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萨依巴格街道党工委紧紧抓住社区这一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前沿阵地,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持续擦亮“邻聚力”党建品牌,共绘居民幸福生活同心圆。
近年来,萨依巴格街道党工委紧紧抓住社区这一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前沿阵地,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持续擦亮“邻聚力”党建品牌,共绘居民幸福生活同心圆。
居民诉求“就地管”
深化“一核统领”,以党建红凝聚“亲邻”合力。萨依巴格街道推动社区党组织向网格、小区、楼道延伸,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圆心”、以网格党支部为“半径”、以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党员中心户”为“周长”的红色服务圈,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主心骨。社区党委每月组织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召开联席会,开发资源,与居民需求对接,形成小而精的服务项目,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共驻共建、形成联动,用心打造“全龄友好”新场景。整合辖区执法、市场监督和物业服务企业、卫生服务站等力量,邀请党员、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小区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探索“共建联议”治理新模式,提升基层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居民诉求“就地管”。
社区儿女服务站落成
实施“三个行动”,以品质优升级“亲邻”服务。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站)功能性不强、使用频率不高的功能库室,增设群众所需的就餐、理发、健身、读书、培训、娱乐等服务,真正让阵地活起来、服务暖起来,使党群阵地成为辖区“红色地标”。与巴州红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库尔勒市圣哲科技培训有限公司、萨依巴格街道首匠技能培训学校联手,对社区服务进行项目化打造、品牌化建设,形成“居民建功有平台,社区干事有资源”的良性循环。依托“双报道”党员微信群,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组织在职党员参与政策宣传、物业监督、助老护幼等活动,共建和谐社区;同时以居民微信群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手做”,激发广大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
日间照料中心的乐器室倍受青睐
突显“三大功能”,以“零距离”提升“亲邻”温度。结合群众意见与需求,开设艺术、运动、国学、科普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兴趣课堂,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支持逗花剧社、红叶艺术团、大漠楼兰之声合唱团等创作《长津湖的雪化了》《秋水伊人》《山里人》等曲艺、书画作品,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积极培育辖区文博产业,开展各类主题展览、讲座、公益电暖放映等精彩活动,以多样化的服务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组建103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环保、助学支教、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325次;组织开展“高手在民间 自家有能人”系列活动,释放“能人效应”,为基层治理“升温增效”,让居民感受到守望相助的邻里情。(通讯员:葛会团 审核:梁建忠)
来源:阵地与熔炉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