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香包助力马庄乡村振兴:巧手绣出“五维”振兴画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9:17 2

摘要:为深入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总结马庄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文学与艺术系创新小组于4月20日至23日赴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参观村史馆、观摩香包制作、走访村民等形式,创新小组决定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徐州香包助力马庄乡村振兴:巧手绣出“五维振兴”新画卷

(黄斌 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为深入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总结马庄村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文学与艺术系创新小组于4月20日至23日赴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参观村史馆、观摩香包制作、走访村民等形式,创新小组决定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这五个维度作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马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财富密码”。

产业兴旺:小香包撬动大市场

马庄香包通过产业化转型实现品牌跃升。村集体成立香包生产合作社,整合分散作坊,推动产品种类拓展至120余种,并与中国黄金、盒马鲜生等企业联名合作,融入国潮元素和节令文化,销售额从2022年的40万个跃升至2023年超千万元,2024年全年订单金额超1200万元。通过自建直播团队、参加国际文博会及海外展会,香包远销日韩及欧美市场,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完整产业链。目前,全村年集体收入突破500万元,香包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金荷包”。

生活富裕:“绣娘”指尖织就幸福

香包产业带动近600名妇女就业,村民夏桂美等“绣娘”月收入超3000元,部分熟练工月收入达7000元。村集体通过免费培训将产业链延伸至周边20余个村庄,甚至惠及残疾人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2024年人均收入达3.56万元,村民住房面积超60平方米,村集体年增收超45万元。订单高峰期,村干部全员参与赶工,形成“干部带头、村民齐心”的增收模式。

生态宜居:文旅融合绘绿意

依托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马庄村将香包产业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香包文化大院、中草药园等文旅综合体。游客可体验香包制作,参观非遗工坊,2024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产值800万元。香包生产采用环保工艺,拒绝高污染模式,助力村庄从“煤灰村”蜕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人均绿地面积显著提升。

乡风文明:文化铸魂聚民心

农民乐团与香包文化双轮驱动乡风建设。苏北首支农民铜管乐团曾获意大利国际音乐节亚军,通过快板、歌舞传播正能量;民俗表演团在传统节日举办活动,凝聚村民精神共识。积分超市以文明行为兑换奖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非遗传承人王秀英无偿授艺,孙女创新品牌“歌尧”,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形成“手艺传承+文化自信”的良性循环。

治理有效:党建引领强根基

村党委推行“一强三带”工作法,以“党建+产业富民”优化管理模式。2019年改革中,通过计件工资、成本精细化核算,将生产成本降低近一半。党员干部带头跑市场、接订单,组建自主直播团队,掌握销售主动权。村“两委”吸纳年轻能人,创新“头脑风暴”机制,推动香包设计、材质迭代,并与高校合作研发中医药香包,实现治理效能与产业升级双赢。

从指尖技艺到乡村振兴引擎,马庄香包以非遗为纽带,串联起产业、生态、文化与治理的协同发展,书写了“五维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马庄村计划深化跨境合作,让香包“香”飘世界,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来源:鲁中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