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濠江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按照省、市人大的工作要求,建强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努力搭建起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进一步推动代表联系群众活动走深走实。
近年来,濠江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按照省、市人大的工作要求,建强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努力搭建起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进一步推动代表联系群众活动走深走实。
着力促进“三化”建设,不断夯实阵地基础
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联络站硬件建设和软件支持,不断夯实代表履职阵地建设,切实把联络站建强用好,努力推动全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站点布局。综合考虑人口、代表分布等因素,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以“7+18”的模式在全区打造25个代表联络站,即7个街道中心联络站、18个社区联络站(其中达濠、礐石、广澳、河浦街道各建成3个社区联络站,马滘、玉新、滨海街道各建成2个社区联络站)。各代表联络站均按照“六有”、“四个规范”、“三化”要求进行建设,安排固定的办公场所,并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每个联络站设站长1名、联络员1名,负责联络站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相关事宜。
完善工作机制。全区各联络站均建立健全联络站工作职责、联系选民、意见处理流程等制度,并将相关制度、进站代表基本信息、年度活动安排表公开上墙,让代表职责和联络站发挥功能一目了然。各联络站每月设定固定接待日,代表们按轮值要求走进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并提前宣传公告,方便代表联系群众、群众找到代表。依托“粤人大”、“数字人大”系列应用,加快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建设,在代表联络站张贴站点和驻站代表二维码,及时更新站点基本情况、驻站代表等信息,同步展示工作制度、工作动态、代表风采等内容,推进联络站信息化平台建设。
加强精细管理。对进站的人大代表建立履职档案、明确工作职责,做到一人一档、记录真实完整。强化人员培训管理,把联络站站长、工作人员的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共培训60多人次,提高其在服务代表联系群众、组织开展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联络站运行水平。加强督促指导,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不定期到联络站开展调研,深化对联络站的规范管理,推动打造有特色的联络站样板站。
推动运行常态长效,更好听民声聚民智
区人大常委会持续优化代表履职平台和载体,利用联络站开展理论政策宣传、学习交流、联系群众、述职评议等活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濠江实践。
坚持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和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各级代表参加区人大常委会举办的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人大代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宪法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推动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各联络站每季度组织代表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代表的政治站位和履职水平。如河浦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结合主题活动邀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村农业工委副主任吴俊斌进站授课,为代表和社区干部专题解读“基层如何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基层干部推进“百千万工程”拓宽视野、提供思路。
坚持常态化开展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采取“线下+线上”、“站内+站外”、“固定+流动”等多种形式密切人大代表同群众的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全区联络站共开展活动525场次,参加活动的代表2323人次,其中进站接待代表613人次,接待选民群众91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40件,推动解决306件,形成代表直通车建议5件。如为解决群众反映的马滘片区地下自来水管网(公共部分)出现沉降易爆、水质不优等情况,造成居民用水不便,影响居民用水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问题,马滘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组织驻站代表前往粤海水务公司协调对接自来水管网管养情况,并走访多个社区了解自来水用水情况,现场对用水取样和送检,形成《关于推进马滘片区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的建议》并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承办单位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会同粤海水务公司建立水质定期检测与管道更新维护机制,同时制定管网更新改造的中长期和年度计划,适时进行实施改造,确保居民用水安全。又如代表们通过筹集资金修缮礐石街道尾村小学教学楼老化的外墙体,将广澳街道后江进港路旁闲置荒地见缝插绿变身后花园,推动加快滨海街道各社区弱电整治进度等,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
坚持常态化开展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区人大各街道工委每年有计划地组织辖区内的区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本人参加代表活动、学习培训、提出议案建议等情况,并接受选民对履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2024年主题活动期间,共有16名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参加代表履职报告会的选民共263名,发出履职情况评价表343张,评价结果为满意338票,基本满意5票,其中11名代表测评满意率达100%。
丰富代表履职内涵,持续提升功能实效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组织代表依托联络站开展视察调研、座谈走访、执法检查等活动,听意见、提建议,助力区委中心工作落细落实。
开展交叉视察活动。2024年4月,印发《濠江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百千万工程”交叉视察活动方案》,组织各级代表围绕各街道有关乡村产业振兴、绿美濠江生态建设、农房风貌管控、乡村治理等“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开展交叉视察活动4轮28场次,共收集代表意见建议214条。对于收集的意见建议,督促各街道、社区及时落实办理,其中已办结和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的196条。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去年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各级代表开展交叉视察活动,将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的形式,随机选取调研点位开展视察,切实反映和助推解决各街道、社区“百千万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为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夯实根基,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濠江实践。
开展“随手拍”活动。2024年12月起,各街道联络站认真贯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随手拍’,助力人居环境再提升活动”的工作部署,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在每天的“上班”途中或“回家”路上,随机抓拍周边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共收集照片1000多张,直通反馈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转交相关街道、社区及职能部门落实办理,共同推动濠江城乡环境净爽舒朗、整洁宜居。今年3月,礐石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为助力群众反映问题落实,组织辖区代表和区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前往红星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清理专项行动,以清理顽固卫生死角为突破口,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环境难题。
推进绿美濠江生态建设。坚持把推进绿美濠江生态建设主题融入全年代表工作,在南滨公园持续打造“人大代表林”,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植绿护绿氛围。各联络站根据辖区实际,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植树活动,种植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凤凰木等20多个品种800多株,不断为辖区发展增绿增色。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