出问题,深化与市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协作,通过构建跨部门“四共六协同”联动机制,形成“部门协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执法监管合力,推进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专项走深走实。

坚持高位推动,搭建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市文旅局与市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分别成立跨部门联动执法协调机构,由协作双方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业务科室及执法大队负责人为成员,明确联络员专职对接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组织体系。分别签订《文化市场领域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旅游市场领域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围绕“维护文化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目标,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工作原则,建立“四共”(线索共享、信息共通、案件共商、执法共联”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协商会,统筹部署联合执法行动,全面提升跨领域执法协作工作质效。

创新协作机制,打造全链条执法“联动模式”。贵阳市构建“六大协同机制”,破解跨部门执法壁垒——

建立线索移送机制,对日常监管、投诉举报中发现的涉他部门管辖线索,及时移交接收,实现违法线索“双向流转、无缝衔接”;

建立执法协助机制,通过《协助调查函》规范跨部门调查取证,明确协查响应时限和材料反馈标准,解决异地核查难、证据固定难等问题;

建立执法联动机制,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旅行社租用非营运车辆”等热点问题,互派执法骨干组建联合检查组,开展专项行动联合执法;

建立执法互认机制,对现场笔录、检测报告等合法取得的证据材料互认互用,避免重复执法和资源浪费;

建立信息通报机制,通过政务平台、工作简报等实时共享执法数据、风险预警和典型案例,强化风险研判和精准监管;

建立协作会议机制,每半年召开联动响应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讨疑难案件、部署专项行动,遇突发问题即时召开临时协商会,确保执法协作高效顺畅。

截至目前,市文化执法支队联合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对全市重点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景点)、交通枢纽开展执法检查20余次,检查旅游客运车辆200余台次,调取核查旅游包车监控视频证据30余件,召开工作联席会议4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发布规范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2期,开展旅游购物场所专项检查行动2次。

民生路

宣传与执法同频共振 营造法治诚信旅游环境

贵阳市文旅局在开展旅游行业导游乱象整治、强制购物专项行动过程中,坚持普法宣传与执法监管同频共振,通过构建信用评价制度、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凝聚多元宣传合力,有效增强从业人员法治素养和游客维权意识,为持续擦亮“爽爽贵阳”城市品牌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创新建立“三色信用+红黑榜单”双轨机制。构建以“红黄蓝”三色风险信用等级体系为核心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根据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实现执法资源精准配置。制定《贵阳市旅游行业“红黑榜”制度(试行)》,指导贵阳市旅游协会发布贵阳市旅游行业2025年第一季度“红黑榜”,公布红榜企业14家、优质导游4名,黑榜企业10家、问题导游2名,通过红榜激励、黑榜惩戒,双管齐下,对红榜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对黑榜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市场导向,有力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构建“微短剧+融媒体”立体传播矩阵。聚焦“3·15”“五一”等关键节点,创作《线上旅游防骗指南》《远离“富”套路,守住钱袋子》系列普法微短剧,通过情景剧还原“网络虚假宣传”“假冒富二代营销”等典型案例,执法人员以案释法破解消费陷阱。其中《线上旅游防骗指南》作为全省首部旅游普法短视频,获省文旅厅全省推广,被“天眼新闻”“知知贵阳”等省市政务新媒体转发,全网播放量突破10万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防骗意识和维权能力。

搭建“线上+线下+行业”三维宣传网络。线上依托政务平台拓宽监督渠道,在爽爽贵阳,执法支队微信公众号发布《征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公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设《破黑治乱·文旅亮剑》专栏,累计发布执法动态、警示案例、普法课堂32期;线下在甲秀楼、贵阳北站、青岩古镇等8个交通枢纽及景区设立“普法宣传点”,组织执法人员开展“面对面”普法活动20余场次,发放《旅游维权指南》《理性消费提示卡》等宣传材料1800余份,现场接受游客咨询100人次。强化行业协会纽带作用,指导市旅游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依法依规经营、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倡议书》,发布黄果树、西江苗寨等12条省内热门旅游线路诚信指导价,组织会员单位签订《优质服务承诺书》,着力营造公平有序诚信的旅游市场环境。

终审丨何佑中

来源:爽游贵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