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劳模” | 向坚守岗位的消防员们,致敬!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9:08 3

摘要:在壮美辽阔的祖国北疆,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在宁静祥和的边陲小镇,有这么一群青年人,他们守林海战烈火、舍小家为大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履职尽责帮带新人,被大家称为身边的“劳模”。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讲述指战员身边的“劳模”故事。

在壮美辽阔的祖国北疆,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在宁静祥和的边陲小镇,有这么一群青年人,他们守林海战烈火、舍小家为大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履职尽责帮带新人,被大家称为身边的“劳模”。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讲述指战员身边的“劳模”故事。

一大队

李佳兴,2019年5月入职,现为一大队一中队战斗七班消防员,三级消防士。6年来,他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耕岗位,将“维修”二字融入日常点滴。每逢水电故障、器械异常,总能看到他专注检修的身影。凭借精湛技艺,他大幅延长训练和保障设施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营区运转效能。无数个加班学习的夜晚,见证了他从“笨鸟”到“维修大拿”的蜕变。

他用螺丝刀书写着别样的职业生涯:“维修任务不分昼夜——但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意味着扛起责任,我无怨无悔。”朴实的话语中,闪耀着一名消防员对岗位的敬业精神。

二大队

张楠,1989年10月出生,黑龙江依安人,中共党员。2005年12月参加工作,参加灭火救援任务数十次,现任二大队五中队中队长助理,三级消防长。他在工作中屡获荣誉,荣立三等功3次、获评优秀士兵3次、优秀士官1次,多次被总队、支队评为先进个人、十佳士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四会”教练员。战斗一线,他主动请缨,不顾高温炙烤,操作着风力灭火机,身上汗水浸湿数次,即便手套下烫起水泡,仍凭借顽强意志坚持,最终出色完成火场合围任务。去年11月,他代表总队参加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119全国消防日”特别节目《中国骄傲》节目录制,坚毅的身影为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张楠:“在漫长的林海岁月里,自己的事迹微不足道,只是一名平凡的消防员,每一个父亲都想为孩子建造更美好的家园,只要组织需要,他就会一直干下去。”

莫尔道嘎大队

王震,1993年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阜阳人,现任莫尔道嘎大队七中队保障班班长,一级消防士。

在奇乾中队工作的14年里,他先后当过班长,烧过锅炉,干过“四小工”,坚持把个人职业理想融入中队建设中去。他既当设计师,又当工程师。针对中队地处偏远、发电机锅炉无人维修、“一颗螺丝难倒众人”的实际,他主动承担起中队发电取暖工作,在中队自学成才,练就了一手绝活。不管是什么东西坏了,大家都愿意来找他,他也带出了一批批“四小工”,为中队节约开支数万元。他自学了焊工、电工等多种技能,为中队营区画出“水电网”线路图,每根管道,每条线路在什么位置,一眼就能看出。每天营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中队的各种设施训练场地的建造,大多有他的参与。

王震常说:“对待工作,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抓好每一个细节。我钻研烧锅炉、标画管线图,教大家做巡检、搞修补,就是为了大家睡得暖,日子过得好。”

满归大队

莽莽林海中,他十余载如一日,将青春化作守护绿色的铠甲,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消防人生,他就是——满归大队九中队中队长助理王洪义。作为中队的“全能教头”,他始终以“向我看齐”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了尽快熟练操作使用新式装备器材,他常常钻研到深夜,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极寒中反复拆装,直到完全掌握每个操作细节。工作之余,他是大家的“知心大哥”,细致了解队员思想动态,主动“靠上去、帮起来”,用真情凝聚团队力量。从汗马火场的72小时连续作战,到山西增援时的星夜兼程,40余次火场逆行,2次三等功、10余次嘉奖见证着王洪义的赤胆忠心。

王洪义这样定义自己的选择:“我的青春刻度不在繁华都市,而在年轮深处。”当晨曦穿透林雾,那个背着装备巡护的身影,正用青春守护着北疆的绿色长城,书写着消防员自己的精神史诗。

根河市大队

齐家强,1999年3月出生,2020年12月参加工作,20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汉族,兴安盟扎赉特旗人,现任根河市大队十中队班长,四级消防士。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言苦、不说累的工作态度获得同事一致好评,先后多次参加火灾扑灭行动,在火场上因表现突出,获得嘉奖两次、2024年度“十佳消防员”一次。他总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他的身影成为训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坚持刻苦训练,经常帮助和鼓励其他队员,与新消防员认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努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他说:“我们讲求职业精神,就是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决完成任务,认真干好工作,满怀对工作的热爱,努力在职业生涯的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库都尔大队

通信机房里,库都尔大队十三中队消防通信员、二级消防长李伟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北斗定位系统。这位来自河南淅川的老消防员,用22年光阴将自己历练成林海深处的“电波守护者”。

