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此次展览一经开展,便吸引了大量观众,每日开馆前,博物馆门口就排起了长龙,馆内更是人头攒动,人气爆棚。那么,除了贝聿铭特展外,还有哪些现象级展览值得我们期待。
近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此次展览一经开展,便吸引了大量观众,每日开馆前,博物馆门口就排起了长龙,馆内更是人头攒动,人气爆棚。那么,除了贝聿铭特展外,还有哪些现象级展览值得我们期待。
“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
近日,浦东美术馆年度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正式开幕。作为陈逸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完整的个人回顾展,“时代逸飞”以陈逸飞诞辰80周年纪念为契机,全方位地呈现了陈逸飞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了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
展览被分为四个板块:“成长岁月”、“心灵之桥”、“海上风华”和“大视觉时代”,共汇集了逾150件展品,囊括了绘画、雕塑、影像、出版物、手稿等多种媒介。展览涵盖了80件陈逸飞各阶段不同系列的代表性油画,同时展示了他在“大美术,大视觉”理念下所进行的多元艺术实践,全景式地呈现了这位艺术巨匠如何在时代变革中推动了绘画、影视、时尚设计与传媒、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与融合。
亮点展品包括:《开路先锋》《黄河颂》《踱步》等早期经典作品;《周庄》《苏州的黄昏》等留美时期开启的“水乡”系列绘画;为大众所熟悉的《长笛手》《女人与吉他》等“音乐家”系列绘画;以《夜宴》《浔阳遗韵》《丽人行》为代表的海派风格“仕女”系列绘画;以《玉堂春暖》为巅峰,将绘画美学延伸至电影实践中的“海上旧梦”系列绘画;以及包括《山地风》《绿绿的草原》在内,突破一贯浪漫写实传统的“西藏”系列绘画等。美术馆三层镜厅内还将特别呈现陈逸飞职业生涯内唯一雕塑作品《东方少女》;展厅内则将循环播映《人约黄昏》《理发师》等四部由陈逸飞执导的电影精剪。四个板块内穿插的各类珍贵文献更将极大地丰富展览内容,为大家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悲鸿花园一一徐悲鸿留法纪念展”
值此中国近现代著名艺术家徐悲鸿诞辰130周年之际,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2层展厅呈现巡展“悲鸿花园一一徐悲鸿留法纪念展”。这座“流动的艺术花园”,初展始于徐悲鸿先生的家乡无锡,此后也将在不同城市传递徐悲鸿的艺术审美与浪漫精神之旅。
作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者之一,徐悲鸿在1919年赴法国留学,曾深受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严格的学院派绘画训练的他,在20世纪初的印象派艺术盛行的法国看到了与国内截然不同的风景:巴黎的咖啡馆文化、街头的花鸟市场、塞纳河畔的花园景致,以及繁花似锦的春天,都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在他之后的作品中,既有对写实主义的坚守,也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生命力。展览以四个主题章节、32幅作品为核心,其中包括28件版画,分别来自徐悲鸿、徐悲鸿法国老师的作品,以及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先生的4幅真迹。分别展示了徐悲鸿在欧洲学习时期的作画手笔、受法国印象派光影启发的花鸟写生、回国后融汇中西风格的肖像代表作,以及以其经典马题材为代表的生命动感的呈现。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鸿与其子徐庆平两位艺术家同样经历留法求学之路,在艺术追求上呈现出的一脉相承的相似性,由此把观者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之旅。
「月球计划:登月序曲」航天主题XR沉浸式展
近日,一场以航天为主题的 XR 沉浸式展览——「月球计划:登月序曲」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启幕。本展览由上海窗宇画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上海宝龙美术馆艺术运营、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监制,将科学研究与先锋艺术想象有机融合,借助空间定位算法与百万级粒子渲染技术,构建出从地球发射基地到月球表面的全流程虚拟场景。本次展览将从即日起至10月31日。
观众佩戴专业XR设备,在2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中,不仅能感受火箭发射的震撼轰鸣、地月轨道穿越的失重状态,还可参与月球基地建设的互动环节。这一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扩展现实(XR)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展览奠定了科技与艺术交融的基调。 本次「月球计划:登月序曲」展览是上海宝龙美术馆一次极具意义的全新尝试与机遇。在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的当下,上海宝龙美术馆大胆引入航天题材XR沉浸式展览形式,结合科技前沿头显设备与灵活、细腻的现场运营,为公众打造高品质的独特的文化体验。
“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沉浸式探索体验”
近日,来自法国的ECLIPSO与Small Creative联合制作,与HTC VIVE旗下致力于结合文化艺术与创新科技的VIVE Arts团队、BFC外滩金融中心联合呈现「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沉浸式探索体验」。
「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结合了历史学术考证、虚拟现实重构和数字互动叙事,在30分钟的大空间虚拟现实体验中,带观众亲历泰坦尼克号的世纪沉浮,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探险途中,观众将跟随深潜器直达3800米的大西洋海底,近距离观察沉没百年的沉船遗址,并找回泰坦尼克号官方摄影师威廉·哈贝克拍摄的失落影像。通过影像镜头,观众将穿越回巨轮首航的1912年,与同船乘客一同惊叹于其豪华与宏伟——漫步甲板、欣赏日落、参加舞会、走进发动机室,直至在驾驶舱见证冰山撞击那一刻,迎接命运转折的震撼。
该沉浸式探索集结全球精英制作团队,在法国ECLIPSO与Small Creative的联合打造下,精心重现了泰坦尼克号船体结构、乘员故事以及历史事件。所有资料均经过严格的交叉验证,以确保体验内容符合史实的真实性。该项目还基于丰富的文献档案,研发过程中参考了瑟堡海洋城(Cité de la Mer)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权威档案资料。
博新全宇宙创始人、LWA卢瓦文化首席执行官唐祎程表示:“博新全宇宙致力于与全球领先的文化机构和科技公司合作,不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因此,我们很高兴此次携手HTC VIVE ARTs、法国ECLIPSO与Small Creative,共同在BFC外滩金融中心带来「泰坦尼克号·遗世回响」。这部作品通过高品质的历史重构,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1912年那个被冰山和大西洋封存的历史现场,希望能让全年龄段观众、广大电影及历史爱好者都能领略历史重现的魅力。”
来源:福布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