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9:32 2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见一些小孩子拿着手机玩儿,孩子的手机无非是大人给的,家长可能正在忙怕孩子孤独,也可能是想过一会儿“安静”的时光,就用手机制服“熊孩子”。

文|善吾

编辑|善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看见一些小孩子拿着手机玩儿,孩子的手机无非是大人给的,家长可能正在忙怕孩子孤独,也可能是想过一会儿“安静”的时光,就用手机制服“熊孩子”。

在我们看来非常寻常的做法,其实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根据日本一教授十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可能会导致孩子发育停滞!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你一定看见过一种现象,还没三岁的小娃娃抱着一个比他脸都大的手机在看,有的是看动画片,有的是看视频,一旦拿走手机就会哇哇大哭,塞回手里就又乐乐呵呵的。

而他们的家长对此十分头疼,不让孩子玩吧,孩子老哭自己也哄不住,干啥都不好使。但是让孩子玩吧,又怕影响他的视力,小小年纪就近视了。

但是玩手机影响的不仅仅是视力,还有孩子的发育!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根据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川岛隆太的一项研究得出来的结果。

川岛在对约7万名日本中小学生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长时间使用网络的学生,其大脑某些区域在3年间几乎未见发育。

在研究的十年里,川岛团队每三年通过磁振造影观察学生的脑部变化,他们发现这些使用网络的孩子身体里负责连结脑部各区的白质神经纤维网络,发育显著停滞。

这意味孩子的“脑子”没完全长好,表现出来就是认知的缓慢,交流的吃力,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笨笨的”,很有可能就是脑部结构并未完全发育。

如果你认为日本的教授没有说服力,那看看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团队是如何说的:在对电磁信号的深入探究后,得到了24小时的低频电磁刺激明显改变了细胞的生长状态的结论。

这也就是说电子设备所带来的电磁信号恐怕会显著影响细胞生长,所以说玩手机、电脑等设备恐怕真的会影响孩子发育。

有的家长可能想着小孩子又不认字,不会读书,总得让他学点儿什么,就给孩子播放益智动画片,但在专家看来,这反而可能影响孩子正常发育。

其实我国卫健委也曾作过提醒:0-3岁婴幼儿不应该接触电子类产品,因为这对语言、认知等极其不利,孩子太小并不能接受更多信息,电子产品播放的东西并不大利于孩子学习。

即使是小时候不大接触电子类产品,发育比较完全。但是之后不注意,开始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也会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下滑。

川岛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每天看电子产品时间超过一小时的学生学业会下滑。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玩手机玩着玩着就“玩物丧志”了,成绩下降是必然的。

但要知道丧志丧的不只是“志向”,还有学习能力。日本教授发现即便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2个小时,但只要手机使用时间超过3个小时,其学习表现仍不如几乎不读书、但不使用手机的学生。

明明孩子也在学习,为何还不如几乎不读书的孩子?这就是因为受手机的干扰,孩子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专注力下降,记忆和理解能力也随之降低。

当学习能力下降后,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吃力,轻微点的就是接受信息慢,跟不上学习进度;重一点儿就是知识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产生厌学心理。

还有的孩子可能因为学业压力融入不了同学们的交流,进而陷入自责、愧疚、甚至抑郁,然后进入死循环,学不进去也听不进去家长的话,与家长关系紧张。

预防方法

无论是发育迟缓还是学业下滑都是父母和孩子不想看到的,父母觉得自己耽误了孩子,更对孩子的未来揪心。孩子觉得自己表达吃力,学业跟不上,融不进同学当中,对社交、上学丧失信心。

那就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根据川岛的建议,每个家庭应该建立明确的使用规范,例如禁止在读书时与睡觉前使用手机。

都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如何做孩子就会有模有样的学,所以家长使用手机的习惯也得改。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不一直玩手机,就最好自己也不一直玩手机。你在孩子玩的时候给他收走手机,大都会听到孩子回嘴:“你不也在玩儿吗?你不也玩儿很长时间了吗?”

可能对父母而言,手机上可能有工作要处理,有消息要及时回复,不知不觉间使用时间就超了,但尽量还是不要在孩子面前,你可以和孩子订立属于手机的使用规则一起遵守。

我们有时会看见有的孩子特别“懂事”,家长说玩手机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甚至有时候孩子看到精彩的地方,家长收走了手机也不恼。

这其实更多的是父母引导的好,他们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在孩子提出玩手机时爽快答应,这样可以与孩子建立信任,之后提出两个时间段让孩子自主选择,一般孩子都会选长的时间段。

但再长的时间段也是父母定的,不超过一小时为妙,之后提出计时器计时,这样孩子就感觉参与了决策,会增强责任感。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玩手机大都会超时,父母就可以提出假设。

假设没按约定的做法,之后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这其实就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约束,孩子提出方案后还要记得重申家长的“权利”。

家长在给孩子手机之前可以再次核对可能发生的场面,让孩子有心理预期。比如说在看到精彩的地方时间到了拿走手机不能生气,这样既明确了规则又引导了孩子的情绪管理。

对这种玩手机的合约制定,一方面能够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能够减少辐射伤害对孩子的伤害,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孩子增强规则意识,更好的和父母相处。

为了不让孩子的发育受影响、学业下滑,父母最好对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有所把控。在管理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既保护孩子,又能让家庭和睦。

对此,大家怎么看?

信息来源:

光明网《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2025-05-06

抖音官方@大象新闻《2月17日报道,本想用手机哄一下孩子,却让18个月大的孩子迷上动画片,卫健委:0至3岁婴幼儿应不接触视屏类产品,对其语言、认知等极为不利》2025-02-18

抖音官方@健康日报《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团队最新研究:手机辐射恐影响发育!》2023-10-11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