2006年5月内蒙古乌尔其汗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他携带几十斤重的电台,翻越崎岖山路,多次转战火场,架台、通联、撤台……就这样反反复复,蹲守在电台边十余昼夜,确保了灭火作战上传下达、通信顺畅。2008年12月,他随队前往江西执行驻防任务,4个月就圆满完成了20余次灭火作战通信保障任务。2011年大队营房改造,他主动请缨,带领报务员每日从早到晚、起早贪黑,一心扑在线路设计、测量和铺设上,脏活累活抢着干,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故障他就出现在哪里,遇到技术难题主动向技术人员请教,主动向上级部门联系学习……近年来,随着队伍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他带头钻研新技术、操练新装备,有效提高了报务员的技术水平,为大队全面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

22载寒来暑往,李伟用坚守与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蓝焰”赞歌。他说:“我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北疆林海,这是独属于我们的不平凡。”

绰尔大队

孙德伟,2005年12月参加工作,201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绰尔大队十四中队中队长助理。他以“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为座右铭,在林海深处默默耕耘二十载,用无悔的青春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始终秉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工作表现突出,他多次获得嘉奖、优秀士兵、优秀消防员等荣誉:2011年荣立三等功,2016年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2017年在毕拉河森林火灾扑救中再次荣立三等功。2021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授予“兴安脊梁”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第三次获得三等功。

他说:“为了守护祖国北疆的绿水青山而不懈奋斗,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毕拉河大队

节日闲适,岁月静好。总有一群逆行的背影守护着绿水青山。达尔滨湖驻防分队二级消防长苏光辉,便是这样一位用20年青春与烈火搏斗的“钢铁卫士”。他如一棵扎根深山的青松,以坚韧与奉献诠释着劳动者的荣光。

烈火淬初心,铁甲铸忠诚。初到岗位,他便与轰鸣的装甲车结下不解之缘。白天,他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驾驶舱里反复练习复杂地形驾驶技能;夜晚,他认真研读维修手册。数月间,他脚底磨出血泡,手掌结满老茧,硬是将这台“钢铁巨兽”驯服成火场突击的利刃尖刀。他所驾驭装甲车,在浓烟与高温中开辟生命通道,创下了“零事故”救援纪录。大家说:“有老苏开车,心里就踏实。”

党徽映丹心,平凡见担当。百年不遇的“5·2”山火,让所有人记住了这位“铁甲卫士”。他是踏平接近火线“最后一公里”的破壁者,也是穿梭火线的“摆渡人”,更是撤离火线的守护者。青山证岁月,坚守写丰碑。从青葱少年到鬓染微霜,苏光辉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茫茫林海。当被问及是否后悔选择这份职业时,他说:“青山无恙,便是给森林消防员最好的勋章。”

大杨树大队

侯立勋,2021年9月入职,内蒙古通辽人,现任大杨树大队十八中队战斗二班班长,四级消防士。去年,他在支队“岭上砺剑”冬季百日大练兵活动中被评为“十大训练标兵”,荣获三等功一次。

火场上,他冲锋在前,汗水浸透了防火服却未有一声怨言,为长时间保持高负荷工作的灭火水泵排除故障,为风力灭火机、油锯等灭火机具进行清理保养,使装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训练场上,他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力争精益求精,为练习好每个细小的动作、为跑步成绩能提升一秒,他孜孜不倦,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自我加练,手掌上布满了与他年龄不符的老茧。

他时刻提醒自己:“追求进步永不止步。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能和业务技能,把考核竞赛作为成长进步的检验平台和重要阶梯,扛红旗、当表率、做贡献。”

阿里河大队

岁月无迹,青春有痕。参加工作17年以来,张新华先后荣获三等功1次、嘉奖8次、优秀士兵1次、优秀士官3次。卫生员岗位上,他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为指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同批战友里,他第一个当班长,第一个入党,第一个立功。执行2021年鄂伦春自治旗“东风大桥”筑堤固坝任务时,面对一处发生管涌的现场,他毅然决然跳进了管涌中心……在翻滚的泥浆中搬运砂石、造围堰,从傍晚奋斗到黎明。他没有说过苦,没有喊过累。

在生活中,他是最“操心”的那一个。“传帮带”理念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同志生病他照顾,岗位空缺他顶替。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坚守那么多年,干在最急难险重的位置上?”他说:“事情总要有人做,我愿以‘俯身为人桥,直身为人梯’的姿态,将经验、技术与责任传承下去。”

牙克石市大队

15年前,有些事值得去做;15年后,有些事必须去做。牙克石市大队二十三中队中队长助理姚呵峰,为了心中的梦,2010年12月,他毅然放弃在家乡工作的机会,成为森林消防队伍的一员,这一待就是15年。无论是训练还是工作,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时刻准备着面对最辛苦、最危险的任务。每当有新的装备配发下来,他总是第一时间投入学习,把说明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他带着大家认真研究分解结合、性能参数,研究到每一个细小的零件。

他说:“装备器材是我们的‘第二生命’,是‘克敌制胜’的物质基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我就是一颗螺丝钉,要和大家用平凡创造非凡。”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为后来者激发动力、启迪智慧、创造环境。茫茫林海中,青春无价,敬业无言。向坚守在各个战位的消防员致敬!

来源:内蒙大兴安岭森林消防

相关推荐