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事要看天气,出门要看黄历。有风有雨,不适合驾车自然也不适合乘船。俗话说,小船怕浪,大船怕涌。浪从何来?自然是风。风大了,别说小船,就是长江客轮也危险。本人曾有计划,从长江口坐客轮上溯,一路到三峡。因为安全原因,这个计划一直未成行。
“五一”家里蹲,看新闻触目惊心。天气渐热,游玩场所的水上项目也拨动人心。作为住河傍海的群众,就内河与海上乘船安全与大家聊聊。
做事要看天气,出门要看黄历。有风有雨,不适合驾车自然也不适合乘船。俗话说,小船怕浪,大船怕涌。浪从何来?自然是风。风大了,别说小船,就是长江客轮也危险。本人曾有计划,从长江口坐客轮上溯,一路到三峡。因为安全原因,这个计划一直未成行。
在一般的内河湖泊,多是小型平底船,抗风能力差、安全措施不多,做选择时可以考虑几个方面。一是码头景区安全措施,有没有安全员,安全员有没有玩手机打瞌睡,有没有强制穿救生衣等,看下来心中就有谱了。二是游玩看水域情况,最好是封闭河段,水深不大。如何看水深?水浅则清,水绿则深,水黑则渊。三是合理选择船型。景区游船种类多,价格不一。首选大中型,外观正常的。有些景区画舫雕龙画凤,我看到的都是重心不稳。
最后是个人要养成安全习惯,就如同行车系安全带。上下船要集中注意力,小船看跳板,大船避人潮。开放小船全程穿救生衣,封闭大船知道脱险通道、救生衣位置。
如果女人孩子,还都是旱鸭子,不听劝阻非要下水怎么办?你就说:走走,前面那美女身材真好!
至于乘坐海船,更要科学分析风险、心存敬畏。首先是出门前做好准备。看天气预报,雾季、台风季,避免乘船长距离航行,这意味着更多的不可控危险。在海边游玩、赶海、海钓时,使用小程序看下潮时,平潮前后2个小时为合适时间。简化着装,裤装、平底鞋为上,裙子等到地方再穿吧。带一些防晒用品,海边的太阳威力超猛。
二是船型选择方面。以客船为上,百余吨的快艇为下。前者船大,有多层客舱,储备浮力大,安全系数高,但数量少,船期间隔比快艇稍长。后者速度快,座位密集,逃生舱口少,在旅游景点往往数量多、间隔短,是运输主力。如果时间允许,乘坐前者较为安全。典型地点如普陀山。
此外,慎重乘坐冲锋艇。这种艇速度极快,也非常刺激,但不适合老人与孩子,由于冲锋艇是贴着海面滑行,会不停地上下颠簸,不仅极易晕船,人也可能一个转弯飞下水。最为典型的地点,为三亚、东南亚等,其实看起来爽坐着的反而是心惊肉跳。
三是登船时候注意事项。在乘坐客滚船时,由于是人、车混行,在上下船、上下楼梯时候,脚底踩实,特别留意车辆与船上的附着物,随便滑一下、碰一下都不是小事。如果是夜间乘坐客滚船,可以在客舱多坐一会,让其他旅客与车辆走的差不多时候,再从容下船。典型地点包括烟台、海口等地。在乘坐快艇时候,船体起伏摇摆厉害,经过舷梯、跳板登船时候需要慢、稳,切不可抢道,心慌可请工作人员拉一把。
四是掌握海上逃生方法。最基础是要知道救生衣摆放在哪,与怎样穿救生衣。上船后的第1件事,就是要确认救生衣的位置,通常位置包括头顶、客舱两头的救生衣柜,外面印制救生衣柜等字样,不确定可找乘务员确认。救生衣尺寸分成人与儿童两种,通常分开放置,但后者数量较少。
上船后的第2件事,是观看船上播放的安全宣传片,会做安全方面的提醒,包括救生衣摆放位置、穿戴方式讲解等,带队的人员、家长需要特别留意,自己了解之余,尽量告知其他成员,更需要看好小孩。船舱亦有一些安全警示,可以阅看掌握。一些船舶,会张贴人员在水中存活时间等警示。
而近几年兴起的海上滑翔机、水上飞鞋、水下漫步等项目,这些项目风险激增,并不适合缺乏与极限运动、水上运动打交道的国人,免费看看不好吗?
问题又来了,如果老婆女朋友非要玩,可以理性建议:买个保险,受益人写我。
来源:舰艏行处是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